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留根:5000多年前,“长三角一体化”就已实现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但有籍可查的信史始于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距今不到三千年,由于此前的历史年代模糊不清,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说法一度遭到质疑。
2001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以来,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理念下的中国现代考古学,探究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从哪里来”,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最突出的成果要数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终于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众所周知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实际上良渚文化涵盖整个长三角地区,尤以江苏的分布最为广泛,甚至在这里出现了另一个政治中心。今天,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林留根为你解读你所不知道的良渚文明。
中国文明史的起点不是夏朝而以良渚文化为代表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约5300至4300年,自1936年以来,发掘出分等级墓地(含祭坛)、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等遗迹,出土了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玉礼器等遗物。
在分等级墓地中,反山、瑶山高等级墓地的墓葬中大多包含有玉琮、玉钺,卞家山低等级墓地的墓坑中完全没有成型玉器出现,这表明当时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在玉礼器中,玉琮、玉璧象征神权,玉钺象征王权、军权,这意味当时已有“王”的概念。

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说明当时已出现“都城”的概念。

“这些说明它已具备国家的形态,而国家的出现正是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也就是说中国从良渚文化就已进入文明阶段。”林留根说。
主要涵盖江浙沪5000多年前就实现“长三角一体化”
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区并不局限于良渚古城,它涵盖了现代的江浙沪,尤以江苏的分布最为广泛,有昆山赵陵山、江阴高城墩、无锡邱承墩、常州青城墩、句容孔塘等良渚文化遗址,并且这些遗址占了好几个良渚文化之“最”。
苏州草鞋山遗址在良渚文化研究史上首次发现了琮、璧、钺等玉礼器,将“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等礼玉分工,从西周时期追溯至良渚时期。

常州寺墩遗址3号墓出土玉琮33件、玉璧24件,其中玉琮数量是迄今良渚文化墓葬中见到最多的一座。

位于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的蒋庄遗址,首次在长江以北地区发现了等级较高的良渚文化墓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良渚王国或有两都另一处在江苏
与浙江的良渚古城系统相比,江苏的良渚文化具有自身发展的脉络和格局。
苏南地区不仅是良渚文化的首发地之一,晚期也存在一个以寺墩为中心的文化核心区。
良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玉器文化。这些玉器不但类型丰富、制作精美,还用来明确尊卑、划分等级。当时的国王拥有代表神权的玉琮、玉璧,象征王权、军权的玉钺。作为神王之国,最突出的就是玉琮,被良渚人用来做通天的礼器。寺墩遗址3号墓出土玉琮33件,是迄今良渚文化墓葬中见到最多的一座,墓主极有可能就是一位国王。
“因此良渚文化或有两个都城,一处就是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另一处则位于江苏的寺墩遗址,但这话讲出来,要用10年甚至20年的工夫来印证。”林留根说。

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分布于该地区的族群,以苏南地区为根据地,向北方挺进,在江淮和黄淮地带,与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人展开了持久的争夺、对抗,在碰撞中共同融入了华夏文明大家庭。
“新沂花厅遗址、兴化东台蒋庄遗址、东台开庄遗址是良渚文化势力北扩的典型遗址。”林留根说。

希望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串起长三角重要良渚文化遗址
林留根建议,一方面,应该将良渚文化其它遗址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扩展项目。
“良渚文化涵盖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更多的地方在江苏。”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串联起长三角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
“如果说良渚国家遗址公园本身它是一个皇冠的话,这些遗址就像串饰一样,显得很完整。”

“此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继续探索,比如,它是怎么起源的?怎么发展的?它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是什么?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是什么?我们要更好地把良渚文明的故事,或者说是把长江下游的这个文明故事继续讲好,这个故事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当中最精彩的篇章。”林留根说。
慈禧嘴里含着的夜明珠 最后去了哪里(流落海外)
慈禧嘴里夜明珠被孙殿英挖出来送给宋美龄又倒卖给美国人。清朝时期最著名的女人恐怕是慈禧,而这是在历史上为数不多能够掌控一个国家权力的女人,她可以说是清朝和中国的罪人。在她掌控权力之后却每天贪图享乐,最后导致了清朝的灭亡。在慈禧死的时候清朝几乎气数已尽,但她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控者,而且还在平日里就贪图享乐,则意味着慈禧一定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夜明珠我要新鲜事2024-01-25 20:32:260004邓淑苹:玉带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结晶
南北朝时(420-589年),华北的北魏、北周等政权的皇族为发迹自东北的鲜卑族。隋朝、唐朝的皇室,出自混有鲜卑血统的关陇集团。对中亚、西亚的各种“胡人”文化都很包容接纳。位于昆仑山北麓的于阗地区,自古便居住着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的塞族,发展出颇具影响力的政体于阗国(公元前232-公元1006年),其王族尉迟氏即属此族。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7:41:290000菱龙:最原始的蛇颈龙类生物(长3.5-8米/生于2亿年前)
菱龙是一种蛇颈龙目下的上龙类生物,属于一种海洋爬行类,诞生于2亿-1亿7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蛇颈龙类生物,整个体型比后期出现蛇颈龙要小,体长普遍只有3.5-8米左右,脖子修长,四肢类似鱼鳍,菱龙化石在欧洲发现的最多。菱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24:500000盗墓笔记九龙抬尸棺,东夏国万奴王的巨型蚰蜓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棺材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就显示了其主人的地位所在。早前,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来自东夏国的九龙抬尸棺,而在小说《盗墓笔记》中也曾提到过这个神秘的棺材。据说这个棺材的主人是东夏国万奴王,上面的九条龙其实是巨型蚰蜓。九龙抬尸棺,东夏国的帝王之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40:590001民国官定袁世凯墓为“林”,忌讳帝王陵,为何孙中山墓又称“陵”
袁世凯的墓号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的葬地,一般称为“坟”,或“墓”,帝王墓称为“陵”。有一个现象是,孙中山没当过皇帝,他的葬地称为“中山陵”,而当过“皇帝”的袁世凯,其墓却不叫“陵”,民间称为“袁坟”,官方称为“袁林”。这是为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5:3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