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进入“休眠”状态,地球将迎来小冰期?危言耸听还是真有其事
今年的炎热想必大家都已经体验过了,我国京津冀、山东等地均出现了40度以上的高温,其中北京首次出现连续3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的罕见情况。

河南更是一大早连发多条高温预警,其中郑州、许昌、济源、安阳、洛阳、焦作等地高温现象尤为突出。
除了我国之外,全球其他国家也饱受高温折磨,例如墨西哥出现超45度的高温、伊朗扎博勒高温达50.8℃,美国加州死亡谷最高气温更是达到了骇人的56℃!
然而就在这烈日炎炎的当下,科学家却表示太阳将进入休眠状态,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期!
据科学研究,地球历史上共经历过4次冰河期,每次冰河期都要持续几千万年,间隔在1.5亿年以上,期间,大量海水纷纷被冻结,那会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00米左右。
目前科学界对大冰期(冰河期)的形成原因还没有正式定论,只是说有可能和地球公转轨道、自转周期、太阳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当下科学界说的并非大冰期,而是小冰期,从15世纪开始,地球进入寒冷期,在20世纪初期结束。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的运河在小冰期的影响下,11月就开始冰封,往来商船只能靠壮士凿冰才能勉强通航,无独有偶,常年不结冰的泰晤士河,在小冰期也出现过多次冰封景象。
小冰期的寒冷,导致全球大量农作物被冻死,饥荒开始蔓延大地,有条件的老百姓纷纷迁徙,没条件的只能饿死。
斯坦福大学地球化学家Nevle,对冰芯、树轮和其他古代气候记录展开研究,发现小冰期的出现和人口数量减少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大量人类死于饥荒,而饥荒又是小冰期引起的。

很多网友说,每逢小冰期出现,世界就会很乱,这句话没有错,古代粮食产量低,还要面对苛捐杂税,老百姓活下去很难,于是就有义士揭竿而起,尝试推翻封建统治。
小冰期一般穿插在间冰期,主流说法跟太阳活动有关,众所周知,太阳活动每隔11年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太阳活动还有长周期、极小期等,跟活动间隔时长有关。
19世纪末天文学家沃尔特·蒙德提出他的观点,因为他在研究1650~1710年的资料时,并没有看到任何太阳黑子的记载,而这60年又刚好对应着地球小冰期中最为寒冷的蒙德极小期。
要知道,一般太阳黑子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太阳黑子的数量越多,说明太阳的活动程度就越剧烈,所散发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如今很多专家都以太阳黑子来判断地球是否要进入小冰期。
按照这个理论,从2020年开始,地球就进入了第25个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数量将在2030年减少60%,接着地球会慢慢进入蒙德极小期的寒冷小冰期。
那么问题来了,想必大家在网上,经常听见“某某说太阳活动进入高峰期,地球未来几年会升温”、“某某某说地球将进入小冰期,未来几年会降温”,总之一会热、一会冷,也是苦了地球,也苦了广大网友。
2015年,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瓦伦蒂娜·扎尔科娃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道,太阳从2030年开始,太阳表面活动将减少60%,并且他们用人工智能算法又重新核实了一遍,结果显示他的准确度很高,达到97%。
在英国皇家科学天文学会的新闻发布会,有专家说了这事,并且说太阳表面活动降低60%,这种现象和以前的蒙德极小期差不多,所以地球在2030年后将开始降温,这种言论迅速席卷国内外,很多老百姓都慌了。

