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明朝时期最为传奇的皇帝(曾2次座上皇位)
在今年一部《女医明妃传》可谓是火了明朝的两位皇帝,第一个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第二个就是明代宗朱祁钰了,也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们,明英宗朱祁镇真如电视剧所说的那样当了两次皇帝吗?历史上的朱祁镇又是怎样一个人?那么小面就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下历史,看看是否真如电视剧所讲的那样。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6、8任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464年),明朝的第六任、第八任皇帝,也是历史上首个坐了二任皇帝的人,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虽然在第一次在任期间宠幸大太监王振等人,在政绩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但在第二任的时候,重用大臣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在这期间还废除了殉葬制度,留下历史美名,那么明英宗朱祁镇是为何当上两任呢?他的生平有哪些事件?下面我们在来一起看看关于他的详细简介。
明英宗朱祁镇的生平介绍

朱祁镇是出生于1427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和皇后孙氏的长子,出生4个月的他就被朱瞻基立为皇太子,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位,改年号为正统,国家大事是完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朱瞻基的母亲),贤臣三杨主政(杨士奇、杨荣、杨溥),但是随着张氏的去世,三杨的地位也就随之丧失,随后相继去世,这个时候大太监王振就开始站出来兴风作浪了。

杨振是明英宗朱祁镇身边的贴身大太监,当时明英宗朱祁镇也是特别宠幸他,三杨相继去世之后,他开始在明朝朝堂上崭露头角,由于深受朱祁镇的宠幸其权利也是非常之大,也真是这样使得明朝的政治开始走入滑坡路。这时,明英宗朱祁镇也是从少年天子长成热血青年,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驱逐鞑虏,定鼎中原,迁都北京。驱逐的就是漠北的蒙古,蒙古逃会漠北便一分为二,变为瓦剌和鞑靼,像明朝称臣,每年朝贡。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瓦剌的国力日益强盛,时不时的还会骚扰明朝的边疆地区,当时掌权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瓦剌太师也先,他经常以朝贡之名来打探明朝内部的情况,还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因为当时的明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反是对于朝贡之臣都会有丰厚的奖赏),也先也真是看到这一点“商机”,不断的增加使者的数目,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这样就引起的当时大太监王振的不满,并下令减少赏赐,也先一听当然也是不同意了,于是借此之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从而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和英宗被俘的事件。点击下一页,我们在来继续了解。↓↓↓
御驾亲征引祸患

明英宗朱祁镇时年二十来岁,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颇为恼恨。王振并借此鼓动来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朝中大臣劝阻,年轻气盛的朱祁镇那听的进去呢,一来是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

当时,朝廷的军队主力都在外地,仓促之间难以集结。于是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大军出征,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发现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于是,皇帝有心撤军。王振为了顾及皇帝脸面,这个没有出征多久就悻悻然回师,太丢脸,他便建议绕道蔚州。同时,王振老家就在蔚州,要是皇帝跟自己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还来得及吐气扬眉?

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而瓦剌大军逼近大同,可不是闹着玩的。群臣反对,觉得这样耽误时间,容易发生危险。王振不听,而皇帝体恤王振,便给了他露脸的机会。大军准备开拔,前往蔚州。不料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而建议按照原路撤军。等到大军行至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于是,当也先假意议和的时候,明军上当。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之。皇帝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或曰土木之变。时为正统十四年(1449年)。
回来之后被软禁7年,重新夺权称帝

俘虏了皇帝,瓦剌太师也先又忧又喜,喜的是连明朝皇帝都抓住了,忧的是不知道该杀该留。倒是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议,觉得明朝的皇帝奇货可居,不如留下他,好向明朝索要财物。也先觉得这个提议好,便留了皇帝一命。也先想借皇帝的名义招摇撞骗,可惜明朝不同意。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建议孙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在此危难之时。于是,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

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却被于谦等明朝文武击败。北京保卫战,明军击退瓦剌。瓦剌无奈之下,退走大漠。次年,新皇帝改元景泰。是年八月,距离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将近一年。瓦剌无法从他身上得到好处,又多次被明军打败,于是派人南下求和,说愿意放朱祁镇回去。他倒是愿意放人,可是景泰帝朱祁钰不高兴了。

