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考古词条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法库辽壁画墓

    辽代早期的砖室壁画墓,即叶茂台第7墓。位于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村西的山南坡。1974年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此墓对了解契丹早期葬俗、衣式及其与中原地区间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1:40
    00028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琉璃河燕国墓地

    西周时期燕国贵族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乡黄土坡村,面积约5万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从1973年起进行发掘。这一发现为研究燕国的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琉璃河燕国位置示意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21:44
    0007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沙楚墓

    东周时期楚国墓葬。分布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南郊和北郊。其年代约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共发掘楚墓近2000座。这些墓葬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2:48
    0006
  •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邳县大墩子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县城北40公里处。1963、1966年南京博物院两次进行发掘。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大汶口文化墓葬和一些灰坑、建筑残迹;下层属北辛文化,或称青莲岗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2:52:45
    0006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成都凤凰山明墓

    明蜀王世子朱悦燫墓。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凤凰山南麓。朱悦燫葬于永乐八年(1410),墓制反映了明永乐至弘治时期的亲王陵墓制度。197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博物馆发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0:23
    0005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妇好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42:49
    0005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司马金龙墓

    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1965~1966年大同市博物馆发掘。据出土墓志记载,姬辰死于延兴四年(474),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是降附于北魏的西晋皇族,深受宠信,官爵为“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此墓对北魏时期考古和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24:21
    0004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殷墟

    ▲殷墟鸟瞰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又名殷虚。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73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遗址发现于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平面示意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39:05
    0004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东下冯遗址

    ▲东下冯遗址位置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30:49
    0004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辛村卫国墓地

    西周时期卫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浚县以西35公里的辛村。1932~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进行4次发掘,发掘工作由郭宝钧主持。1964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浚县辛村》。墓地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共发掘墓葬82座。年代从康叔受封到卫国灭亡,约当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时期卫国的历史、葬制、车制及西周时代戈戟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辛村位置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37:54
    0003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吴城遗址位置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50:15
    0003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中山王厝鼎壶

    战国时代中山国王厝所作铜鼎与方壶。一般将其与同出的厝的嗣王(妾子)(次虫)所作圆壶合称“中山三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三器均有很长的铭文,记载中山国的历史,补充了文献中的缺佚。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5:24
    0002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三道壕遗址

    西汉时期居住遗址。年代约当汉武帝至王莽前后。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郊,西汉时属辽东郡治襄平(三莽时改为昌平)。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955年东北博物馆发掘。发现居住址、水井、砖窑、铺石道路,以及各种遗物19万件。这些发现为研究西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了实物资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8:33
    0002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茂陵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策村之南。为西汉诸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葬于后元二年(公元前87)。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09:30
    0002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未央宫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3:32
    0002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大葆台汉墓

    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1974-1975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发掘。两墓东西并列。根据所出汉武帝至宣帝时的五铢钱、四乳四螭铜镜、漆器上“廿四年五月丙辰丞”的针刻记年,以及墓葬形制等考察,东边1号墓的墓主可能是死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的广阳顷王刘建;西边的2号墓,当为其妻之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5:51
    0002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阜阳汉墓

    西汉前期汝阴侯墓及其妻墓。又称双古堆汉墓,位于安徽省阜阳县城西南。1977年安微省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发掘。墓中所出漆器和铜器的铭文中有“汝阴侯”字样,2号墓还出土“汝阴家丞”封泥。漆器铭文中的年数,最多者为“十一”年,应是汉文帝的纪年。从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考察,1号墓可能是第2代汝阴侯夏侯灶的墓,他死于文帝前元十五年(前165)。2号墓的墓主应是夏侯灶的妻子。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1:32
    0002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郑州商代遗址

    商代中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城内及郊外,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195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现,同年起由安金槐主持发掘。1959年出有考古学专刊《郑州二里冈》。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早于安阳殷墟,因此它的发现对认识商代中期文化的特征及研究商文化的渊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11:09
    0002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置示意图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南,北临洛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二里头文化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调查时发现,同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发掘工作由赵芝荃主持。▲二里头遗址各期遗存分布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44:12
    0002
  •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草鞋山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遗址。位于江苏省吴县唯亭镇东北。面积约4.4万平方米。1972~1973年南京博物院进行两次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1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还有少量大致属于春秋时期的遗存。这一地层关系,对于确定太湖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具有典型意义。▲陶豆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09:36
    0002
  •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王因遗址

    ▲王因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兖州县城西南的王因村南。面积约6万平方米。1975~1978年由高广仁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7次发掘,揭露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主要收获是清理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墓葬899座。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100~前3500年。在底层还有少量北辛文化遗存。▲彩陶钵▲彩陶盆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41:43
    0002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磁州窑