为什么慌了?
一旦地球进入小冰期,粮食产量降低,再加上地球上足足有74亿人,肯定会面临粮食危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让不知道的人慌了,让慌的人更慌了,心里想着,咱为了活下去,得提前准备好粮食啊!
这些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一旦太阳黑子数量减少,根据以往案例来看,地球也会进入小冰期。
首先要说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人能直接证明,太阳活动是否剧烈,和地球温度存在较大影响,两者并非直接因果关系。
而且太阳黑子和太阳光辐射完全是两码事,我们地球生物依赖的是太阳光辐射,即便太阳黑子增加或减少,太阳这颗恒星所散发到地球的太阳光辐射也不会有多大变化,或许只有千分之几,如果太阳光辐射减少60%,那还真要严阵以待,提前做好准备,可惜不是这么回事。
太阳活动降低60%,不代表太阳光辐射减少60%,二者并不是一个概念,所以2030年开始,太阳活动降低60%这事,并不会肯定导致地球进入小冰期,这是有人偷换概念后散发的谣言。
影响地球气候温度的原因十分复杂,例如火山喷发,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大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之一,威力为火山爆发指数的7级,总共喷发多达15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影响高度甚至达到了距离地表44公里的平流层,还有很多二氧化硫。

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全球气候温度降低0.4~0.7℃,影响范围包括欧洲、亚洲、美洲,气候严重反常,夏天甚至还会出现“飞雪”现象,所以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
此外,地球上的温室气体也会影响温度,例如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亚氮(N₂O)、氟利昂、甲烷(CH₄)等,这些气体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
目前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每年仅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据科学家估测,即便地球真的进入小冰期,温度也只有0.5℃-1.5℃的降幅,如果算上温室气体的影响,地球温度的变化并不大,在人类能接受的范围内。
简而言之,地球温度跟太阳活动关系并不大,因为地球靠的是太阳光辐射,只要太阳持续发光发热问题就不大,此外,地球温度还受其他多方面影响,是综合产物,并不能简单的用太阳活动来判断地球温度的趋势。
七岁小女孩儿高速出车祸 被甩出车窗居然毫发无损(高速车祸)
被甩出车窗的小女孩儿落在了草地上。一般在出现高速上交通事故的时候都会比较严重,最起码应该受伤,就连成年人也是如此,更不要说一个小孩儿了,但是在前两年英国就有一个叫做伊莎贝拉的小女孩儿在高速上经历了车祸但是最后他却毫发无伤。高速上的车祸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57:360000上海林家宅37号事件真相,灭门惨案究竟为何(未破悬案)
林家宅37号的故事你听说过吗?这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个奇异案件。上海林家宅37号事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武宁路发生了一桩灭门惨案,那个时候的武宁路,人烟稀少。一个警察在值夜班的时候,接到了自首电话,称自己杀了人,于是警察们赶紧出动,来到报案人所说的案发地。就是林家宅37号。经过调查得知,房子的主人早就在解放前逃往台湾了。现在房子里借住的,是一家姓叶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2:28:430003最美高考妈妈:谢绝社会资助,也拒绝做网红,为她和儿子点赞!
高考结束了,在这个如火如荼的六月,我们通过全国各地摄影师捕捉的镜头看到了很多高考的靓丽场景,有身材姣好的母亲穿着旗袍给孩子打气加油的,有母亲不在家,父亲穿着旗袍上场的,有手捧鲜花和蛋糕欢迎孩子高考结束的家长,也有捧着钞票花束欢迎孩子的家长。在烈日的炙烤下,大部分考生父母都拥有同样的期盼,希望孩子高考顺利,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开始新的人生旅途。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22:330000世界上密度最大的金属 锇会对人体有危害吗
世界上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锇作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金属,它拥有着蓝灰色的质地,也是金属元素中密度最大的一种金属。它所承载的密度,远远大于其他的金属元素,由于密度非常大,它的质地也非常的脆,熔点比较高,它不会轻易的被腐蚀。但是密度大也特别容易被氧化,它会慢慢的被空气氧化,逐渐形成其他的分子。一、锇会对人体有危害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03:310002为什么说章鱼是四维的 章鱼是四维生物有科学依据吗
很多人说章鱼是四维动物,主要是由于章鱼的视觉很好,和人类的视觉有很大差异。章鱼视觉非常宽广,能够达到四维的空间,能够轻松的观察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章鱼所看到的是独特的形态,是人类难以理解的方向。一、章鱼是否会进化出文明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48: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