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妓和日本军妓的悲惨生活,乃大兵们的泄欲工具
妓女我们都知道,就是指的现代的一些失足女性,那么你有听说过军妓吗?故名思议,军妓就是专门跟随军队为军中之人提供“特殊服务”的一类女性性工作者,这种现在最早在我国汉朝时期就有出现,和日本慰安妇其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军妓是自愿的,而慰安妇就是被强迫的),下面为你揭秘古代军妓悲惨生活。
军妓最早出现于汉朝时期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这首唐代着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恐怕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首描写古代军妓生活的诗歌了。从中不难看到唐代军妓随时应付“军中无事但欢娱”的卖笑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其实,军妓并不是唐朝才出现的,追本溯源,应该说早在二千年前汉朝时期就有了随军妓女了。本来“军中无女”乃是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古训,就像今天人们所说的“战争让女人走开!”然而,战争并没有让女人走开,而是让女人一拨又一拨地走进战争,从而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这就是军妓。
中国古代军妓的由来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最早出现军妓的汉朝军队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所率领的军队中。李陵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得力战将,家学渊源,带兵有方,本应做为一代名将流芳百世,最终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匈奴战俘。李陵投降后,匈奴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对他予以重用。

李陵为之忠心报效的汉武帝,斩杀了他的全家。司马迁挺身为李陵辩护,惨遭大刑,终于忍辱负重,写下千古绝唱之《史记》。李陵在送别被困匈奴十九年的苏武回国时,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短短几句,可谓是李陵悲剧与矛盾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陵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军队中就有不少随军女子。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

其实,这些被李陵“皆剑斩之”的女人就是军妓,而不是“妻妇”。原来在古代,男人一旦获罪,他们的妻女大都会流放涉边而沦为妓女,因此这些“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必然是一群因丈夫获罪而流放到边界上的女人,结果随军成了军妓。
白天当杂役,晚上沦为泄欲工具

在古代作为随军妓女并不仅仅是含泪卖笑以供将士们娱乐和泄欲,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随军妓女白天充当起了杂役,为军队保障后勤,晚上陪酒侍寝,充当将士床上的泄欲工具。战争的残酷和女人的温存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二者往往同时出现。白天作战,晚上ML,这似乎是对行军者最合乎人情的犒劳。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梁太祖乾化二年”:“郢王(朱)友珪,其母亳州营倡也。”朱友珪,小字遥喜,母失其姓,本亳州营妓也。唐光启中,帝徇地亳州,招而侍寝。月余,将舍之而去,以娠告。是时元贞皇后贤而有宠,帝素惮之,由是不果携归大梁,因留亳州,以别宅贮之。及期,妓以生男来告,帝喜,故字之曰“遥喜”。后迎归汴。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军中存在营妓的情况,因为这营妓是被统帅所占有,其命运显得略微好一些,尽管也差一点被“舍之而去”,但最终还是有了好的归宿。而那些普通随军妓女,命运是十分悲惨的,不是被无辜的杀害,就是老死边关,终其一生。
日本军妓
2007年4月,美联社查访日本史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驻日美军曾经默许日本设置“军妓院”(类似慰安所)、强征妇女作为“军妓”(类似慰安妇)供驻日美军自由交配。

1945年8月18日,日本代表在菲律宾商谈投降条件之后,日本政府下令茨城县警察配合设立军妓院,作为驻日美军的“娱乐”。他们把单身警员宿舍改装,找来了20名妇女作为军妓。

1945年9月20日,日本第一间军妓院开始营业。日本史料提及军妓人数最多时达到七万人,但未提及其中是否包含外国妇女。日本史料宣称,军妓起初拒绝接待“敌人”,但是后来“能平和接受现实”。其中一间军妓院有上百名军妓,每个军妓平均每天要接客15到60次,每次收费约15日圆,等于当时半包香烟的售价。

1946年3月,美军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听取军中牧师的建议,下令关闭所有军妓院;一方面是出于道德考量,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驻日美军感染性病。
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掩耳盗铃故事出自哪里
掩耳盗铃告诉我们,钟声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是否捂住耳朵钟都会响,为了不让别人听到钟声便自己捂住耳朵,这样做无法正确认识客观现实这是自欺欺人的态度,自己欺骗自己终究会自食苦果。一、掩耳盗铃故事的出处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18:510000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名字一个比一个搞笑,看你老家被改成啥名
前言你知道吗?在清朝末年,有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它的领导者自称是上帝之子,建立了一个与清政府对抗的政权,名为太平天国。这个政权虽然只存在了十几年,却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不仅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还有着一套独特的避讳制度。他们认为自己的名字是神圣的,不容任何人亵渎,因此,他们对全国的地名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改,以避免与自己的名讳相冲突。我要新鲜事2023-12-02 19:04:340001宋高宗为什么连下12道金牌呢(担心岳飞对他们不利)
有关宋高宗赵构下达12道金牌召回岳飞的历史事件,引发了无尽的疑问。实际上是,赵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担心岳飞对他们不利,下了12道金牌。1.赵构的犹豫与金牌下达在1139年,金国内部的纷争导致主和派占上风,最终金国放弃黄河以南的土地,将其交还南宋。这一消息让宋高宗赵构欣喜若狂,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到了对北方的担忧。由于金军在黄河以北设有重兵,南宋仍然面临金军南下的威胁。我要新鲜事2024-01-12 20:08:130001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 却鲜有人知道吴广的结局 他比陈胜还要惨
秦朝的末年,胡亥的残暴统治令人民深感苦不堪言。在这个动荡的时刻,两位农民领袖,陈胜和吴广,成为人民眼中反抗暴政的英雄。公元前209年,秦朝处于末路。秦始皇去世后,本应继承皇位的扶苏被篡位,胡亥夺得皇位。然而,胡亥却是一个放荡无度的暴君,过度沉湎于酒色之中,对百姓进行无情的搜刮和征税。生活在他统治下的秦国百姓饱受煎熬,无法忍受赋税和徭役的重压。我要新鲜事2023-12-03 19:59:300002吴起曾在哪个国家变法 吴起在楚国进行变法(成就楚国霸业)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大爆发的一个时代,涌现出了诸子百家,例如战国四大战神,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兵家的吴起等。吴起是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改革家,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吴起之所以还被称为改革家,是因为他主持过变法,让一个国家变成了超级强国。吴起曾在哪个国家变法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2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