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远古文字,比甲骨文早1500年,有望改写世界历史
很多人不认可考古,认为考古无非就是挖掘古人的坟墓,出土古墓中的各种稀世珍宝,然后展览与各大博物馆中,用以收取门票。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考古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历史、古生物、地质、人类起源等的科学。大多数的考古都是研究史前时期,就算挖掘的古墓,也是抢救性挖掘。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护古墓,保护墓中的文物,若是没有考古,绝大多数的历史文物将在历史上消失,或许是被盗墓者盗掘贩卖,或许是因为自然的原因消失殆尽。

中华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在在考古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其年代距今3600年左右。尽管还发现了很多史前的遗址,出土了不少的史前珍贵文物,但还不能证实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因为西方人制定的历史定义中,历史的象征是“文字”和“城邦”。而我国在江南的一次考古中,意外的发现了比甲骨文早1500年,距今5000年的古城以及古文字。
一般来说,我国发现大型史前遗址的都是在中原一带,但这次的发现却是在曾经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江南。这次的考古发现不仅在国内影戏深重,而且还有望改写世界历史。考古发现的这个古城遗址便是“良渚古城”,远古文字便是“良渚文字”。要知道,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1959年,在几十年的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的“神人纹玉琮王”。

对于考古家来说,这些国宝级的文物自然非常的重要,但更在意一些看似一般的文物,这些文物就是古人一些日常的石器,如石钺。因为这些石钺上有着非常多划刻,一开始没有人重视这些划刻,但随着考古的进行,越来越多这样的石器的出土后。有考古家开始猜想“五千年前,古人刻那么多笔画在石钺干嘛,莫非是象征这是谁人之物”。经过研究,这些刻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已经被良渚刻符已经被鉴定为一种远古的文字。
考古家、古文字专家徐新民还表示“良渚遗址,尤其是庄桥坟遗址出土的这些石钺是一种远古文字,已经相对的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至于古人为何要将这种远古文字刻在石钺上呢?该专家还推测,石钺其实就是良渚古人的一种书写材料,与商代的甲骨、战国的竹简是一样的。随着良渚文字的出土,证实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并非是甲骨文,在甲骨文之前还有着更古老的象形文字。

不仅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于2013年7月9日,平湖市博物馆馆长杨根文表示,这是中国最为原始的文字无误,但文字背后的历史还有待考古研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学界对于良渚文字有着两种说法,一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字,是中华多元文化的象征;还有专家认为这些远古的文字与甲骨文有着传递关系,属甲骨文的前身文字。
良渚文字被发现后,还有待改写某些世界历史,毕竟在此之前,国外尤其是西方都认为中国的文字只有3600年的历史,出土的这5000年文字直接改写了这个说法,也改写了此前认为的最古老的文明属苏美尔以及古埃及,证实中国有着不亚于这两个古老文明的历史。
沙漠中频频出现绿色怪圈?外星人的杰作?沙特:我来给你揭晓谜底
一说到沙漠农业,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以色列,但事实上,还有一个中东的国家,沙漠面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明明连地表水都没有,却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输出国之一,那就是沙特。以色列的农业水平如果能给个三十分,沙特的分数只能掰开手指给它打。沙特的国土面积虽然也不小,但它最大的问题,却是水资源匮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20:470000北京著名地区公主坟 是哪位公主的坟墓(公主坟)
公主坟是秦朝和亲公主去世后的统一安葬地点。北京公主坟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皇家陵寝,坐落在北京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它的存在,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对一个时代文化的传承。这座公主坟究竟是谁的陵墓也让不少人想要探究,北京公主坟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明清两代皇家公主的陵寝之一。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为巩固统治,将公主们嫁给了蒙古王公贵族,以维系与蒙古的关系。安葬地点我要新鲜事2024-01-22 20:04:020005孙隆基:东北亚之登上世界舞台与如何给高句丽的历史定位
2016-07-10孙隆基、张欣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编者按】本号将陆续编发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讲课摘要,敬请关注。2016年7月5日上午8:30-12:00,在郭静云教授的主持下,孙隆基教授进行了题为“东北亚之登上世界舞台与如何给高句丽的历史定位”的主题演讲。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9:330000一座千年古墓,盗墓贼两次光顾都没成功,最后一次直接动用3个连
一座千年古墓,盗墓贼两次光顾都没成功,最后一次直接动用3个连在我国安徽省的中部,有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叫做寿县,在古代的时候叫寿春,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被当做四个国家的都城,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楚国之所以将都城迁到这里,是因为秦国大将白起攻破了他们原先的都城,经过几次辗转,考虑多方原因才将都城定到了这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53:530000讲座整理|罗运兵:动物考古学三讲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整理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动物考古学三讲主讲人:罗运兵研究员(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整理人:吴昊(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4: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