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黄花大闺女,这个花是指什么花?为什么是黄花而非别的花
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国家绝大部分权力掌握在以男权为代表的统治者手中,在君王专制集权和男尊女卑腐朽思想的长期奴役之下,整个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很是苛刻,贞操与妇德在古代是一个女子为人处事的重要立足之点。
现代社会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男女双方均为自由平等的个体,自由恋爱与婚前同居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男女双方更能进一步了解与磨合,为后来步入和谐的婚姻生活奠定基础。
而与现代社会文明开放的思想文化氛围不同,古代女子婚前失贞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甚至多会殃及性命,所以在封建社会对女子贞洁严格要求下,“黄花大闺女”的传统概念应运而生。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而经久不衰,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特定文化氛围下衍生的传奇轶事,而在古代关于描述未婚青少年女性有一个词叫作“黄花闺女”,追溯其根源其实始于南北时期刘宋王朝的一位公主。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这位公主是宋武帝刘裕之女,名号称作寿阳,据说这位从小集万千荣华于一身的寿阳公主生来貌美如花,性格更是知书达理,备受帝后的喜爱。
传闻在正月里一个普通的午后,从小生长于宫廷高墙中的寿阳公主一如既往地与宫女们嬉戏打闹,消遣闲适时光;玩儿了一会儿后,娇生惯养的寿阳公主体力不支,于是便由婢女服侍躺卧于宫殿屋檐之下进行小憩。

正在公主安静休息之时,刚好有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宫殿旁边娇艳欲滴的腊梅花瓣纷然飘落,正当众人对眼前“花瓣雨”的美景连连称赞之时,几片腊梅花瓣悄然落在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
宫人们连连赞叹公主的容貌不仅动人,就连花瓣也格外青睐;此时玩闹后休息不久的寿阳公主淋漓香汗还未完全干透,飘落的花瓣停留在了湿润的皮肤上久久没被风吹落。
等到寿阳公主额头上的汗渍完全被风吹干,皮肤上停滞的花瓣才缓缓飘落,而受汗水浸润的花瓣掉落的同时也在皮肤上留下了浅淡的花痕。

待到众人赏花完毕目光再次回到公主身上,宫女们无不惊叹于本就貌美无双的寿阳公主在额前娇媚花痕的映衬下更加惊为天人。
此事很快便阖宫遍传,皇后听闻之后亲眼看了女儿的梅花妆,也觉得很是喜欢,特意允许寿阳公主保留着这自然馈赠的奇缘,爱护容貌的寿阳公主三天后才用水将花痕洗掉。
此后,觉得梅花妆容很适合自己的寿阳公主常主动摘腊梅花粘贴于前额上,久而久之最早的以花瓣贴面的妆容设计爆火,宫内民间皆以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为时尚风向标,纷纷效仿起来。

历时百余年的南朝在浩瀚历史存在过的身影宛如沧海一粟,宋武帝在位时间更是短暂,随之寿阳公主的名号在历史上也并不响亮,甚至没有留下几许记载。
而令寿阳的公主名号为大众所知的却正是偶然间额上的一抹梅花印,坊间对这位公主评价颇高,寿阳公主在封建时代的迷信说法中被视作梅花神女转世,时至今日仍然有花神的美称。
随着寿阳公主引发的美妆风潮热度升温,在额前贴梅花的基础之上,古代女性渐渐不满足于此单一的装饰手法。

并且梅花具有季节性的限制,在梅花不绽放的其余季节里,古代女性通过黄色染粉、云母片等易于获取的花样材料来对面部进行装饰, 为古代女性妆容设计奠定了基础,“对镜贴花黄”正是对古代女性装扮的生动描述。
因为最初的梅花风干的花痕与后来古代女性面部装饰品“花黄”颜色均为黄色,所以衍生出的“黄花”一词正是表示闺阁女子的概念。
与“黄花大闺女”意思相近的一个说法是“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指的是未经历人事的少女额头前保留着娘胎里带来的黄色绒毛。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早婚早育的整体趋势下,没有自由与人权的女性往往在十几岁的童稚年纪便在父母的安排下成婚嫁作人妇,所以“黄花大闺女”、“黄毛丫头”这些词都是用于形容古代孩童从幼时截至婚前的少时阶段。
《桃花源》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绘的是世外桃源中老人小孩都自得其乐的和乐场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女子从幼时低垂发丝的“黄毛丫头”到老年头发由白转黄,这也正是生命始末的循环周期。
而至于“黄花大闺女”中的“黄花”具体是什么花型,这在历史记载中并无确切的指定,民间对此的诠释更是众说纷纭。

