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得知父亲是侵华日军,拒绝生育让家族绝后
日本有这样的一位作家,多次入选诺贝尔文学奖名单,无论是他的个人还是作品,在中国都饱受争议。
哪怕没有读过他作品的,至少听过他的名字,他的很多著作在中国都成为了畅销书,他的思想启蒙了很多的中国青少年。
他,就是村上春树,一个流传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界的传奇人物。
在这个中国人民一听到日本两个字就咬牙切齿的时代下,村上春树为什么能做到不受中国人的排斥,且他的作品在中国能够一直畅销?

而他的思想和他的著作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本期子牙童趣数风流人物就带大家一起来走进这位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世界。
内心孤独,从小与父亲产生了隔阂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树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是家中的独子,也是日本当代作家。
从小到大的村上春树是一个很孤独的人,小时候在班级上跟很多的同学都玩不到一块儿,甚至也不受老师们的待见。
总是独来独往的村上春树在成年后所写的作品中都充斥着孤独感。
村上春树所写的作品当中,很多的主人公也都是一种孤独的状态。
他们几乎从来不提及自己的父母,在外再孤独也不找父母不返乡,与人交往的不多,时常都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经历让内心思想如此丰富的村上春树写出来的著作都是一种用修辞美感丰富的孤独?
小学二年级的村上春树就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一名侵华战士,关于父亲参与到侵华战争的事情,村上春树也只听父亲提及过一次。
参与战争的一些事情父亲没有详细对他说过,只是印象中的父亲每天早晨都会跪在佛坛前进行忏悔,问起父亲为何祈祷时,父亲回答说为了祭奠战场上死去的那些人。
参与过侵华战争的父亲从小就给村上春树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
小时候没有得到父亲好好的呵护,与父亲的关系慢慢有了裂痕,结婚后同妻子开了酒吧与父亲的关系也更是疏远了许多。
哪怕在29岁的村上春树因为《且听风吟》获奖后,父亲也只是简单替他高兴,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得到缓和。
父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明显,甚至在父亲去世前村上春树有20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与父亲联系过。
得知父亲侵华,对中国充满愧疚
参与战争前的父亲是一名国学老师,村上春树从小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有着自己独立思想判断,喜爱西方文学,但是却不爱读书。
所以高三第一次落榜后,进行第二次高考的村上春树才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早稻田大学,花了七年时间才从大学毕业。
在大学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婚后的村上春树因为心中的愧疚和对先辈们侵华的忏悔,与妻子商议不再生育来断绝这自己觉得罪恶的血脉。
1994年,45岁的村上春树第一次访华,决定自己到中国进行亲自验证父亲是否参与到了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中。
经历了两周的时间走访中国各个具有历史战争足迹的城市地方,村上春树心中的愧疚便一层层加重。

