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石经

东汉和曹魏时所刻的碑石经书。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汉石经又名《熹平石经》、《一体石经》;魏石经又名《正始石经》、《三体石经》。汉魏石经原并立于洛阳故城南郊太学讲堂的东西两侧。汉魏太学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佃庄乡。汉魏之后,石经迭遭严重破坏,原碑已不存在,自宋代以来时有石经残石出土。自宋洪适在《隶释》中著录石经拓本以来,历代有人传拓收集石经残字作为校勘经文、研究文字书法之用。20世纪20年代后期,马衡等学者收集研究汉魏石经并依据石经拓本复原碑图。近年来在洛阳太学遗址内陆续发现和收集到一批石经残石及其碑趺,同时注意到一石两面的刻字行款,因而在复原和研究石经的碑数、排列次序和安放位置以及校勘经本方面都有新的认识。

汉兴太学,设五经博士。博士传经各以家法教授,由于长期辗转和传抄致使经文章句甚多舛误。到东汉桓灵之际,诸经博士试甲乙科时,竞争激烈,至有贿赂欲使经籍合其私文者。及至熹平四年(175)蔡邕、李巡等人主持订正经籍文字,经灵帝许可,刊于碑石,立于太学讲堂的东侧,于是诸儒晚学视为正本。
《熹平石经》 始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讫至光和六年(183),凡历9年而成。依杨龙骧《洛阳记》记载,刻石四十六碑,立于太学讲堂前的东侧,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每经碑石骈罗相接,以瓦屋覆之,四面设栏障,开门于南,河南尹设吏卒专门管理。东汉光武帝时设立五经学官十四博士,皆是今文经学家。《诗经》有鲁、齐、韩三家,《易经》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尚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礼经》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传》有严、颜二家。最初本欲尽刻十四家章句,后以其势所不能,每经只以一家为本,仅在每经的碑末,另列诸家经文章句的异同于校记。

汉石经碑面无纵横界格,系一字隶书直下行文。每石行数、每行字数各不相同。碑石长方形,经文自右至左,每经自为起讫,先表后里,每经的每篇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占一行。据王国维考证,每碑一面约35行,每行75字左右,为标准的四分体隶书,每10字约合“建初尺”一尺许,碑下有座,碑身插于座中。《熹平石经》刻成后7年,董卓烧毁洛阳宫庙,致使洛阳太学荒废,石经受到一次严重的摧残。

《正始石经》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复立太学于洛阳,于正始二年(241)又立《正始石经》于太学讲堂西侧。特立古文经石以补之,所刻的石经只有《尚书》、《春秋》2部。经文皆用古文、小篆和隶书3种字体书写,后世因而称为《三体石经》。
《正始石经》在每一碑面刻有纵横线条为界格。一字三体直下书刻,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碑石皆是平顶的长方形。每碑行数各不相同。1922年洛阳太学遗址出土的一块《三体石经》,两面经文1800余字,正面刻《尚书》的《无逸》、《君奭》篇,背面是《春秋》僖公、文公传记。20世纪30年代初,《君奭》篇的左下角残碑出土,正面下刻 “第廿一” 3字,背面刻“第八” 2字,马衡据以推断,《正始石经》应是28碑。1957年西安市发现了《尚书·梓材》残碑一段,下刻“正始二年三月”及“第十七石”,这2块残碑的记数都证实了28碑的推断是正确的。
达克龙:拥有海鳄类唯一锯齿状牙齿(海洋顶级掠食者)
达克龙是一种地蜥鳄科下的海洋爬行类生物,这类物种出现的时间从1.3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跨越到了白垩纪的凡蓝今阶时期,它的外形非常像是现代的鳄鱼,拥有着海鳄类生物中唯一的锯齿状牙齿,所以它很可能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之一,第一批化石发现于德国。达克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28:050000山西农田挖出战国墓 墓中有一孕妇(千年古墓)
专家提取了墓中男子的DNA和胎儿DNA做亲子鉴定。在山西襄汾的一处麦地中,考古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晋国墓葬群,可清理工作刚刚开始,最让专家不愿意见到的盗洞出现。但十分幸运的是,虽然这座墓葬的盗洞已经挖到了墓室底部,但是墓主人用来防盗的基石或多或少的阻挡了盗墓贼的脚部。这些密密麻麻的石块将整个墓室层层覆盖,在当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4-01-18 19:56:380005挖掘到九岁女孩儿的墓穴 四个大子专家傻眼(盗墓手笔)
盗墓贼给棺椁上面留下了一行字。大概在1957年陕西西安的某个建筑工地正在施工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十分强烈的咣的一声,等到包工头来到这里,挖开一看,就发现了几块十分巨大的青石板,其中一个已经断裂,于是包工头联系到了当地的保护部门。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把上面的青石板给取了出来,然后看到了里面棺椁,可是棺椁上面的几个字居然让专家们哭笑不得。开馆者死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30:490001辽国古墓出土文物 用途让人无法接受(文物用途)
辽国公主墓发现的文物是用来刺杀天鹅。每一个朝代甚至是每一个地区在古代的习俗都是有所不同。而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现在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今在考古工作时发现的一些特殊文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因为我们都无法得知这些文物到底是用来做什么?在前些年发现的一座辽国古墓里出土的文物,它的用途让人无法接受。辽国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48:260003民国三起大规模盗墓,组织农民挖掘,有的挖到按实价十分之一奖励
民国年间3起规模公开盗墓事件本文作者盗墓,以单干或数人团伙为主,人多了容易暴露。但在民国年间,大规模的公开盗墓活动,即所谓群盗却不时发生,组织者找来当地农民,如生产队社员集体上工劳动一样,参与发掘,至少有这么三起,参与人数众多,少近百人,最多的达千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盗挖河南卫辉潞简王墓——近百人大白天公开盗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1: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