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次!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考古发掘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环境与生业考古团队在国际期刊《国际骨学考古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通过核基因组确认了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难产死亡案例中两者系母女关系。
这也是山东地区
首次报道先秦时期
产科死亡案例
体现出生物考古
在复原古代社会
尤其是平民生活的
重大价值
研究成果称,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西周早期灰坑中发现的一名成年女性与一名未成年个体合葬的案例。在此案例中,未成年的遗体被放置在成人的小腿之间。此前海岱地区商周时期灰坑葬发现极少,H49属于首次发现的成人与未成年个体合葬。

据了解,从骨骼形态上看,灰坑中发现的成年女性个体年龄在25—35岁之间,不仅发现生育痕迹,而且骶髂关节融合;未成年个体在骨骼形态上多表现为足月胎儿,研究团队对其肋骨进行Micro-CT扫描并结合牛津组织学指数推测此个体未被养育。古DNA研究,首先确认了未成年个体为女性,其次通过核基因组确认了两者的一代关系,也就是母女。
综合骨骼形态、Micro-CT扫描结果和古DNA研究分析,研究团队复原了近三千年前一对母女的死亡片段:骶髂融合的母亲不能正常打开骨盆,无法顺产出已足月的女儿,最终难产死亡,女儿也死于生产过程,家人以灰坑葬的形式将两者埋葬,且没有任何随葬品。

遗址发掘过程中,首次发现鲁东地区西周早期聚落中的骨器加工作坊,此外还发现了功能区分布清晰的齐国聚落遗存。遗址中发现了特殊丧葬习俗的战国墓葬区。墓群中集中在棺椁二层台上或墓圹东南角填土出现随葬祭祀死者的陶盆、陶罐组合和猪头骨的现象,陶盆底部中常能见到兽骨、鱼骨。这种呈规制、批量出现的特殊案例,在山东地区的战国墓葬群中尚属首次发现。此外发现有带地名戳印的战国陶量,其中一件陶量戳印地名“戴丘”,为首次考古发现。

三埠李家遗址地处交通要道,其聚落融合了土著风格和齐国风格,这在山东属于首次发现,对“齐人东进”课题和齐文化向东扩张的过程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实证,对于研究胶东地区齐鲁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等诸多课题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孙金松 党郁:史前时代的“地道战”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的地下通道
除了传统意义上地面生产、生活空间的开发利用外,史前先民对于地下空间的探索,同样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无限遐想。诸如地穴或半地穴式房屋、墓葬、窖穴、仓库、矿井等地下建筑的背后,无不彰显出先民对空间开发与利用的智慧。严密的石城防卫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1:470001朱雪菲:关于河姆渡文化两种造型模式的讨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16:210000追溯“石”光40000年!看招果洞遗址出土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磨制石器
(海报设计:曹秉进)发掘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张兴龙▲遗址航拍照片▲遗址近景照片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2016-2020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进行了5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47:350001过去农村办丧事要搭灵棚,正中的“灵”字为何不能用毛笔写?
过去白事开吊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走了,生者会为他操办后事,这就是俗称的“白事”。白事中有一程序,是接受亲友故交的吊唁——这在过去叫“开吊”,是丧礼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农村白事)开吊在不少农村称为叫“吊纸”,因为前来吊唁时会带着火纸(纸钱),在棺头的老盆里焚烧,故又叫“烧纸”。这纸不是白烧的,还得对丧家作出实质性的表示,送出礼金、礼物,因此又称“出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44:1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