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古墓发现玻璃杯,专家痛骂盗墓贼,鉴定后却成为惊艳国宝
1990年秋天,火辣辣的太阳终于清淡了一些,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的一座砖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烧制作业,工人在山丘上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直径不到1m的洞口,洞口周围还依稀残存着玉器碎片。文物部分闻讯立即快马加鞭赶至现场,经过大范围勘察和试探,专家断定砖厂取土的那座山丘下藏着一座战国大墓!工人发现的洞口是古墓窖藏,是存放陪葬品的专用耳室,由于这座战国墓的地面建筑早已物是人非,内部结构损坏也较为严重,因此专家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

随着考古人员的努力,战国大墓逐渐重新浮现人间,但是在距离地面约一米深的位置,考古队员挖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泥土里忽然出现了星星点点晶莹的亮光,不像青铜器,也不像陶瓷制品,专家初步判断是一枚纯度较高的白玉。然而经过半个小时的清理,玉器没有出现,一个通体透明的“玻璃杯”却出现在大家面前。考古人员顿时火冒三丈,专家更是气急败坏:这不是盗墓贼留下的水杯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就说明盗墓贼早已光顾过这座战国大墓,珍贵文物必定被洗劫一空,也就没有挖掘的必要了。
但有经验的老专家却劝大家别急着下结论,先把杯子送到北京鉴定中心再说。不久后,鉴定结果出来了,带来了一个令人兴奋无比的消息:杯子的材质不是玻璃,而是水晶!而且,水晶杯也的确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已有2000多年历史!
杯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整体呈现淡琥珀色。古人认为,嘴里含着冰冷的水晶可以止渴,而若以水晶制作出杯子,那么就有三层含义:一,饮水止渴;二,古代水晶较为珍贵,水晶杯是财富的象征;三,某种信仰的寄托。所以说,战国墓葬中出现水晶杯并不奇怪,但令专家所疑惑不解的是,这件水晶杯的制作简直“逆天”!

何为“逆天”?按照专家对古代水晶制造工艺的推测,战国是无法制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水晶杯的,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技巧上都很难过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件战国水晶杯身上的三大未解之谜,也是三大惊为天人之处。
其一,材料。根据浙江省地矿局对水晶矿的勘察结果,即便是中国境内都很难找出纯度如此高、原料如此大的水晶原石,那么制作水晶杯的原材料是哪儿来的呢?其二,取芯。战国水晶杯的制作原理是整体挖凿而成,但水晶硬度高、脆性大,故此很难加工,稍有不慎便会取裂原石。
其三,抛光。如果说取芯能够侥幸成功,那么接下来面临的抛光问题便成了最大阻碍。由于水晶杯呈上宽下窄的样式,越往杯底杯径越小,而且手根本伸不进去,那么战国人是如何把内壁和杯底打磨得如此平滑干净,像极了现代工艺的手法。
当然,现代人永远无法想象出古人的智慧有多强大,心有多灵手有多巧,或许战国水晶杯在古人看来并非难事。但真正应该令人惊叹的应该是古今思想的高度重合,它与现代玻璃杯如此相似,恰恰体现了历史的巧合性,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历史的必然性。

战国水晶杯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型最大的一件,是中国水晶文物史上无以伦比的珍品,有不少专家至今都不相信它来自古墓,不过现已成为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战国水晶杯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的就是保护这件稀世珍宝,从此水晶杯只能留在国内供人们瞻仰,默默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经久时光
古董商刻意隐瞒甲骨文真实出土地,国学大师采用低俗手段一下破了
罗振玉与甲骨卜辞趣事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早期收藏甲骨“三大家”外,天津的王襄、孟定生也是甲骨的重要收藏家和释辨人。王、孟二人当年购得甲骨五六百片,后来王襄于京、津两地又陆续购得四千余片。罗振玉有“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之称,祖籍浙江,1866年出生于今淮安市楚州区。他既是奠定甲骨学第一人,还是确定甲骨出自安阳小屯的第一人。(罗振玉照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4:470000邀请去山东盗墓,“保底赚10万”,一网友动心了,见面后不敢干了
以“盗墓”设局诈骗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在古今都是一种失德犯罪行为,不能见光的,这让坏人看到了机会。除了流氓匪盗玩黑吃黑那一套,骗子也来了。容易出内讧的“网约”盗墓,现在便被骗子利用上了,一些骗子在网上、群里物色诈骗对象,以拉伙盗墓做局骗钱。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49:210000刘学堂;李文瑛:史前“青铜之路”与中原文明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6:570000区域互动与本土化:关于中国早期冶金的新观察
前两天发的一篇日本学者宫本一夫关于中国青铜器起源的文章,广泛受到广大朋友们的关注和争议,具体可参看:讲座:宫本一夫:“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下文为中外学者通过冶金科技对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考察,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6:560000中国哪个朝代猪肉最便宜?此朝代便宜到没人吃,一头猪才值1000文
中国古人养猪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来,“天蓬元帅”成了新闻主角。各地猪肉大涨,一般猪肉都在20元一斤上下。中国人对猪肉情有独钟。我在撰写《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个人独家专栏时,曾就中国人吃猪现象进行了粗略的研究。中国人流行养猪、吃猪肉,大约是从公元前2200前左右开始的,一直流行到现在。早在西汉时,普通百姓已是“食肉者”,猪肉成为民间最主要消费肉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5: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