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古墓出土“胖脸王妃”,金丝布盖住全脸,尸检结果让人心酸
我们都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历史也是如此。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所以有很多的故事都是不为人所知道的。而想要了解其中的秘密,还是需要很多史料的证明。所以考古一直都是探求历史真相的最好手段。
而很多出土的古墓,更是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珍惜资源。
在黑龙江曾经出土过这样的一个古墓,在这个古墓中,有这样一个“胖脸王妃”,而她的脸使用金丝布盖住了,可是她的尸检结果却让学者们不寒而栗。那这个“胖脸王妃”是何人呢?到底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结合历史来一探究竟。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研究中,古墓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1988年,在黑龙江出土了这样一个古墓,也是轰动一时。
这座在哈尔滨市发现的古墓是一个合葬墓。这座古墓是一户人家在挖地基时发现的,于是很快,这个古墓就吸引了当地很多的考古学家前来调查。
而随着学者们调查的推进,逐渐发现这个古墓其实并不一般。首先,在打开棺盖后,发现在这个棺材正中间放了一块银牌,上面写着“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这首先就证明这个坟墓不是普通百姓的。
而其中的尸体也是非同寻常,虽然时间已久,但是这座墓地中的男尸还能够看到胡须,而女尸更为奇怪,竟然在脸上用金丝布料包裹着。虽然看不清楚脸部,但是从二人的衣着可棺材内的银牌可以得知,两人并不是普通百姓人家。
而且,除此之外,这个坟墓中装饰很华丽,并且有很多珍贵宝物,所以看起来墓主人的身份一定是很高贵的。学者们又结合了这座墓地中的文物的时间,最终判定,这个墓地的主人是金朝齐国王完颜宴,那这个女尸就是他的王妃了。而这时候,最让人好奇的就是为何这个女尸要用金丝布蒙住脸。
要知道,古代其实是没有蒙脸下葬的传统的,所以为什么这个王妃要蒙住脸,就成了学者们调查研究的重点。

尸体已经干枯,所以重点就是研究墓地中的陪葬物和他们的衣着。虽然时代久远,但是两具尸体穿戴的衣着还是保护的很好的。并且墓地内也有很多的装饰品,通过这些装饰品的特点,学者们发现,这其实是女真族的首饰物品。
所以,就先确定了尸体的朝代和身份,而接下来就要重点研究这个女尸。虽然尸体已经看不出什么,但是因为科技的发达,还是能够通过尸检来进行分析,而这个王妃的尸检结果却着实让人感到震惊。
原来,通过尸检发现,这个王妃的体内其实是有很多的有毒物质的,所以可以说这个王妃当时很有可能因为中毒而身亡。除此之外,学者专家们还发现,这个王妃身上还有很多的伤痕,而这些伤痕很明显都是外人所打击而导致的。
这就足以证明,这个王妃在去世前,其实经受了很大的痛苦和打击,并不是安详的过世的。而随着证据越来越充分,这个王妃去世的真相也开始浮出水面,一段悲惨的故事开始被揭开。
虽然尸体干枯看不出体型,但是从蒙面王妃脸上的金丝布的大小可以看出,其实这个王妃应该是一个“胖脸王妃”,在当时应该也是养尊处优的。
而从她的尸检结果也逐渐能够看出她的死因。通过她身体中的剧毒,以及身上被钝器所打击的伤痕可以看出,这个“胖脸王妃”应该是先被迫服下毒药,然后又被别人狠狠的毒打,最终丧命,而在这里陪葬。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残忍的陪葬的传统。而这个“胖脸王妃”和身边的男尸损坏程度一样,所以应该是同时下葬的,而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说这个“胖脸王妃”应该是为了要陪葬,而被活活打死的。
这不仅让人不寒而栗。因为在古代,其实女子也是不愿意陪葬的,但是迫于世俗的原因,她们可能会被残忍的杀害,只为了成为陪葬的物品,所以说是非常的残忍的。
而想必“胖脸王妃”就是当时这种封建迷信下的牺牲品。更为不幸的是,这个“胖脸王妃”在史料中一直没有任何的记载,所以身份无从考证,可以说她是一个失去了生命而又后人无人知晓的悲惨人物。就这样,关于“胖脸王妃”的身份人们众说纷坛,但是因为缺乏史料而没有任何的进展。

而为什么她的脸上蒙上金丝布,也是众说纷坛,有人说是因为陪葬的传统,也有人说因为不想被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胖脸王妃”的身世注定是凄惨和悲凉的。
而相信,随着更多史料的出土,可能这个胖脸王妃的身份和背景也能够逐渐的明晰起来,能还给她一个完整的故事和身世。
在古代,因为人们被封建迷信思想操控,所以总是会有很多迷信的做法。而陪葬就是其中一个。要知道,人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死不能复活,用活人陪葬显然是不合理的一种行为,而“胖脸王妃”的死,也正是揭露了这样残忍的现实。她的死是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的,是被时代所迫害的。
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更加理智的看待生与死,所以一些陋习也就被扼杀了。因此,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故事,也是我们不该遗忘的,应该深深的牢记的,每一个历史人物,也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身份。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胖脸王妃”的身世之谜早晚是会浮出水面,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那一段历史的。
汉墓被盗掘一空 却留下价值24亿的“金缕玉衣” 专家:谁敢动
在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和考古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些考古专家终于得以发现那些隐藏在地底下的珍宝和文物。比如,在江苏徐州市,由于一些村民的发现,考古专家终于找到了楚王陵墓的具体位置。专家们通过多次勘察和使用地质仪器勘测,终于找到了古墓的入口。但当他们进入墓室时,发现墓室里的文物已经被盗走,墓室的墙上还布满了盗洞。尽管专家们感到十分失望,但最年轻的考古队员邱永生仍然在墓坑中挖掘,并找到了一块小小的玉片。我要新鲜事2023-07-08 16:27:560000明朝迁都北京的巧合,清人笔记透露朱元璋亲口说的话,与刘基有关
朱元璋在南京当皇帝的传说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朱元璋在南京当皇帝的故事。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在应天府即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应天府即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苏省省会南京。朱元璋在南京当了31年皇帝,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病逝,享年71岁,葬都城东紫金山(钟山)南麓的孝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10:150000盗墓贼喝下古墓中的老酒,醉了2天才醒,说出一句话至今成为笑柄
无论是世界上的哪一个文明,酒总是伴随着这个文明的成长史的,哪怕是只有245年历史的美国,也多次因为禁酒令而全国上下闹得不可开交,在那个饮料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世界上只存在两种饮品,其一是酒,其二便是茶(奶是乳制品),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对酒进行过疯狂的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31:20000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保健秘方,不腐女尸检出有毒物质
中国古人吃的补品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正是进补时节,保健品热销。中国人对进补为什么这么上心?可能受到传统的“阴阳说”影响。古人认为,阴阳平衡才能健康长寿。所以当阳气不足或阴气过盛时,古人都会通过食用补品来调节平衡,以达到强筋健骨、延年益寿的愿望。秦汉人特别在乎这一点。秦汉人从阴阳五行观念出发,以“宜”与“不宜”为原则,将食物与人体构成了一个整体,以此调整饮食与五脏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3:350000碗大的源头却能发展成我国第二大河 为何不让人靠近
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源头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黄河流域的发源地。源头的保护和挑战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议题。不需要知道黄河源头的重要性、源头周边环境的现状和挑战,还要探讨保护黄河源头的措施和未来发展。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24: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