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巨型恐龙:詹尼斯龙 体长24米(生于1亿55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43:510阅
詹尼斯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5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型非常的硕大,体长可达24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非洲的坦桑尼亚地区,而它的名字则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沃纳·詹尼斯的古生物学家。
詹尼斯龙的外形特点

詹尼斯龙体长普遍都达到了24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在34位,几乎可以说是最为庞大的恐龙之一,体型和世界上脖子最长的马门溪龙有的一拼,而就是这样一种超巨型恐龙,它的躯干却并不修长,反而是脖子和尾巴都占据了身体长度的一大半。科学家最初还将其误认为是梁龙科,之后才发现是亲缘关系更远一些的泰坦巨龙类。
詹尼斯龙的化石发现

在1907年的时候,在东非的坦桑尼亚的敦达古鲁山附近900米处发现了两具蜥脚类恐龙化石,这批化石很快就被运输到了德国的斯图加特自然博物馆中进行研究,最终在1908年时,弗拉斯并将它们分别列入了泰坦巨龙科中的两个不同类,不过在1911年时这一说法被另一个人反驳了,并且将其中的第二具化石确定为梁龙类的拖尼龙属,而这具化石就是后来的詹尼斯龙。

但命名的过程格外的复杂,所以直到1991年的时候才决定将其更名为现在的“詹尼斯龙”,当时主要就是斯图加特自然博物馆中的德国古生物学家鲁伯特想要纪念詹尼斯而将其命名,也是这位科学家分析出了詹尼斯龙可能是区别于拖尼龙属的,最终将其归类于雷龙属中,被认为是泰坦巨龙类中最原始的一种雷龙属。

而之前很多被认为是詹尼斯龙化石的恐龙骨骼已经被归入了其他的种属,比如两块脊椎骨和一块后颈椎骨等,最终詹尼斯龙也成为了亚洲之外的蜥脚类恐龙的一个特殊体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青岛龙:山东巨型食草恐龙(长10米/距今7000万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这在其中,很多恐龙的命名与发现地有关,比如青岛龙,它就出土于中国山东青岛附近,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青岛龙基本资料体型:青岛龙是一种中国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0米,与三角区龙、黑龙江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61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42:020001生产队取土,从三国袁绍墓中挖出随葬品,认为不值钱,扔了
东汉袁绍及其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不同时期的古墓中,已发现的三国时期的名人墓葬几乎无一完好,都被古今盗墓者光顾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袁绍墓,也是这样。袁绍(公元?—202年)在《三国志》上有传。其字“本初”,东汉末年重要人物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汝南汝阳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3:420000考古偵探 : 解讀歷史就像閱讀推理小說,帶你踏查文明起源
新資料●新觀點●新方法歷史課本沒有告訴你的事★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毛筆字才是?★「中原」在哪裡?為什麼華人自稱「炎黃子孫」?★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先生,「家」在何方?★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王朝更迭如此相像?★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在長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8:460000被慈禧豢养的三名“枪手”,待遇颇高,却一生要坚守这三条规矩
在瑞士苏黎世瑞堡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慈禧太后的画作,画作名为《雪中梅竹图》,据传是慈禧在霜盖天气后,行至梅竹林即兴而作。这幅画当年被慈禧太后赠送给了外国公使,因为画技十分高超,所以被瑞士博物馆收藏至今。从这幅画像来看慈禧太后似乎是一个绘画高阶玩家,只不过当人们在故宫博物馆中看到另外两幅慈禧的画作时,却不禁心生疑问,为何这两幅画作与那副梅竹图相差如此之远,竟让人觉得全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010000荐书 | 以古钱币为视角,展现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发展全过程
大约八年前,周卫荣教授的《钱币学与冶铸史》出版前,我曾为之认真作序。近日,周卫荣教授借赠我一部重要新作《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研究》之机,希望为之撰一书评。尽管铸造工艺不是我的主业,但毕竟与周卫荣馆长深层次合作20余年,对他们的重大成果即便不能如数家珍,至少也有深刻印象。更何况这部专著与我之前在《钱币学与冶铸史》序言中的建议还似有关联,便自然爽朗地应允下来。《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10: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