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戏图中看宋元之间生育观念的变化
根据《 汉语大辞典》中《玉篇·女部》引《仓颉篇》:“ 男曰儿,女曰婴。”
婴戏图,顾名思义,是指以儿童游戏为内容的图画。婴原指女孩。婴戏图中的孩童本该以女孩为主。但在唐以及唐以前的婴戏图中,男孩数量占优。
就图中情景看,男童在游戏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男女孩的不同重视程度。从根上说,人们的生育观念就是重男轻女。
直到宋代,人们的生育观念才有所改变。具体表现在婴戏图中,女孩的数量变多,形象也更加丰富。但总体而言,这种变化只在宋元之间短暂地出现并且存在过。宋元之后的社会,依然是重生男,不愿生女。

在古代社会,一个家族的兴盛与否最具体地表现是否儿孙满堂、男丁兴旺。人们普遍赞同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从实际角度考虑,重男轻女的观念流行是由于社会对男女的要求不同。
平民百姓家庭重男,是因为男子能承受辛苦的劳作。王侯之家重男,是因为男子才有登仕的机遇,男丁是家族的未来。而女子只需出嫁从夫,能给家族增光添彩最好,一般只要不给家族蒙羞即可。
在生育层面,古人认为生子当生“五男二女”。古人讲究阴阳调和,夫妻之间如此,家庭内也是如此。但重男思想始终占据上风,男孩数量得比女孩数量多。所以,在古人看来,“五男二女”是一个家庭最理想的生育性别比。
宋代婚礼的祝词中,关于生育的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五男二女”。宋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中描述新娘子下轿时,司公所念拦门诗曰:

“料此会,前生姻眷,今日会佳期。喜得过门后,夫荣妇贵,永效于飞。生五男二女,七子永相随。衣紫腰金,加官转职。”
直到元代,元人在婚礼上也对新娘表达“五男二女”的期盼。有诗曰:
“伏愿夫唱妇随,天长地久,五男二女,享盛福于高年,四德三从,著香名于彤管。”
“五男二女”的生育观念,与厌女的生育观完全不同。虽然前者仍以男孩为重,但也给女孩留下一席之地。男孩长成,做公卿将相,光耀家族门楣。女孩长成,嫁王公贵族,也可以使家族荣耀显赫。

在宋代,“五男二女”图样被广泛地画在团扇上、贴在礼盒上、印在礼书的封面上,成为一种被贵族和平民接受的民俗图样。在《梦粱录》卷二〇《嫁娶》中有记载:
男家用销金色纸四幅为三启: 一礼物状......或以罗帛贴套五男二女绿盝盛礼书,为头合,共辏十合或八合,用彩袱盖上送往。”
即订婚时男家要送贴有“五男二女”样式的礼书给女家。
还有“亲迎日分先三日, 男家送催妆: 花髻、 销金盖头、 五男二女花扇、 花粉盝、 洗项、 画彩钱果之类”,在迎亲时,男家也要给女家宋绘有“五男二女”图样的花扇。总之,在整个婚嫁礼俗中,“五男二女”的生育观念贯穿全过程。
宋代也有许多婴戏图并非严格按照“五男二女”的模式绘画的。婴戏图中的女孩数量比重不再远低于男孩,有时会超过男孩。甚至有全是女孩的婴戏图出现。
这从意识层面反映出,宋人认为并非只有男孩才能给家庭带来福气,女孩也可以。婴戏图中的女孩形象也逐渐变得生动活泼。比如宋佚名绘扇面《荷亭婴戏图》:

可以看到,画面正中间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柳树,再加上远处池塘里绿油油的荷叶,表面此时为盛夏时节。
柳树左边的画面是一大半个凉亭,亭中摆放着一张卧榻,塌后是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着琴、香炉以及书卷。而榻上躺着的则是一个小婴儿,坐在榻上的妇人一手拍着婴儿哄他入睡,一手则指着凉亭外,也就是柳树右边的画面。
顺着她的手看去,先是举着大团扇的侍女也脸朝右方,右方则是七个在嬉闹的儿童。而这些孩子从外表上看到大致是一个年龄段,可以猜测是同一家的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头戴东坡巾,一个男孩画着夸张的乌嘴,一个女孩手拿拍板,最小的孩子则搀扶着头戴东坡巾的孩子。由此猜测,这七个儿童可能在模仿成人的杂剧表演。
这些儿童明显分成两组,咋一看,很容易误以为他们在吵架。两个女孩为一伙,面对其他五个男孩,显得咄咄逼人,毫不示弱。

再比如《秋庭婴戏图》:女孩位于图的中央,与男孩抢夺红缨枪。女孩的个头有更大,应该是姐姐。她的眼神十分坚定,身体前倾,使劲儿地往自己这边拉红缨枪。而男孩惊愕不已,身体后仰,似乎没料到这一突然袭击,已经落入下风。
更小的女孩则捡起另一件红缨枪,准备趁两人不注意偷偷溜走。她还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哥哥姐姐谁胜谁负,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他们应该是在玩“官兵捉强盗”之类的游戏。在传统的观念中,首先,红缨枪不是女孩能玩的玩具,持枪是男孩的特权。其次,姐姐应该礼让弟弟妹妹,长姐如母,不能像图中这样抢夺弟弟手中的东西。
但艺术源于生活,图中的两个女孩不拘天性,生动活泼,可想而知现实生活中,也一定有活泼娇养的女孩讯在。
即使宋代婴戏图中女孩形象更多见,女孩形象更活泼,这也只是相对于各个重男轻女的时代而言。一种长时段的文化现象不会因为一两个朝代的更迭而变得截然不同。

