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七|每天的考古现场就像开“盲盒”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近日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罕见的古代大型公共墓地的发掘,不仅揭示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更让人们了解到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过程。

大松山墓群年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共计2192座墓葬,出土的各类随葬品达4000余件(套),其中不乏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精美女性装饰品,还有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宝石和玻璃珠等。然而,发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对大量脆弱文物的保护。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表示,当地土壤环境偏酸性,不利于地下文物特别是木质、漆器文物的保存,一旦接触空气,衰变速度会大大加快,这是非常大的挑战。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好出土文物,发掘中注重边保护、边整理、边研究的工作理念,10余家单位合作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从出土器物来看,这里百姓生活安稳、和谐、团结,说明中央对这个区域管理的方式是有效的。考古专家指出,这也说明了该地区不同时期生活、商贸、信仰、丧葬等文化面貌,生动描绘出西南边疆古代民族的千年历史画卷。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介绍,早期出土的文物,中原文化因素较强,而晚期出土的文物,则凸显出地域和民族个性,特别是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两广地区甚至海外不同文化元素在此出现,体现该地区的对外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过程。

大松山墓群出土的各类随葬品,以实物的形态展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文化上相互交融的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次发掘,考古专家们感到非常兴奋和满意。他们认为,大松山墓群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及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资料,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性和文化交流的丰富性。
据悉,大松山墓群的出土文物具有较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早期出土的文物中,中原文化因素较强,而晚期出土的文物则凸显出地域和民族个性。同时,文物中也体现了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例如出土的宝石和玻璃珠等,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考古专家们表示,通过这些文物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贵州及中国西南地区古代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过程。同时,这次发掘对于推动贵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不过,这次发掘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文物保护方面的困难和脆弱文物的保存等。考古专家们表示,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加重视和解决,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保护。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共同保护好中国悠久的文化遗产。
王明珂:早期中国“月明星稀的历程”
我并非考古学者,只因长期从事华夏边缘与华夏之研究,经常学习、引用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生在距今4000~3500年东亚大陆上的“月明星稀的历程”是考古学上的重大议题,并值得考古学之外的多学科,如古气候与环境科学、社会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者们共同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45:330000知道吗,清朝帝后死后也都有纪念馆,设于陵区,陈列物有这些
隆恩殿中陈列宝物本文作者倪方六大家可能都知道,美国总统任期满后都会有自己的纪念馆。其实在古代,中国的皇帝也一样,也拥有自己的纪念馆,不只皇帝有,皇后也有,这就是设在自己陵区的隆恩殿。不同的是,这些纪念馆只有在死后才开馆,里面会陈列着陵主生前喜爱之物和未焚化遗物。慈禧陵隆恩殿一角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3:530000侦探文献中的密码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等著《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本号获授权摘发部分内容,若需引用,请参阅原书。静云老师:文献解读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动作,先问一下历史系的同学,你们如何解读文献呢?我们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文献呢?同学们:(沉默)静云老师:可能大家还没有热身,那就先问个热身问题。各位同学在考研究所时写的自传,若将它当作一则历史文献,是否能从自传中确实了解你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目的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7:200000新疆“小河公主”考古发现:千年容貌惊艳世人
中国考古队在新疆的小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干尸。虽然这具女尸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她的骨架和面部表情却异常完整,考古人员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她脸上的微笑。基于发现地点,考古人员称她为“小河公主”。我要新鲜事2024-06-21 15:28:570003郭立新:青铜时代天神世界的探索之旅
郭立新《中华读书报》(2016年11月09日19版)《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郭静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定价:189.0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4: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