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住在这种墓里舒服么 考古专家揭露土墩墓的真面目
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23:250阅
土墩墓是一种流行在中国南方的古代墓葬形式,其特点是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再在上面挖造墓穴,随葬品多为印纹陶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然而由于其构造异常复杂,考古专家长期以来只有模糊的认识,对于其中的细节和性质依然存在争议。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和较先进的考古方法的运用,这一谜团终于向考古专家们揭露出真面目。

最近江苏句容市天王寨花头墓群的一次大规模挖掘,由8支考古队研究了40个土墩墓葬,其中233个墓葬被清理出来,出土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等文物高达3800件。这次考古发现了一些惊人的事情:土墩墓不仅存在一墩一墓,而且存在一墩多墓。某个墓群里发现了一个鸭蛋罐子,储存在里面的鸭蛋至今完好无损。专家们对这个罐子的惊人发现十分感到震惊,研究这只鸭蛋的状况和保存方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考古专家介绍,该墓群发掘出的鸭蛋可能是2500年前居民腌制的鸭蛋。因为在器具上留有膜或陶片封口,密封效果非常好,使得鸭蛋没有被气味或空气破坏。当前还无法了解鸭蛋的真实情况,只能先对其进行保护。据悉,现在江苏有三个博物馆里分别收藏着三只古老的鸭蛋,其中包括这次发现的鸭蛋。

此次考古发现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极其优秀的技术水平。如今,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的知识储备也会越来越遗传下去,相信还有很多具有发掘价值的考古资料等待我们去挖掘和探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传统土葬如何迷惑盗墓者?怕人知道,十六国时一皇帝夜里偷埋
三国疑冢多的葬俗原因分析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谈三国疑冢话题。在前面的头条号文章中,我从时代背景方面分析三国疑冢的成因。事实上,丧俗更容易对墓葬方式产生影响,这篇文章就从葬俗来谈三国疑冢。魏晋的葬法,主要有土葬、火葬、树葬、水葬、野葬、悬棺葬等。其中,土葬是当时普遍的埋葬方法,特别在汉民族中,“人土为安”是丧葬的基本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50:450000觉得盗墓累人还要本钱,拉好友直接盗博物馆,惊动公安部
屈原纪念馆藏品被盗案破案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文物盗案没有破,被盗文物却在国际拍卖行拍卖了,这事说起来确实尴尬,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前文物走私活动有多么严重。屈原纪念馆珍贵藏品被盗案,事发1988年。那时候正是中国大陆文物走私兴起之际,改革开放好几个年头了,大家都向“钱”看,讲究跑步“钱”进,所以包括盗墓在内的文物犯罪现象多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2:560000张天恩:西周社会结构的考古学观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