十八罗汉排名及顺序,降龙罗汉竟只在倒数第二
在佛教传说中,有着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十八罗汉,他们均是释迦牟尼的弟子。而在一开始,据说只有十六罗汉,后来加上了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后,才成了十八罗汉,从此广为流传,而十八罗汉排名又是怎么样的呢?
十八罗汉的来历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之所以又十六罗汉演变成了十八罗汉,因为“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
十八罗汉排名
1、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

这位十八罗汉之一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忽然发心去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怕国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有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和尚,御林军认得是跋罗堕阁,连忙向优陀延王报告。国王出来接他入宫,说国家仍然虚位以待,问他是否回来做官。他说回来是想导国王出家,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就让位太子,随他出家做和尚。根据佛经宾头卢尊者是现在还没有涅槃还在世间的罗汉。
2、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3、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4、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托塔罗汉不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是菩萨,菩萨和罗汉有分别:菩萨是“大乘”修成的果,而罗汉则是“小乘”修成的果。这罗汉名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
5、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

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6、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7、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8、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他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六种阿罗汉之五为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
9、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说也奇怪,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乱。
10、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妻子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11、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

沉思罗汉那尊塑像俗称沉思罗汉,他的特征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认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沉思罗汉沉思瞑想,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趋凡脱俗。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能行。 他的沉思,就是获取智慧与行动。
12、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所谓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13、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

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有人认为布袋罗汉是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时的布袋和尚,但是布袋和尚于贞明三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说佛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他便失踪了。由此可见布袋罗汉是布袋罗汉,布袋和尚则是弥勒菩萨显灵。
14、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

伐那婆期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後图中的芭蕉树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他出家後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15、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

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征,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转世为人。他出世後,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於修成正果。
16、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

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后来他回去问佛祖,佛祖说:“我赐给你一根锡杖,你以后去化缘,不用打门,用这锡杖在人家门上摇动,有缘的人,自会开门,如不开门,就是没缘的人,改到别家去好了!”原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舍。
17、降龙罗汉:迦叶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
18、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多多益善的主人公是谁:韩信(杰出的军事家)
多多益善的主人公是韩信。韩信是著名的一位军事家,在被刘邦封为楚王之后,被刘邦怀疑有接纳项羽旧部,准备谋反的嫌疑。韩信知道后,将项羽的旧部斩杀,刘邦念及韩信的战功,只将韩信做降职处理。虽然韩信对刘邦心有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之后刘邦邀请韩信进宫,并让韩信评论将领的才能。韩信在交流过程中,说错了话,让刘邦有所不满,之后被吕后所杀。一、韩信为什么被处死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4:36:440000假如西方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清朝还会灭亡吗(或许不会)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对世界各地的影响深远而广泛。然而,如果西方没有经历工业革命,尤其是没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清朝的历史或许会走向不同。一、假如西方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清朝还会灭亡吗惊人的是,如果没有工业革命,清政府的统治或许会创下超过300年的记录,因为满清政权将封建制度发挥到了极致。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3:20:210003明朝太子朱标如果不死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
明朝太子朱标的早逝给历史留下了许多疑问和遗憾。如果明朝太子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有可能通过聪明的策略和明智的领导来压制住众多藩王。这仍然是一个假设,无法确定具体的结果。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变数,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和选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局势的走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27:400001殷商人祭为何羌人居多?民族图腾是羊,和夏同系(被仇视)
解答:殷商人祭羌人居多,主要是以下原因:1.羌族的不断发展对殷商是威胁,祭祀的羌人多是俘虏;2.羌人的图腾是羊,而羊是常见的祭祀用品;3.羌和夏朝同族,所以推翻夏王朝的殷商人就十分仇视羌人。殷商人祭为何羌人居多?1.羌族的发展威胁殷商的统治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37:230000刘备为何不要年轻的孙夫人 却娶了个寡妇当皇后 孙夫人结局如何
是因为政治和感情的原因。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杰出统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战斗。然而,在他创业初期,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动荡和挫折。一、早年创业:颠沛流离与妻儿的离散刘备早年创业时,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四处投靠各路豪杰。他的妻子们成了早危职业的代表,要么病死,要么被敌人俘虏。历史记载了刘备的两位妻妾:糜夫人和甘夫人。糜夫人疑似被曹操俘虏,下落不明,而甘夫人则在赤壁之战前后病故。我要新鲜事2023-10-04 20:24:5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