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广疏受的历史事迹,宁邑二疏所指的就是他们两人
历史上被人称为“宁邑二疏”的那就是疏广、疏受这一对叔侄。疏广出生时间不详,史书上对其记载,只知道他在公元前45年去世。而疏受的话,其生平更为不详,连他的出生和死亡时期都没有记载,其实这叔侄俩的事迹都差不多,有所相同。那么疏广疏受为何被合称为“宁邑二疏”呢?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的事迹!
疏广疏受的历史事迹

他们两个从小都乐于学习,精通六经五义,先后都被朝廷征召为官,疏广先是做了博士郎,之后担任太子少傅,最后升为太傅。而疏受他在年幼的时候,就被举荐为贤良,征召为太子的家令,主管太子家中大小事务,为人十分恭敬,对礼仪等方面都精通,就因为日后跟汉宣帝的一次接触,就被升为太子少傅。叔侄俩共同服侍太子,传授其知识和为人之道,让太子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精通《论语》等名著,于是,他们就想告老还乡。
于是,他们告老还乡的想法得到了汉宣帝的恩准,并赐予他们黄金20斤,而太子见自己两个师傅要走,追加赠予50斤,以表示他们对自己的教诲。直到他们两个离开京城的时候,大夫和亲戚朋友都在东郭门前替他们饯行,单单送行的车子就达到一千辆左右,路上观望的路人更是多不胜数,都赞叹道:“贤哉二大夫!”很多人都为此留下了眼泪。
二疏回到故里之后,不是过上奢靡的生活,而是将钱财赠予乡里。等到二疏死了之后,乡亲们为了感激他们两个的散金的恩惠,就把二疏的宅旧址取名为“二疏城”,在他们散金的地方,立下一个石碑,名为“散金台”,又在城中建造二疏祠,祠中放着二疏像,让后人们对此祭祀不绝。
疏广论遗产

?疏广论遗产其实讲述的是古人如何处理如何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虽然疏广的方法让人看起来不尽情理,但是他的一番议论足以让人醒悟一番。谁都知道让子孙们活在安逸的环境中,那么他们就会丧失斗志,只会逐渐地沦陷,此举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让他们能够不断地奋斗,才能够不断打造更加健全的人格,而如今的社会,家庭是富了,让孩子也富了,这其实是在害他们。
疏广回到家乡之后,过着不是安逸的生活,而是整天在家里大摆酒席,让那些长辈和朋友前来吃饭,跟他们一起娱乐。他还多次问自己的妻子家中的余钱还有多少,并多次催他们去购买食物。过了一年多后,疏广的这种做法,让族中的子孙们有所不满,跟疏广的兄弟们说:“子孙们都希望祖父还活在人世的时候,能够替家多赚取一些钱财,可是他每天这样铺张浪费,迟早家中的余钱会用完。希望您能够到我祖父面前,劝说他能够购买田地和宅房。”老人就找了一个机会,跟疏广说了这些话,疏广说:“我还没到老糊涂的年纪,只是家中原有的土地和老宅,足以让子孙们勤于劳作,就可以过上温饱不愁的生活,跟普通人差不多。但是如今有这么多的余钱,只会使子孙们逐渐懒惰。况且这些钱交到他们手中只会让他们就成了富人,如今的富人就是所有人的仇视对象。我没有办法来教导子孙,也不希望他们被众人所怨恨,更何况这些钱是圣上补贴我告老还乡的钱财,我希望跟乡亲们共同享受圣上的恩赐,来度过我剩余的时日,这不更好吗!”于是乎,乡亲们对他都表示心悦诚服。
汉书疏广传