宋以后的婴戏图中,男孩形象还是更多见,女孩形象还是被忽略。甚至在此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女孩形象逐渐退出了婴戏图。
究其原因,婴戏图作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传达画者思想的功能。而婴戏图大多为文人所绘,是士人娱乐消遣之物。他们给婴戏图添加成人社会的“意义”,表达追随社会主流的思想。
比如在重科举取士的宋代,纯男孩的读书类图像成为婴戏图中的重要形象。宋佚名所画的《百子嬉春图》:

在一被古树翠竹半环绕的楼阁庭院中,一百个男孩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两层露台、楼梯和庭院里。楼梯和庭院中的男孩们在模仿演艺。他们有的在舞狮,有的在耍弄提线傀儡,有的在搭幕架,有的在敲锣鼓。楼梯上甚至还有男孩在放纸鸢。
但在最高层露台上,一组孩子在欣赏书画,一组孩子在下棋。中间露台有一个孩子在弹琴。虽然他们做着不同的事,但他们看起来都像“小老头”。他们与露台下嬉闹的孩子们形成了强烈的割裂感。
毫无疑问,作画者的重点正是高高露台上神态老成的那群男孩。无论底下嬉闹的孩子被刻画得多么清晰,都是为了衬托那群闹中取静“小大人”。琴棋书画都是高雅娱乐,属于高层,人数较少。这正暗示着上下小大的社会结构。
这姿态各异的百子,预示社会上的百生,高雅的始终是少部分人。而从小读书,通过科举考试,就能脱离底层乐俗的人群,跻身上流社会。而在这过程中,女孩是没有机会的。因此,女孩形象也不见于这《百子嬉春图》。

以宋代婴戏图中女孩形象更多见为由,我们似乎可以称宋代是“尚见女孩的时代”。宋代的女孩在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下,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她们在婴戏图中是生动活泼、顽皮可爱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是家庭娇养的孩子。
但归根到底,婴戏图仍然以男童形象为主。其创作视角仍是男性视角。女孩形象变多,只是重男轻女思想在一段时期内的隐匿。它只是隐匿,并非消失不见。元代以后,重男轻女思想重新显现,相应的,婴戏图中的女孩形象也开始逐渐减少。
宋元之间,女孩形象短暂地在婴戏图中被呈现。这实际上是生育观念演变过程中的一段特殊过程,是一种“变态”。生育观念演变的“常态”仍然是重视男孩,忽视女孩。
农场主意外捡到了神秘金属 疑似飞碟碎片 上面竟然还出现了汉字
科研人员认为,该金属或许不是地球之物,目前对此表示一无所获。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一直都致力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也都先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存在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它们的真实面貌也渐渐浮现在人们面前。遗憾的是,很多星球上都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是否就可以断定,人类才是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体。神秘的外星生命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19:060000老人声称自己与外星人有过亲密联系 孩子不久会出生(孟照国)
本次事件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孟照国的男子,他声称自己与外星人进行过亲密接触,孩子会在60年后出生。最令人感到意外是,科研人员使用测谎仪对其进行检测的时候,发现,这位老农并没有存在说谎的嫌疑,很有可能说的就是实话。对外星文明的向往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40:030000什么是戴森球,一种人造天体理论(用来寻找外星文明)
在各类科学文章中会有一类消息,指的是某颗恒星的亮度突然变暗了,或者某颗恒星突然消失了。于是有人给出猜测说那颗恒星其实是高级外星文明的戴森球。这里出现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名词,什么是戴森球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种人工天体的构想我要新鲜事2023-03-02 14:15:390005什么是宇宙中最可怕的东西?答案也许是:黑洞
如果说宇宙中有什么东西最可怕,那么一定是黑洞。黑洞的引力由于太过强大,以至于一旦进入到了黑洞的引力范围内,任何东西都无法逃脱它。如果你问一位天文学家,宇宙中什么东西是最可怕的,那么他的回答也一定是:黑洞。之所以天文科学家也会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有3点原因,使得黑洞成为宇宙中最为恐怖的东西。我要新鲜事2023-06-23 18:52:370000澳洲昆士兰发现神秘UFO 长长发光尾部是什么 (火箭碎片)
在澳洲昆士兰曾发现神秘的UFO经营专家,研究之后很可能是火箭碎片。事情发生在2021年的2月25日,当时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就有很多的居民发现天空之中出现了两条长长的发光条纹状,最前面有一个发射亮光的东西,令人觉得十分的好奇,好像是沿着同一条飞行路在前进,指示没停留多久就消失了。是否是流星我要新鲜事2023-03-22 16:02: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