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次!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考古发掘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环境与生业考古团队在国际期刊《国际骨学考古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通过核基因组确认了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难产死亡案例中两者系母女关系。
这也是山东地区
首次报道先秦时期
产科死亡案例
体现出生物考古
在复原古代社会
尤其是平民生活的
重大价值
研究成果称,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西周早期灰坑中发现的一名成年女性与一名未成年个体合葬的案例。在此案例中,未成年的遗体被放置在成人的小腿之间。此前海岱地区商周时期灰坑葬发现极少,H49属于首次发现的成人与未成年个体合葬。

据了解,从骨骼形态上看,灰坑中发现的成年女性个体年龄在25—35岁之间,不仅发现生育痕迹,而且骶髂关节融合;未成年个体在骨骼形态上多表现为足月胎儿,研究团队对其肋骨进行Micro-CT扫描并结合牛津组织学指数推测此个体未被养育。古DNA研究,首先确认了未成年个体为女性,其次通过核基因组确认了两者的一代关系,也就是母女。
综合骨骼形态、Micro-CT扫描结果和古DNA研究分析,研究团队复原了近三千年前一对母女的死亡片段:骶髂融合的母亲不能正常打开骨盆,无法顺产出已足月的女儿,最终难产死亡,女儿也死于生产过程,家人以灰坑葬的形式将两者埋葬,且没有任何随葬品。

遗址发掘过程中,首次发现鲁东地区西周早期聚落中的骨器加工作坊,此外还发现了功能区分布清晰的齐国聚落遗存。遗址中发现了特殊丧葬习俗的战国墓葬区。墓群中集中在棺椁二层台上或墓圹东南角填土出现随葬祭祀死者的陶盆、陶罐组合和猪头骨的现象,陶盆底部中常能见到兽骨、鱼骨。这种呈规制、批量出现的特殊案例,在山东地区的战国墓葬群中尚属首次发现。此外发现有带地名戳印的战国陶量,其中一件陶量戳印地名“戴丘”,为首次考古发现。

三埠李家遗址地处交通要道,其聚落融合了土著风格和齐国风格,这在山东属于首次发现,对“齐人东进”课题和齐文化向东扩张的过程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实证,对于研究胶东地区齐鲁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等诸多课题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盗墓贼落下12斤的“黄金剑” 估价过亿元 专家:英国曾抢走一把
剑,是一件既神秘又充满历史感的兵器。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剑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种象征。佩戴剑,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江湖浪子,一个白衣飘飘头戴斗笠的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青铜剑,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很多的铸剑师,所铸造出来的宝剑更是名扬天下。我要新鲜事2023-07-28 20:48:350001古墓惊现秦朝士兵家 间接揭露了秦能统一六国的秘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统一六国的原因自然也成为了人们一直以来研究的问题。近年来,考古学家在湖北云梦发现了距今2200多年前秦代士卒所遗留下的两封木牍家书,从中间接揭露出了当时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秘密。两封家书从中反映出秦国士兵的秘密: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3:14:240000盔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7200万年前)
因为环境因素,恐龙时代的恐龙都比较大,特别是食草恐龙,因为食物充分,可以长的很大很大,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最高的恐龙腕龙,以及今天要介绍的盔龙,它长着像鸭子一样的脸,头顶上有一个高高的盔状突起,体长可达9米,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盔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56:570000良渚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认识良渚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01: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