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七|每天的考古现场就像开“盲盒”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近日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罕见的古代大型公共墓地的发掘,不仅揭示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更让人们了解到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过程。

大松山墓群年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共计2192座墓葬,出土的各类随葬品达4000余件(套),其中不乏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精美女性装饰品,还有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宝石和玻璃珠等。然而,发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对大量脆弱文物的保护。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表示,当地土壤环境偏酸性,不利于地下文物特别是木质、漆器文物的保存,一旦接触空气,衰变速度会大大加快,这是非常大的挑战。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好出土文物,发掘中注重边保护、边整理、边研究的工作理念,10余家单位合作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从出土器物来看,这里百姓生活安稳、和谐、团结,说明中央对这个区域管理的方式是有效的。考古专家指出,这也说明了该地区不同时期生活、商贸、信仰、丧葬等文化面貌,生动描绘出西南边疆古代民族的千年历史画卷。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介绍,早期出土的文物,中原文化因素较强,而晚期出土的文物,则凸显出地域和民族个性,特别是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两广地区甚至海外不同文化元素在此出现,体现该地区的对外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过程。

大松山墓群出土的各类随葬品,以实物的形态展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文化上相互交融的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次发掘,考古专家们感到非常兴奋和满意。他们认为,大松山墓群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及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资料,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性和文化交流的丰富性。
据悉,大松山墓群的出土文物具有较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早期出土的文物中,中原文化因素较强,而晚期出土的文物则凸显出地域和民族个性。同时,文物中也体现了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例如出土的宝石和玻璃珠等,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考古专家们表示,通过这些文物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贵州及中国西南地区古代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过程。同时,这次发掘对于推动贵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不过,这次发掘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文物保护方面的困难和脆弱文物的保存等。考古专家们表示,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加重视和解决,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保护。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共同保护好中国悠久的文化遗产。
古墓中给发现黑科技 打了美国的脸(云纹铜镜)
古墓中发现的云纹铜镜证明早就有了石蜡技术。上世纪70年代,河南省爆发了一场巨大的旱灾,当地庄稼全部旱死,百姓的生活用水都成了问题,甚至连河流都干涸的露出了河床,无奈政府只能将水库开闸放水。当时几个小孩并不知道烦恼,相约来到河床中玩耍,见到已经开裂的地缝,他们非常的好奇,一个个都将手伸了进去,可其中的一个小孩竟然在地缝中掏出了一些奇怪的铁疙瘩,当然他们也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将其带回家给大人看。我要新鲜事2023-04-04 23:07:24000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内古墓被盗,护墓员不敢上报,自己填了盗洞
“守墓有责”的护墓员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有很多村庄是建在古人墓地上的,湖北荆州纪南镇雨台村就是这样,村民家的菜地里、锅台边、甚至床底下都可能有古墓。雨花台村下的古墓,可不一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5:430000日享一书WJz01《镇江吴文化研究》
前两天写论文找资料,一篇《宁镇地区吴文化台形遗址与土墩墓的发掘研究》确实没有,而这文章所在的文集《镇江吴文化研究》也是哪都找不到。所以,心一狠到孔夫子上一查,还真有,最便宜的才18块,加上邮费才26,果断下单。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1:04:550000陈恒:考古学取代不了史前史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