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远古文字,比甲骨文早1500年,有望改写世界历史
很多人不认可考古,认为考古无非就是挖掘古人的坟墓,出土古墓中的各种稀世珍宝,然后展览与各大博物馆中,用以收取门票。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考古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历史、古生物、地质、人类起源等的科学。大多数的考古都是研究史前时期,就算挖掘的古墓,也是抢救性挖掘。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护古墓,保护墓中的文物,若是没有考古,绝大多数的历史文物将在历史上消失,或许是被盗墓者盗掘贩卖,或许是因为自然的原因消失殆尽。

中华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在在考古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其年代距今3600年左右。尽管还发现了很多史前的遗址,出土了不少的史前珍贵文物,但还不能证实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因为西方人制定的历史定义中,历史的象征是“文字”和“城邦”。而我国在江南的一次考古中,意外的发现了比甲骨文早1500年,距今5000年的古城以及古文字。
一般来说,我国发现大型史前遗址的都是在中原一带,但这次的发现却是在曾经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江南。这次的考古发现不仅在国内影戏深重,而且还有望改写世界历史。考古发现的这个古城遗址便是“良渚古城”,远古文字便是“良渚文字”。要知道,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1959年,在几十年的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的“神人纹玉琮王”。

对于考古家来说,这些国宝级的文物自然非常的重要,但更在意一些看似一般的文物,这些文物就是古人一些日常的石器,如石钺。因为这些石钺上有着非常多划刻,一开始没有人重视这些划刻,但随着考古的进行,越来越多这样的石器的出土后。有考古家开始猜想“五千年前,古人刻那么多笔画在石钺干嘛,莫非是象征这是谁人之物”。经过研究,这些刻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已经被良渚刻符已经被鉴定为一种远古的文字。
考古家、古文字专家徐新民还表示“良渚遗址,尤其是庄桥坟遗址出土的这些石钺是一种远古文字,已经相对的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至于古人为何要将这种远古文字刻在石钺上呢?该专家还推测,石钺其实就是良渚古人的一种书写材料,与商代的甲骨、战国的竹简是一样的。随着良渚文字的出土,证实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并非是甲骨文,在甲骨文之前还有着更古老的象形文字。

不仅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于2013年7月9日,平湖市博物馆馆长杨根文表示,这是中国最为原始的文字无误,但文字背后的历史还有待考古研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学界对于良渚文字有着两种说法,一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字,是中华多元文化的象征;还有专家认为这些远古的文字与甲骨文有着传递关系,属甲骨文的前身文字。
良渚文字被发现后,还有待改写某些世界历史,毕竟在此之前,国外尤其是西方都认为中国的文字只有3600年的历史,出土的这5000年文字直接改写了这个说法,也改写了此前认为的最古老的文明属苏美尔以及古埃及,证实中国有着不亚于这两个古老文明的历史。
三星堆:东西方上古青铜文明的对话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7:050001陈淳:人类如何了解自己的来历——谈文理结合与学科交叉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8:280000考古西南天地间 探索上下十万年 | 西南考古协作会的前世今生
近二十多年来,各省市为了加强交流与合作,纷纷成立了考古联盟,以会议促进考古合作。其中的西南片区考古工作协作会是成功的典范,前后坚持达20余年之久。开启丨首届西南片区考古工作协作会及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44:560000秦始皇的大一统政策:到底源自何处,有没有抄袭波斯大流士?
公元前522年,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开始改革,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建立行省制度,修筑驿道、开凿运河,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公元前221年,在李斯建议下,秦始皇也推出大一统政策,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与道路等。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31: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