    宋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以烧造白地釉下黑(褐)花瓷器为主。窑址分布在河北邯郸市的观台镇、东艾口村和磁县冶子村一带的漳河两岸,以观台镇窑址为代表,故又称之为观台窑。始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衰落。故宫博物院曾先后两次调查过观台窑址,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做过发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5:36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安阳隋代窑址

    隋代北方重要青瓷窑迹。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郊洹河南岸。1974年发现,由河南省博物馆等单位调查与试掘。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23:35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元范文虎墓

    元尚书右丞范文虎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在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1956年发掘。范文虎葬于大德五年(1301),陈氏葬于大德九年。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9:49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庆陵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03:07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中都城遗址

    明太祖朱元璋在其故乡临濠所建都城的遗址。位于安徽省凤阳县。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为中都,于洪武二年(1369)开始兴建,至洪武八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未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包括宫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该址在1949年以前,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1:13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金上京遗址

    金代初期的都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金太宗时称会宁府,熙宗天眷元年(1138)称上京。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迁都中都,削上京之号。正隆二年(1157)毁上京宫殿、宗庙及诸大族邸第等建筑,夷为耕地。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复称上京,大定二十一年陆续修复宫殿、城垣,但实际上并不是首都。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4:03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永泰公主墓

    唐中宗第7女李仙蕙墓。唐乾陵陪葬墓之一。位于乾陵东南隅,今陕西省乾县县城北原。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60~1962年进行发掘。永泰公主于大足元年(701),与其夫武延基(武则天侄武承嗣之子)为武则天杖杀。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与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29:01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三门峡栈道遗迹

    东汉至北宋在黄河三门峡地段修造的栈道、人工航道、粮仓等遗迹。分布在今河南省陕县三门峡市境内。黄河三门峡地段河床窄而水流急湍,航运艰险。汉至北宋,特别在唐代,为使关东漕粮渡此险阻而安抵关中,在此修治栈道,凿开元新河,修筑北岸18里陆道及在两端修建粮仓。1955~1957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勘查、纪录了这些遗迹。这是研究三门峡漕运历史和汉唐时期工程技术的重要资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9:49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库车龟兹遗迹

    汉唐时期龟兹国的城址和寺院遗迹。库车大致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中部,地处丝路要冲,是龟兹国都和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在库车河与渭干河及其支流附近分布着诸如皮朗古城、明田阿达古城、大黑汰沁古城和雀梨大寺、阿奢理贰伽蓝等遗迹。这些遗迹不但具有鲜明的龟兹文化特点,而且可以见到内地甚至西方文化的一定影响,是研究新疆古代文化和东西文化交流的宝库之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15:41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象山王氏墓地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5:56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邓县画像砖墓

    南北朝时期的画像砖墓。位于河南省邓县学庄村西南。由于墓砖侧面的墨书文字中有“家在吴郡”等语,推测为南朝墓葬。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清理。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6:58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纺织品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4:11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权

    秦代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以战国时期秦国衡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秦权。实际上是天平衡杆的砝码。今除传世的秦权外,在陕西咸阳、西安、临潼、宝鸡,甘肃秦安,山东文登,江苏盱眙,山西左云,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和敖汉旗,都曾有出土。这表明秦代确向全国推行统一的衡制。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9:02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合浦汉墓

    西汉后期地方官吏的墓葬。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城东南望牛岭上的一座,于1971年冬季发掘;坐落在堂排至埇口间的4座,于1975年秋季发掘。这些墓都是带墓道的土坑木椁墓,墓上有坟丘。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有的还有耳室或侧室。墓道多数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棺椁和人骨都已腐朽。合浦在汉代属合浦郡,这些墓葬的发掘,对了解时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及海外贸易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27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石经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13:05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密县打虎亭汉墓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1960-1961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两墓东西并列,相距30米,墓主当为亲族。据墓葬规格,墓主的身份都应是当时的高级官吏。有人根据《水经注》记载,认为西侧的1号墓墓主为弘农太守张伯雅。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4:49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咸阳秦宫殿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0:58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侯马铸铜遗址

    东周时期晋国铸造青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址。位于山西侯马市西,侯马晋城遗址牛村古城之南。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已发掘5000余平方米。它的发现,为研究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36:28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雍城遗址

    东周时期秦国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秦国从德公元年(公元前677)至献公二年(前383)在此建都近300年之久。1973年起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勘查与发掘。雍城遗址的发掘对研究秦国早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45:24
    0001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封氏墓群

    北朝大族墓群。分布在河北省景县城东南,旧称“十八乱冢”。据出土墓志,为北魏至隋封氏家族的墓地。渤海封氏是汉以来的关东大族之一,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北朝大族墓葬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墓群1948年曾被挖掘,出土遗物超过300件。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了调查,收集到的出土物均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59:46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虢季子白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为虢季子白而得名。根据铭文内容,此器年代可定为周宣王十二年(前816)。相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54:02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侯马晋城遗址

