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策划实施和经验分享”培训班的通知
各文博单位、文博教育机构及相关院校:
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终评会已在北京成功举办,从入围终评的45项理念创新、技术先进、关注度高、成效明显的案例中分别遴选出了“特别推介案例”、“十佳案例”、“优秀案例”。为进一步宣传推广获评案例实施经验,中国文物报社邀请部分获评案例单位和专家,举办“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策划实施和经验分享”培训班,具体安排如下。
培训性质
本次培训为线上社会公益性公开课。
学员自愿参加听课,不收取培训费用。
时间安排
(一)听课时间:2023年4月24—26日;
每天9:30-11:30、14:30-16:30,共18课时。
(二)复习时间:2023年4月27日—5月3日。
(三)考试时间:2023年5月4日—5月10日;
每天10:00-22:00。
培训对象
全国各文博机构社会教育工作人员;全国中小学教师及各高等院校师生;开展社会教育业务的相关机构人员;博物馆社教爱好者等。
培训内容

专题:《博物馆教育项目策划中的情感关照》
授课专家:安来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

专题:《有教无类走新路 混龄研学谱新篇》
授课专家:姜惠梅,山东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专题:《博物馆的美育力量》
授课专家:刘卫华,河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研究馆员。

专题:《融入科技馆教育理念的特色科普教育活动——以天宫课堂为例》
授课专家:叶菲菲,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教育中心展览辅导部主任。

专题:《探索博物馆教育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吉林省博物院“旗装雅韵”教育课程为例》
授课专家:张淑娟,吉林省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主任、研究馆员。

专题:《博物馆资源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变》
授课专家:黄琛,深圳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培训方式
(一)线上听课。授课老师在线上学院直播授课,老师与听课学员可进行线上互动。若当天未能参加直播听课,可进行回看,回看期间仍可报名。
(二)按照通知完成注册报名后的学员加入“培训班课程微信群”。课程开始前,直播课程链接将及时发送至群里,学员点击链接,进入教室听课。学员也可在群内交流学习心得。
报名方式
(一)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缴费。

(二)证书费用。不需要结业证书的学员免费听课。需要结业证书的学员,需缴纳260元/人的证书费用(含证书制作、邮寄、管理等费用)。团队报名需指定一名本团队代表代为完成缴费事宜。
(三)证书颁发。需要证书的学员必须学完全部培训课程并参加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获得由中国文物报社颁发的结业证书(纸质)。根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要求,该证书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时证明。
(四)发票开具。证书费用由中国文物报社所属北京国文融创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代为收取并开具电子发票。需要发票的学员,请先咨询本单位财务再填写相应的发票信息。开具的发票为增值税普通发票,项目为技术咨询费/服务费/宣传费。
报名咨询
李老师 18501325033 (微信同)
韩老师 13260069969 (微信同)
徐老师 15890943320 (微信同)
关于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策划实施和经验分享”培训班的通知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







来源 | “当代文博”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胡博雅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陈胜前:考古学研究的“透物见人”问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17:490003知道吗,清朝帝后死后也都有纪念馆,设于陵区,陈列物有这些
隆恩殿中陈列宝物本文作者倪方六大家可能都知道,美国总统任期满后都会有自己的纪念馆。其实在古代,中国的皇帝也一样,也拥有自己的纪念馆,不只皇帝有,皇后也有,这就是设在自己陵区的隆恩殿。不同的是,这些纪念馆只有在死后才开馆,里面会陈列着陵主生前喜爱之物和未焚化遗物。慈禧陵隆恩殿一角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3:530000三千年前的平底锅 卖出两亿天价(天价平底锅)
价值两亿的天价平底锅差点落到外国人手里。一口3000年前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平底锅,2017年在杭州拍卖会上以1.85亿的天价落锤,刚开始竞拍时就高达1.2亿元,随后竞价瞬间被升至1.65亿,紧接着500万、500万的加价,直到1.85亿成交。这样,平底锅的收藏者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国宝级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30:470003发掘定陵中的稀世珍宝,探寻明代巧夺天工的精巧工艺
地下宫殿,再现了帝王生前生活的浮华,代表着当时社会文明的ZUI高程度。当一座王陵毫无预兆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肉体连同灵魂都已消逝,留下的只有先人所创造的,难以衡量的文明深度。定陵地宫的纵深有67米长,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除少量祭祀用的礼器,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我要新鲜事2023-09-04 18:59: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