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被打开 却没有棺杶 考古专家看向壁龛:挖
2022年,一座位于陕西的唐代墓被盗空的消息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气愤。专家们不断向墙壁猛砸,最终咣的一声响,揭开了一间密室的神秘面纱。
这座古墓规模极大,拥有七个天井、七个壁龛、七个过洞,预示着墓主的身份非同小可。然而,墓道被非常严重地破坏,考古队员们只能通过人直接进入墓室进行寻找。不幸的是,他们在前两个墓室中一无所获,甚至连棺材也没有。

当专家们还在寻找线索的时候,一个壁龛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个壁龛比普通的壁龛更加深,但是挖了很久都挖不到底部。于是,专家们决定向下挖10米并向北延伸20米,结果,他们找到了一个封门。一名气愤的考古队员向封门猛砸,最终砸开了一间神秘的密室,里面陈列着一副巨大的石棺。

这座墓室曾被盗过,盗墓贼将盗洞直接打在了石棺上,将石棺内的陪葬品全部盗走。不过,专家们在石棺与墓室的墙壁中间,发现了130多件唐三彩,其中有30多件属于一级文物。这批唐三彩是我国出土的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一批,形态各异,色彩明丽,惟妙惟肖,其中的风帽立俑和幞头立俑是胡人,还有一类头发黑而卷曲,皮肤黝黑,则是传说中的昆仑黑奴。
那么,这位神秘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呢?在密室中,专家们找到了一块墓志,上面写着1285个字,其中墓志中部分刻有20个字:“唐故秋官尚书上柱国河间县开国子李君墓志铭”。经过考证,专家们确认,这位墓主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堂侄李晦。他在朝期间深受几位皇帝的赏识,去世后被追封为幽州都督。

李晦为官清廉,公正无私,备受称赞。史书上记载着他“毁楼让利于民”的故事。当时,李晦在雍州担任长史,家里盖了一座高楼,对面是一家酒店。有一天,酒店老板向李晦提出了搬走的请求,因为家人经常被高楼俯瞰,感到不便。李晦听后当即拆掉了家里的高楼,以让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座墓的发现,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唐代的墓葬制度和文化,也揭示了李晦的为政之道,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也让我们更加珍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考古发现。
谢辰生:反对四种错误倾向
00012000多年古墓发现玻璃杯,专家痛骂盗墓贼,鉴定后却成为惊艳国宝
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1:29:530003特稿 |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热点观察
作者:清源文化遗产团队7月16日至7月31日,第4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福州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共有34个申报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5项自然遗产,29项文化遗产,3项大幅度边界扩展。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6项。大会在线审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30:510000赵丛苍:关于“考古类型学”的新思考
摘要:以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类型学,对器物的分期和谱系的研究是复杂多样的。器物形态随时间的演进呈现一定的规律,是类型学对器物划分的依据,而其规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技术传承乃至文化崇尚、政治形态和宗教信仰诸因素的作用。基于以上基本认知,新时代考古类型学应当重视揭示器物类型型式划分所蕴含的内在原因,即重在探讨物与人、物与社会、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考古类型学;技术传统;文化附着0003实践得真知:“清华简”保护经验谈
2021年12月6日,国家文物局调研了清华大学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期间,清华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简称)的保护研究工作受到了充分肯定。作为清华简的一线保护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一直全力以赴地保护着这批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在清华简的长期保护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经验,在此与从事简牍等文物保护的同仁交流,希望能够得到指教,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一、竹简浸泡液的更换频次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45: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