在整个走访过程中因为心中的亏欠感始终没有吃过一次中国菜,哪怕是面对中国的美味佳肴,他也只是吃着自己从日本带来的罐头。
最后终于知道父亲只是一个负责运送粮草的辎重兵,并没有参与到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中。
而父亲是仅一年之差避开了南京大屠杀,得知这个事实也终于让他心中那沉重的包袱减轻了不少。
虽然父亲没有参与到南京大屠杀当中,但是也确实参与了日军侵华战争,这种从根本上洗不掉的恶行依然让他内心难以接受。
此后多年,村上春树开始用自己的文笔将日本侵华战争历史进行公布反思并且承认了南京大屠杀事件。
因此在2017年,村上春树创作了《刺杀骑士团长》,其中里面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不要说没有南京大屠杀,如果可能的话,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没有南京大屠杀”。
对于日本侵华战争公然进行批判,村上春树的此举无疑招来了很多日本同胞的讽刺与威胁,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妥协。
继续将他的文学作品带到世人面前,描述了他所知道的有关战争的历史事件,一步步撕下了日本好战分子的丑陋面孔。
2019年,继父亲去世后,村上春树开始回忆起曾经与父亲的往事并创作出了《弃猫》一作,书中冷静地表现了父亲的整个人生,也描述了自己跟父亲关系逐渐破裂的原因。
书中也有真实的历史,思考个体与集体间的对立,找寻单个人生与世界历史间的关联。
敢于阐述自己的思想,承认日本之前犯下的恶行
村上春树面对于父亲是一个战犯的身份,他也只能无奈地说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的儿子”。
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人格的独立个体,他却敢于将自己想要批判一切事物的想法大胆地发表出来。
可能对于村上春树身在日本的环境背景下,所发出的声音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他是一个战犯的儿子这个事实我们也无法再去争论。
但是值得敬佩的是他勇于承认这段历史确实给中国带来了伤害,并且呼吁群众对于战争的反思。
在不敢于去承认也不愿去承认日本侵华战争的日本,村上春树敢于去承认这段黑暗历史的真实存在,敢于公然发表他的反战观点。
在文学家的世界里,文字是一种无形的武器,就像村上春树用它用来维护正义的金,抵制罪恶的再次发生。
可能过去的种种历史,村上春树无法去改变,但是他在极力地挽回人们对于敢于正视历史的良知。
也正是因为村上春树的文学著作,更多的人才会有冷静的思考能力,也才能有意识到对待历史要真正客观理智地看待。
有人说村上春树对于日本的批判就像鲁迅对于中国以前旧社会的批判一样。
文学上带来的思想是对于人性的思考,以前的中国对于同胞被残害麻木不仁,鲁迅先生才开始意识到学医根本拯救不了中国人。
哪怕治好了身体上的疾病也根治不了思想上的残缺,所以才有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这样一个壮举。
对于日本人民思想上的扭曲,村上春树也试图通过文学来唤醒日本同胞们对于战争带来的反思。
但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不似中国这么深远,企图通过几篇文章就想唤醒日本人民的良知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但是中国有了鲁迅先生的先例,中国同胞对于批判性文学更加的敏感,也能更加地去感受到村上春树的文字当中,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是多么令人发指。
所以也是在不同国度的这样一个背景立场当中,村上春树所带来的作品更加的让中国人民去思考。
而对于村上春树批判战争承认自己国家恶行的历史行为也让很多的中国人民对其不得不去佩服。
不论是鲁迅先生还是村上春树,他们的文学著作都让我们警醒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变得麻木。

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通过文学提升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认知足以对任何事物都有独立客观的思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学习成长丰富自己思想的意义。
结婚不要车和房 多地开始拒绝高价彩礼(婚嫁习俗)
最为传统结婚习俗正在慢慢的更改。自从进入到新世纪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在逐渐提高,不过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会在大城市里面定居,这也就出现了一个很难的问题,就是没有什么原始基本自理的年轻人想要在30岁之前结婚,而且女方还会要求要有车和房,不得不说还是挺让人为难的。高价彩礼我要新鲜事2023-02-26 01:35:030000张骞野史故事 出使西域被匈奴人逼迫娶妻生子
张骞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正史和野史中都有很多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传闻和故事。我要新鲜事2024-07-27 15:52:350004男子翻修老房子 全村只住一人(农村生活)
男子把房子翻修之后,发现村子里面就他一户人家。现在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很多的年轻人在出了农村之后就不会选择再回到农村,甚至于很多的中老年人也会逐渐的走出农村。不过现在的城市内卷十分严重,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很大,这也导致劝退了不少的人重新回到农村,只不过想要在农村生活,住在老房子里显然不是特别合适,只能维修一下房屋。修缮房屋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7:17:590000世界上有人拍到死神,不过是拍摄者恶意造谣(不存在)
世界上大多数人口最怕碰到的应该就是死神,那么世界上真的有死神吗?有人真的见过死神吗?最近小编看到有营销号,说世界上有人拍到死神?这是真的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吧!拍照后的离奇死亡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6:47:350001坐拥大将蒙恬且有30万大军,扶苏为何自杀?也不看看遗诏中说了啥
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是什么?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说,秦朝基业被败坏的原因在于秦始皇没有早早将长公子扶苏确立为继承人,使得胡亥钻了空子,登基成为秦二世。如此一来,很多人将目光转向那位因始皇诏书而自尽的长公子扶苏,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赵高、李斯等人从中作梗,扶苏成为秦二世是理所当然的,以扶苏仁善的性格与才干,或许能够避免秦朝二世而亡的悲剧。我要新鲜事2023-11-30 18:58: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