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研究 | 河南南阳首次发现东汉时期铅质买地券
2019年11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南阳食品商贸城项目抢救性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这批墓葬位于南阳宛城以东、白河以西区域,原宛城区柴庄村耕地范围。该区域属古代墓葬集中区,90年代以来该区域发掘了数千座汉代墓葬,本次共发掘汉代墓葬15座。其中M13为一座东汉时期砖室墓,尽管该墓破坏严重,出土文物较少,但尤其重要的是出土了一件铅质买地券,保存完好,在南阳地区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M13形制结构
M13为平面呈“卜”字形竖穴砖室墓,坐东朝西,方向276°,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耳室五部分组成。通长14.3米,通宽5.1米,残深1.26米,墓口距地表深1.2米。该墓由于被早期破坏,仅 剩部分墙砖和铺地砖。墓道位于墓室的西侧,平面呈梯形长斜坡状,长4.08米,宽1.26~1.8米;甬道长2.45米,宽1.28米。耳室位于甬道北侧,平面呈长方形,长2米,宽1.15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分前室和后室,墓壁均用双砖砌筑,砌法为“三顺一丁”,墓底用“人”字形铺地砖铺底。前室长3.17米,宽3.35米;后室长 3.20米,宽3.10米(图一)。该墓盗扰严重,出土了五铢钱、买地券、泥质灰陶罐和石质串珠等随葬器物(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东汉建宁四年周世雅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20年第3期)。

买地券及内容
买地券(M13:1)为铅质,平面呈长方形,长39厘米,宽4厘米,厚0.2厘米。铅券体局部破裂,但券文完整。铅券两面从右至左阳刻隶书体文字刻有174字,文字表面涂有朱砂。券文清晰,个别字迹稍模糊(图二1、2、3)。券文如下:
正面:建寧四年三月三日,中鄉男子周世雅買順陽郭元輔所有宛襄門亭部兒氏丘陵田丗五取,囗町瓦宅一區。根生地著,中有伏財寶物。上至天,下至皇湶,一銭以上悉并行。賈錢十三萬五千,錢即日畢。若田為人所仞賄,元輔當為諟政市如故。田東比王季盛,南盡佰,西比陳土、劉平,北比尹儒,車路水囗如古。故即日相可這,對共為卷書,時彭人虞文方、
反面:尹孝德、梁真、王囗迈、李藏明、劉佃囗、谢威平,書皆知券约囗車道當與陳土共路沽酒各半錢千少丗。



买地券,即古代买地地契,亦即买地订立的契约。载明土地的面积、价格及坐落、四至,由当事人和见证人签字盖章。周世雅用十三万五千钱买到郭元辅所拥有的儿氏田三十五亩、瓦屋一区,可以清楚地看出买地人、卖地人以及先前耕田人三者之间的阶级关系。显然,郭元辅为一拥有大量土地的庄园地主;周世雅为一般中小地主;儿氏很可能为郭元辅门下无房无地的依附农民。
值得一提的是周世雅所买的房屋系“瓦宅”,这就从文物的层面证明了南阳宛城周边瓦房的存在。它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刘备)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草庐”,组成了南阳周边多样化之屋顶结构。但在当时,即使屋顶材料有“瓦”与“草”之区分,其墙体均非用汉砖砌筑,而是由堆土夯筑而成(翟京襄《东汉建宁四年南阳周世雅买地券和瓦宅券考》,《南都学坛》,2020年第6期)。
另外,根据买地券内容周世雅买地券也真实反映了东汉后期土地买卖、土地兼并,乃至东汉社会以田庄为表现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情况。土地买卖的价格也绝非无中生有,而是当时即建宁四年(171)市场价格的真实反映(图中文字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建中先生临摹)。
相关认识
1. 根据券文可知M13的年代为东汉建宁四年(171年),墓主人是周世雅。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其身份当属一般地主或中下官吏。M13是一座有明确纪年的东汉晚期墓葬,成为南阳汉代墓葬断代研究的标尺。
2. 周世雅买地用汉代隶书记载了当时的土地买卖情况,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墓中出土的买地铅券为研究封建社会土地买卖契约和古代地理历史沿革等提供了新的实物参考资料。
3. 该券优雅精美的字体,保留了汉代隶书体的原貌,对研究古代文字和书法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券文书法,字体宽扁,结构严谨,笔画从容秀丽,点画波尾伸张,端正而不呆滞,变化而不失意,与南阳张景碑如出一辙,是汉末成熟之八分书。汉代以降,政治局面比较安定,经济比较发达,因而带出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来的隶书,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把象形笔画化,极大促进了书法艺术的进步。
(作者单位:南阳武侯祠博物馆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谢雨檬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中国古代不可以娶两个老婆,多纳几个妾可以吧?你试试看
古代官员能娶两个老婆吗?本文作者倪方六半夜了,这篇“本机树下戏凤凰”头条与,来聊聊古代官员的家庭婚姻生活。在进入封建时代以后,统治者出于规范封建伦理,维持统治秩序,教化百姓的考虑,加强了对官员生活作风的约束和限制,制订了更为详细、操作性更强的规章制度。古人允许男人有多个性偶。那么,古代官员能娶两个,甚至三个、四个老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21:380000日本在华盗宝至今不解悬案:北京人头骨到底是不是日本人盗走的?
日本人盗骨事件(一)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人类学研究史上,中国学者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找到了距今大约60万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正式学名定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图:北京人头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00:490001冯汉骥与川大考古学——霍巍教授访谈录
冯汉骥(1899—1977),字伯良,湖北宜昌人。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中国近代考古学开拓者之一,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奠基人。曾任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图书馆主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主任、四川博物馆馆长、西南博物院副院长、华西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等职务。1950年当选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57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28:240000枣树林里的明代古墓 盗墓贼太没良心(明墓被盗)
枣树林里发现的古墓被盗墓贼破坏严重。在山西太原小店区的岗头村,考古专家从当地老乡口中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村头有王墓。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哪个王的墓,考古队选定了村头的一片枣树林,用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对地下进行全方位勘探,果然找到三座明代古墓,抢救性发掘随即展开。进入墓室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0:49:180000修复手记 | 春秋青铜簠的保护修复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稷、黍、稻、粱等饭食的方形器具,文献中又称“胡”或“瑚”,产生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战国开始衰落,秦汉时期绝迹,是一度与鼎、豆等重要礼器放在一起的铜器组合之一。商丘博物馆藏部分青铜文物病害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的锈蚀程度还在不断加剧,急需进行保护修复。受商丘博物馆委托,对其馆藏一批金属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春秋青铜簠是其中的一件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2: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