于是景泰帝派了杨善等人前往查探,谁知杨善乘机迎驾,将太上皇接回来。羁留塞北一年之后,朱祁镇踏上回乡之路。十五日后,一轿两骑,悄然进入安定门。北狩一年的上皇,终于回来了。关于朱祁镇、朱祁钰兄弟的会面,历史上说法不一。《明史纪事本末》渲染说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明实录》则只有一句“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不管是嘘寒问暖,还是冷眼相对,事实上是,景泰元年回京的太上皇,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有时候,吃穿不足,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就这样,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
从登皇位

景泰帝在位年间,重用大臣于谦等人,治理国政,颇为有序。然而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他不但软禁兄长,甚至于景泰三年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深,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种种作为,颇让后人诟病。结果朱见济夭折,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不知道这偌大的帝国,将要由何人接掌。

彼时,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宫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一行人立即赶往奉天殿。殿下的守卫大声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卫只得唯唯而退。

十七日早朝时分,按照惯例,百官于五更前即在午门外朝房等待。忽然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此时无从选择,在徐有贞等催促下整队入官拜贺。时隔八年之后,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
石亨等人破开南宫大门,迎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朱祁镇复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仓促之间,皇帝来不及罢黜景泰帝,直到二月初一乙未日,才想起将景泰帝废为郕王。因此,短短几日之内,一个朝廷,竟然存在两位合法的皇帝,不能不说是奇事一桩。二月乙未,皇帝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在西苑。癸丑,郕王去世,享年三十。皇帝似乎还不解气,给了他一个恶谥,叫做戾。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

明英宗朱祁镇,前后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少年不识愁滋味,肆意北征的热血,加上从皇位坠落的彷徨与毫无自由的恐慌,最终失而复得,勤政处事,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复杂。英宗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他历经磨难之后的灵光一点。
乾隆和康熙为啥长寿 只是因为这个原因(长寿皇帝)
乾隆和康熙长寿是因为他们心态比较好。在我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希望能够长寿,让自己的统治长长久久。不然也不会有万岁爷这个说法,而且长寿似乎也是皇帝的特权,每一个皇帝都会花费大量的资源,希望手下人能给自己找到永葆青春的办法,但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能够实现这个理想,在古代皇帝能够活到60岁以上已经算是高寿,而乾隆皇帝总是活到了89,另外康熙皇帝的59岁也算是高寿。1.皇帝年龄我要新鲜事2023-09-07 20:18:030000房玄龄简介资料:唐朝名相/政治家/史学家(最终因病去世)
唐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繁华的朝代,也是一个被很多人向往和称赞的时代,而且当时的时代也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大唐盛世也是靠着千千万万的人共同建造的,而其中出力最大的除了皇室之外应该就是那些官员了,其中房玄龄就是当时最著名的一个官员,那么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房玄龄简介资料吧!房玄龄简介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7:53:570003独孤一门三皇后是真的吗 历史仅有(为北周隋唐三朝皇后)
在历史上有非常多著名的皇后,大多数都是出身名门,有句话是“独孤一门三皇后”。那么独孤一门三皇后是真的吗?这句话不假,这三位皇后都是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自己也是仪容俊美,女儿更是倾国倾城,在不同的朝代进入皇室,最后都成为皇后。那么你知道独孤一门三皇后的历史原型是哪些人吗?她们是哪个朝代的皇后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独孤一门三皇后是真的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0:50:0200001953年毛月秋上京,与主席谈到老屋的门匾,主席摆手:不妥,换掉
1953年,毛主席的叔辈毛月秋受到邀请从湖南韶山动身前来北京做客,毛主席常年公务缠身,并没有多少机会回到家乡,能够见到家乡的亲人,自然是分外的高兴。两人的话题离不开有关故乡的山水树木,无意中毛秋月提到了上场屋上的门匾。这间屋子是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住所,建国之后有不少的民众自发的前来瞻仰。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9:55:250002一战中国在干嘛 北洋政府派遣30万华工实行以工代兵参与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主要战场发生在欧洲,但是其波及的范围是全世界,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当中。许多人好奇,在一战发生的时候,中国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处境,有没有参战呢?一战中国在干嘛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4:27: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