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炉火映 商墓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项目负责人
田伟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地上。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面积皆为70万平方米左右。2022年7—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遗址IE4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800余平方米,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以商代墓地的发现最为重要。

2022年度共发现并清理16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除1座为东西向外,其他墓葬都是南北向,墓主头向南,大部分都可见木质葬具痕迹。墓葬之间不见叠压打破关系。按照墓葬内涵差异,可将其初步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大型墓M16位于墓地中部,与之邻近的其他墓葬规模均较大。该墓的墓圹东壁中部向外凸出,整体略呈“凸”字形。墓圹面积约9平方米,深1.2米。

墓葬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直径约0.15、残深约0.16米的柱洞。东侧柱洞位于墓圹凸出部分,西侧者紧贴椁侧板,用途尚不清楚。葬具为一棺一椁。椁保存较差。南侧二层台上摆放羊头和两条前肢,东、西棺椁之间的填土中各有一具殉人。东侧殉人仰身直肢,西侧者俯身直肢,均面向墓主人。棺的保存状态较好。在棺木朽烂之前,棺室内曾数次进水,带入的淤泥对棺木形成了支撑,棺的形制得以保存下来,可以看出其整体略呈形。墓主骨架保存不佳,肋骨、盆骨已残失;葬式为仰身直肢,面朝西,初步鉴定其性别可能为男性。随葬品皆置于棺内,种类有青铜、绿松石、玉、陶、贝、漆器等。




中型墓的墓口面积大于2平方米,随葬品置于棺内,种类除陶器外,还有不见于小型墓的青铜或漆器、海贝等。
M8位于墓地西北部,墓口面积约2.2平方米,深0.74米。葬具为一棺。墓主俯身直肢,骨架保存状态不佳,初步鉴定墓主性别为男性。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墓室北部,包括青铜、陶、玉等类别的器物。

M15位于墓地南部,墓口面积约3平方米,深0.38米,葬具为一棺。墓主俯身直肢,骨架保存状态较差,初步鉴定其性别为男性。随葬青铜、陶器及海贝。青铜鼎放置在墓室西南,陶爵、斝置于墓室西北。


小型墓墓口面积不大于2平方米,随葬陶器或不见随葬品。
M10位于墓地东部,墓口面积约1.5平方米,葬具为一棺。随葬品放置在棺内,陶鬲、盆、罐放置在墓室北部,另一件陶鬲位于墓室南部。

M23位于墓地西北部,墓口面积约2平方米,葬具为一棺。随葬五件陶器,其中盆、罐、单把鬲置于棺内,簋和另一件单把鬲放置在北侧的熟土二层台上。

我们对随葬陶器和铜器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参考以往研究成果,初步将这些墓葬分为早、中、晚三段。早、晚段的时代分别相当于二里岗下层一、二期,中段介于二者之间。碳十四测年的结果表明,西吴壁墓地的形成时代,大致在公元前16至15世纪。
我们对墓地出土器物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了解到该墓地主要包含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另有少量北方文化因素。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里岗下层阶段,商王朝在处理与晋南土著人群的关系方面,采取了较为温和的策略。而北方系文化因素的发现,说明晋南同北方地区关系密切。同时暗示晋南地区铜料的输出方向,除商王朝中心都邑外,可能还有北方青铜文化分布区。
国内二里岗下层阶段的商系墓葬数量少,稍具规模的墓地更少见。西吴壁墓地的发现,填补了晋南地区以往不见这一时期商系墓地的空白,为研究商代墓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见大、中型墓葬已经形成了鼎(或鬲)、斝、爵的礼器组合,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墓中的礼器组合有所不同,显示出商因于夏礼,但有所损益的历史事实。出土青铜器种类丰富,与之共存的陶器时代特征明确,为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断代确立了可靠的年代标尺,将极大促进早期青铜器领域的学术研究。

大型墓葬M16的规模大,内涵丰富,是迄今所知二里岗下层阶段规模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高等级商系墓葬。其葬者应是商代初期,居住在晋南地区的高级贵族。由高等级墓葬的发现,可以确知西吴壁遗址是晋南地区商代前期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除向外输送铜料外,还肩负区域管理与对外交流等职能。
商代墓地的发现,在西吴壁遗址中确认了一处性质明确的功能区,丰富了遗址内涵,为深入了解遗址的聚落形态变迁,探讨晋南地区商代人群构成、礼制源流,以及商王朝国家形态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发掘工作照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复原古人相貌:曹操的脸让人感到不适,楼兰美女酷似哪一明星?
科技复原古人相貌:曹操的脸让人感到不适,楼兰美女酷似一明星。在科技的巨轮下,人类已经迈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那些曾经只能在想象中酝酿的奇迹,如今已经化为现实。其中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人脸复原技术的出现。曾几何时,我们能想到,那些只留下骨架的远古先祖们,其生前的模样也能被我们一一还原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6-21 19:53:470000郭静云:商文明的信仰结构
在殷商信仰中,祖先、自然神兽、天体三类崇拜对象并非零散不相干,而构成一个宗教系统:龙形众神充满天空,众凤安排在天的四方,众虎守护地的四方,独一无二至上至中的上帝居于天中;十日轮流升落,以十日安排的众祖,通过神兽吞吐,乘日自地下升天而宾于帝、居于帝之左右,此外还有其它神兽各有其神能。这些形象并不相抵触,一方面认为,神兽管理自然界一切上与下、中与方、死与生的关系;同时认为一切顺从帝令。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3:220000中爪兽:史前哺乳肉食动物(长有奇特蹄状脚/奔跑健将)
中爪兽是一种史前哺乳动物,诞生于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外形酷似狼或者狗,有着非常强的奔跑能力,能够捕食大部分植食性中型有蹄目动物,第一批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美国犹他州境内,颅骨长达42厘米。中爪兽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57:550001新发现 | 金上京城南城内道路系统、建筑分布再添考古新材料——金上京遗址2019—2020年度考古收获
作者:赵永军刘阳金上京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上京城是金王朝修筑的第一座都城。金上京城由毗连的南、北二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二城周长约11公里,总面积约6.28平方公里。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38:230002考古专家发掘一座古墓 墓主人却是一名9岁女孩
在我国古代,陪葬品是反映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而这座隋朝的古墓更是展现出了这一点。在这个规模既不是按照皇家规格修建的墓穴中,发现了数量庞大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包括了精美的玉器、铜器、瓷器等等,更有甚者,还有一具栩栩如生、长约1.8米的木马。这些陪葬品的质量和数量,丝毫不亚于当时的皇室贵族。可见,李静训的身份和地位是十分显赫的。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3:25: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