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炉火映 商墓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项目负责人
田伟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地上。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面积皆为70万平方米左右。2022年7—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遗址IE4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800余平方米,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以商代墓地的发现最为重要。

2022年度共发现并清理16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除1座为东西向外,其他墓葬都是南北向,墓主头向南,大部分都可见木质葬具痕迹。墓葬之间不见叠压打破关系。按照墓葬内涵差异,可将其初步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大型墓M16位于墓地中部,与之邻近的其他墓葬规模均较大。该墓的墓圹东壁中部向外凸出,整体略呈“凸”字形。墓圹面积约9平方米,深1.2米。

墓葬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直径约0.15、残深约0.16米的柱洞。东侧柱洞位于墓圹凸出部分,西侧者紧贴椁侧板,用途尚不清楚。葬具为一棺一椁。椁保存较差。南侧二层台上摆放羊头和两条前肢,东、西棺椁之间的填土中各有一具殉人。东侧殉人仰身直肢,西侧者俯身直肢,均面向墓主人。棺的保存状态较好。在棺木朽烂之前,棺室内曾数次进水,带入的淤泥对棺木形成了支撑,棺的形制得以保存下来,可以看出其整体略呈形。墓主骨架保存不佳,肋骨、盆骨已残失;葬式为仰身直肢,面朝西,初步鉴定其性别可能为男性。随葬品皆置于棺内,种类有青铜、绿松石、玉、陶、贝、漆器等。




中型墓的墓口面积大于2平方米,随葬品置于棺内,种类除陶器外,还有不见于小型墓的青铜或漆器、海贝等。
M8位于墓地西北部,墓口面积约2.2平方米,深0.74米。葬具为一棺。墓主俯身直肢,骨架保存状态不佳,初步鉴定墓主性别为男性。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墓室北部,包括青铜、陶、玉等类别的器物。

M15位于墓地南部,墓口面积约3平方米,深0.38米,葬具为一棺。墓主俯身直肢,骨架保存状态较差,初步鉴定其性别为男性。随葬青铜、陶器及海贝。青铜鼎放置在墓室西南,陶爵、斝置于墓室西北。


小型墓墓口面积不大于2平方米,随葬陶器或不见随葬品。
M10位于墓地东部,墓口面积约1.5平方米,葬具为一棺。随葬品放置在棺内,陶鬲、盆、罐放置在墓室北部,另一件陶鬲位于墓室南部。

M23位于墓地西北部,墓口面积约2平方米,葬具为一棺。随葬五件陶器,其中盆、罐、单把鬲置于棺内,簋和另一件单把鬲放置在北侧的熟土二层台上。

我们对随葬陶器和铜器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参考以往研究成果,初步将这些墓葬分为早、中、晚三段。早、晚段的时代分别相当于二里岗下层一、二期,中段介于二者之间。碳十四测年的结果表明,西吴壁墓地的形成时代,大致在公元前16至15世纪。
我们对墓地出土器物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了解到该墓地主要包含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另有少量北方文化因素。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里岗下层阶段,商王朝在处理与晋南土著人群的关系方面,采取了较为温和的策略。而北方系文化因素的发现,说明晋南同北方地区关系密切。同时暗示晋南地区铜料的输出方向,除商王朝中心都邑外,可能还有北方青铜文化分布区。
国内二里岗下层阶段的商系墓葬数量少,稍具规模的墓地更少见。西吴壁墓地的发现,填补了晋南地区以往不见这一时期商系墓地的空白,为研究商代墓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见大、中型墓葬已经形成了鼎(或鬲)、斝、爵的礼器组合,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墓中的礼器组合有所不同,显示出商因于夏礼,但有所损益的历史事实。出土青铜器种类丰富,与之共存的陶器时代特征明确,为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断代确立了可靠的年代标尺,将极大促进早期青铜器领域的学术研究。

大型墓葬M16的规模大,内涵丰富,是迄今所知二里岗下层阶段规模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高等级商系墓葬。其葬者应是商代初期,居住在晋南地区的高级贵族。由高等级墓葬的发现,可以确知西吴壁遗址是晋南地区商代前期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除向外输送铜料外,还肩负区域管理与对外交流等职能。
商代墓地的发现,在西吴壁遗址中确认了一处性质明确的功能区,丰富了遗址内涵,为深入了解遗址的聚落形态变迁,探讨晋南地区商代人群构成、礼制源流,以及商王朝国家形态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发掘工作照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帝舜传位之谜: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古书说“禹逼舜”
关于帝舜传位大禹,儒家笔下的是帝舜择贤选能,最终选择了万民拥戴的大禹,即帝舜禅位于大禹。与儒家主张的禅让制不同,法家《韩非子》认为大禹发动政变,主动抢班夺权,所谓“舜逼尧,禹逼舜”。韩非子的记载,符合了自私的人性,却变得不那么美好。问题在于:帝舜传位大禹,到底禅让,还是“禹逼舜”抢班夺权呢?山西陶寺遗址考古发现反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谜团。陶寺遗址:帝舜之都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3:520000陕西发现大型古墓 盗洞就有200多个(大型古墓)
陕西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盗洞就有246个在我国陕西地区,可以说到处都是古墓,现在在陕西尤其是西安所发现的古墓已经不算少了,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古墓群。在前些年陕西凤翔县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古墓,被称之为秦宫一号大墓,这个古墓的主人是秦国的第十四代君王。而这个古墓也是我们至今为止发现的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个古墓群,面积比长沙发现的马王堆还要大20多倍,来到了5000㎡以上。遗址考察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1:41:330000铜熏炉里的“长生不老术”
铜熏炉里的长生不老术文/吴甜甜、倪方六名称: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年代:西汉时期出土地: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从葬坑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价值:国宝级文物长生不老,是自古以来人类的美梦,见诸于许多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中,至今也可以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找到类似的故事情节,求仙指点亦或炼丹制药以求羽化登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9:160000讲座:张小刚:宿白先生与敦煌石窟考古
#2022生机大会#本文为“敦煌学”系列讲座,主题为“宿白先生与敦煌石窟考古”。主讲人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小刚。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6: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