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洗劫一空的古墓 经过考古专家挖掘 有个惊人发现
盗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法的行为,而保护古墓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历来主张陪葬,从生活用品到金银器物,甚至死者生前用过的物品,都可以作为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在盗墓者眼中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尤其是一些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墓,就连里面的一个花瓶,如今都可能价值连城。

在和平年代保护墓地主要是国家的考古人员,考古人员通常会在一些古墓被发现或是被盗后,对古墓进行抢救挖掘,主要还是收集墓中的历史信息。笔者今天要说的是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太监墓,这座墓室已经被盗空,但为了收集历史信息,南京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还是前去进行抢救挖掘。
在这座太监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其中最令人困惑的就是墓室里围绕棺椁处,在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铁环。这种铁环的作用考古专家也无法解答,最初推测是用来吊棺椁的,但经过距离测算,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这令考古人员感到困扰,但幸好墓中发现了一块墓志铭。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这是明朝一个太监的墓,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太监,是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的副手洪保,也就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墓碑铭文共计741个字,记录了墓主洪保的身世和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洪保是朱棣的心腹太监,跟随朱棣一起推翻了建文帝,因此很受重用。
根据墓碑铭文的记载,郑和在1403年就实行过一次航海,抵达了泰国。这比普遍记载的甚至是教科书上的1405年第一次出海要早2年,而且出海次数不止7次,而是9次。这可能颠覆了历史上原先的说法。其中还描述了出海时使用的船只,这种巨大的木船长138米,宽56米。在这块墓志铭出现之前,很多学术界的人不相信明朝能造出这种巨大的木船,但墓碑铭文的记载证实了史书中的记载,让人们对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考古发现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个追溯和记录,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历史,甚至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太监墓中的墓志铭颠覆了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认知,这对历史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全汉昇:唐代物价的变动(二)
七、两税法实行后物价的下落上述安史乱后物价的上涨,一共经历三十多年,直至贞元初年物价还是相当的贵。不过,这种物价的腾贵,并不是没有了期的。贞元初年以后,物价又发生一个大变动。这个变动的主要原因为两税法的实施,而变动的现象则为物价长期间的下降。现为方便起见,先述这次物价变动的情形,然后分析其变动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24:420000武则天的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 被两个老农民破解(武则天墓)
武则天墓前的无头石像是头部断裂。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在整个大唐盛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过关于武则天的上位史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一步步上位,成功了后宫之主,甚至在唐高宗病重期间明朝听政,最终是独揽朝政,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1个石像我要新鲜事2023-02-23 16:30:4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法库辽壁画墓
辽代早期的砖室壁画墓,即叶茂台第7墓。位于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村西的山南坡。1974年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此墓对了解契丹早期葬俗、衣式及其与中原地区间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1:4000028唯一短颈梁龙科恐龙:叉龙 只吃矮植被植物(脖子短粗)
叉龙属于小型的梁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最早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地区发现的化石,它可以说是缩小版的梁龙,虽然体型明显比梁龙要小上一半,身长只有12米左右,但是它的尾巴却和梁龙一样非常的修长且粗壮。据说是因为它的脖子上带有独特的叉子状神经棘,所以才被命名为“叉龙”。叉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53:580000中国原始鸟类:大连鸟 白垩纪诞生(被质疑是化石嵌合体)
大连鸟出现于1.25亿年前,属于早期白垩纪的一种远古鸟类,因此比现在大部分的鸟类都更加庞大,体长可达到80厘米,几乎和一个2岁小孩的身高差不多。据说最初是在我国辽宁省的九佛堂岩石中发现的,当时有人认为这具化石的真实性可能存在问题,甚至有人将其怀疑为热河鸟和兽脚类恐龙的化石骨骼嵌合体。大连鸟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53: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