?关于疏广,我们对他教育子孙的方法印象深刻,以至于后人能够记住他。其实在《汉书》中,关于他的事迹和言论都有所记载,想要了解其人,见《汉书》卷七一。
疏广,字中文翁,是东海兰陵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对《春秋》有所见解,由于他博学,族人们就让他来教授那些比之年幼的孩子,求学的人来自于五湖四方。之后,被征召做了博士太中大夫。在地节三年的时候,汉宣帝还只是被确认为皇太子,由于疏广的博学受到众人的称赞,就选他为太子少傅,过了没几个月,就被升为太子太傅。他的侄子疏受同样研读礼经,其思维敏捷,并且他还有满嘴的口才。
有一次,汉宣帝驾临东宫时,就是疏受前去迎接圣上,他能够快速的回答皇帝的问题,汉宣帝非常的高兴。之后没多久,疏受就被任命为太子少傅。只要是太子上早朝的时候,疏广就会在前引导,而疏受跟在后面跟随,叔侄俩一起担任太子的师傅,可以说是一段佳话。太子位居东宫五年,已经是12岁,他已经对《论语》等名著有所了解,并通晓他们的真谛。疏广就对自己的侄子说:“我懂得一个道理,会满足的人不会受羞辱,而令行而止的人不会遭受危险,一个人如果功成名就的话,那就应该及时隐退,这就是自然规律。如今我们两个的俸禄已经达到二千石,可以说身居高位,倘若我们两个这时候还不知道离开的话,那么将来肯定会有所后悔,所以与其这样,倒还不如咱叔侄俩早点隐退,弄个荣归故乡的美名,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于是,疏广就上表朝廷请求让自己退休,汉宣帝认为他年纪过高,允许他告老还乡,并且赠予其大量的金银财宝。
等到疏广回到故里之后,他不断的以招待宾客的名义,散发银两,用来教导其子孙后代。
邓禹简介:东汉开国名将,王莽死后辅佐刘秀打天下
说到邓禹,很多人可能听过,他是东汉开国名将,辅佐刘秀打下了天下。邓禹比刘秀小3岁,两人十几岁时就相遇、相知,后来恰逢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刘秀起兵打的有声有色,邓禹这边也有许多豪杰举荐他,但邓禹不从。新莽败亡后,邓禹就投了刘秀,之后帮刘秀打天下,最终成为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8:42:040000孝庄皇后为什么毒死顺治:内心痛恨顺治(为女子放弃江山)
孝庄皇后之所以要毒死顺治,是因为内心非常的痛恨顺治,顺治皇帝原本是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由于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却果断地放弃了大好的江山选择了削发为僧,这对于大清王朝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孝庄皇后对于自己的子女非常严格,因此顺治皇帝在出家之后,孝庄皇后就着重培养康熙皇帝,最终年仅八岁的康熙就登基为帝。一、顺治皇帝一生的辉煌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52:590000为妨碍中国航母发展,美国连撒三个弥天大谎,却反倒帮了中国大忙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从保卫海洋领土、维护海洋权益角度出发,提出了研制航空母舰的计划。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来国外反华势力的一片恐慌,尤其是将中国视为眼中钉的美国。为了妨碍和误导中国航母的发展,美国人不惜连撒三个惊天大谎,力图遏制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可没想到的是,美国人精心编造出来的三大谎言,到头来却帮了中国大忙。那么,美国政府究竟在国际社会上散布了什么样的谣言?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2:41:080000古代蒙汗药真的存在吗 解药是凉水和甘草 ( 制作简单)
在古代蒙汗药是真的存在的,并且制作方法简单,解药则是凉水和甘草。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经常性的就能发现很多小人都会用蒙汗药去干坏事,不光对老弱病残有用,即便是盖世英雄,只要是吃下蒙汗药之后就会没有意识,这让人质疑在古代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蒙汗药存在?蒙汗药真的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6:39:210000朱元璋去世前下令妃子陪葬,3岁女儿探病说出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在一些历史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朱元璋统治时期,一些大臣每天早上上朝之前,都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并一一交代身后事才去上朝,生怕自己死在了朝堂之上。下朝后,他们若能安然回家,家人则高兴不已,庆贺家中的顶梁柱又多活了一天。如今看来,这些剧情似乎有点夸张,可在真实的明朝初期历史中,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残暴无比,大臣们的脑袋的确是朝不保夕。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4:30: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