除了上文所提及过寿阳公主的腊梅传说之外,“黄花”从颜色与寓意双向考量的角度上来看,结合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女社会地位显著差异的文化氛围,象征着高洁雅致之不俗品质的菊花无疑是被大众主流思维所认可的。
古时女子的人性深受封建男权压迫下贞洁枷锁的束缚,男性被允许拥有一妻多妾,而女性则被苛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女性婚前若失去童贞之身不仅会遭夫家唾骂退婚,还可能成为拥护男权封建体制愤起喊打的对象,轻则身败名裂、煎熬一生,重则性命不保,所以象征高洁的菊花是“黄花闺女”的一种诠释。

“黄花大闺女”中“黄花”还有一种说法是指黄花菜,黄花菜生长早期呈现鲜嫩蓬勃的生命力,若如闺阁少女;寓意上黄花菜有母爱、多子宜男之文化内涵,符合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及多子多福的价值体系。
常说“黄花大闺女”中的“黄花”一概念有源自南朝寿阳公主的腊梅花之传说典故,也有说法指向于拥有着具体内涵寓意的小女儿黄色绒发、菊花、黄花菜等意象。
特殊文化传统使“黄花大闺女”成为纵横古今指代年轻未婚女性的特有名词,只不过古代封建社会更偏重指女子婚前保有完璧童贞,现代随着文化氛围的开明这层意思愈发减淡,女性不再被物化而注重与男性同样身为自然人的本身。
澳大利亚内陆发现神秘玻璃碎片 有助于对宇宙起源的探索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用的玻璃制品都是现代的玻璃厂生产的,但是在自然界内其实是存在天然玻璃的。此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的天然玻璃是由于陨石撞击形成的,根据桩基的痕迹以及桩基周围散落的金属和玻璃碎片,能够分析出宇宙入侵者的具体身份。我要新鲜事2024-04-11 17:14:550005最后一张照片 引起全人类深思(暗淡蓝点)
被命名为“暗淡蓝点”的一张照片,是旅行者1号拍摄到的,这张照片的出现还引起了全人类的深思。在1977年的时候,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无人探测器,它们先后做出过很多杰出的贡献,向地球传递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旅行者1号我要新鲜事2023-04-01 23:17:290000马斯克要送8万名地球人去火星
在未来几年内,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计划将8万名地球人送往火星,这项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火星并为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存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持。马斯克表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旨在建立一个人类社区。尽管这项计划听起来令人兴奋,但是在技术和物质上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1、这项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0:15:560005山海经中的记载是事实吗 远古文明是否存在(真实历史)
现代科研学者认为,记录了各种光怪陆离事件的《山海经》,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真实的历史。相信应该没有人会对《山海经》感到陌生,这部古书甚至还被收录到了我国的语文课本当中,流传千古。奇怪的山海经自从《山海经》出现以来,就饱受各种非议和质疑,这部古书距今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之久,随着人类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山海经中记载的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现有科学暂时还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我要新鲜事2023-04-04 11:15:460000一夜之间人去楼空的吴哥窟 真相究竟是什么?(继续探索)
吴哥窟在一夜之间只剩下了一座空城,背后的真相还需要继续探索下去。世界文化遗产中,保存程度最为完整的庙宇之一,是位于柬埔寨西北部的吴哥窟,它可以闻名于世界,主要是靠着精美的浮雕以及宏伟的建筑。重要的世界遗产吴哥窟是在1100年代初期开始兴建的,耗费了足足35年的时光,才成功建成,当时刚好也是高棉帝国的军事力量最兴盛的一个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3-05 13:47: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