    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年代在公元前585一前416年。1952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并发掘。这一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城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城连成一片,其东为呈王古城,东北为马庄古城。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36:53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邯郸赵城遗址

    战国中晚期赵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外围。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于此,前后历8世,前222年赵被秦灭后衰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于1940年作初步勘察和发掘。1972年以后,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邯郸市文物保管所已把全城的范围基本勘探清楚。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3:20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临淄齐城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4:53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洛阳东周城遗址

    东周时代都城遗址。史称王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洛两河的交汇处。史书记载自周平王东迁至周景王止,以王城为国都凡十二世,周敬王时因避王子朝之乱迁都于成周,至周赧王又迁回王城。洛阳东周城兴建的年代不晚于东周初年,西汉以后逐渐荒废,至随末平毁。1954~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察发掘。▲洛阳东周城遗址示意图▲陶罐▲筒瓦▲板瓦▲陶窑▲圆圈形垫▲瓦钉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59:10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白浮西周墓

    西周早期燕国贵族墓葬。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东南白浮村附近。1975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3座,出土随葬品600多件,为了解西周时期燕国的历史文化及同北方草原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白浮西周墓位置示意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06:18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斗鸡台墓地

    先周及两周时期墓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7.5公里处。1933~1935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发掘。发掘地点主要是戴家沟东测,共清理墓葬56座。这是在周人发祥地进行的最早的考古工作,它揭示了周人、秦人物质文化的若干特点,对进一步探讨周、秦文化的渊源具有重要意义。▲铜禁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05:17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丘湾社祀遗址

    ▲丘湾遗址位置图商代晚期杀人祭社的遗迹。位于江苏省铜山县丘湾。南京博物院于1959年发现,并先后3次进行发掘。▲遗址中心竖立的大石遗址位于丘湾商代遗址偏南部,面积约75平方米,中心竖立4块天然大石块,中间一块最大,略呈方柱形,高1米,宽、厚约0.23米。周围有人骨20具、人头骨2个和狗骨12具,头向都对着中心的大石块。▲人骨出土情况▲狗骨出土情况▲人骨与狗骨示意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50:56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小屯宫殿遗址

    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开始﹐中国考古学家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先后达20馀次﹐揭露总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发现了宫殿遗址﹑甲骨卜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小屯宫殿遗址位置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05:25
    0001
  •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关庙山遗址

    中国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以大溪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湖北省枝江县城东北11.5公里处,地处江汉平原西部边缘。1978~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除大溪文化遗存外,还有屈家岭文化和极少的“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9:48:06
    0001
  •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姜寨遗址

    ▲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分布图(姜寨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临河北岸,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姜寨聚落遗址复原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45:30
    0001
  • 考古词条】 新石器时代 · 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地形和探方平面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8:43:03
    0001
  •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白莲洞遗址

    ▲白莲洞遗址位置图▲白莲洞遗址平面图白莲洞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东南郊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裴文中、贾兰坡教授率领下,在广西调查巨猿和人类化石时发现了白莲洞遗址。白莲洞遗址所处的白面山海拔249.8米,高出附近的地平面约152米。▲出土石器▲刮削器▲砍砸器▲敲砸器▲左:尖状器-右:柱状石核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38:55
    0001
  •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铜梁旧石器地点

    ▲铜梁旧石器地点位置示意图▲铜梁遗址铜梁旧石器地点,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点。位于四川省铜梁县西北的张二塘村四周。1976年修水库时,在地下8米深的砂层中,发现一批粗大、植物化石和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的化石。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年代为距今21550±310或25450±850年。▲锛形砍砸器▲复刃刮削器▲尖状器▲平端刃刮削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28:55
    0001
  •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石龙头旧石器地点

    ▲石龙头遗址交通位置图1971年发现于湖北大冶石龙头,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确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打制石器▲单边砍砸器▲多边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龙头石器多以大冶石龙头凸刃刮削器石英岩为原料,亦有燧石、石英、砂岩,极少数为角砾岩。石核及石片形状不规则,石片大部以锤击法直接打下,石器类型不多,以砍砸器为主,没有尖状器及类似手斧的工具。▲鹿角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27:20
    0001
  •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峙峪文化

    ▲峙峪遗址位置图峙峪文化,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1963年发现于山西省朔县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同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该文化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8945±1370和28135±1330年(未经校正)。地层和年代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48:55
    0001
  •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水洞沟文化

    ▲水洞沟遗址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20年代初发现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水洞沟附近。根据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和层位判断,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发现和意义▲水洞沟遗址位置图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04:57
    0001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郑韩故城遗址

    东周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及其外围。西周宋郑国自陕西华县迕都至此。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韩国自阳翟(今河南禹县)迁都于此。230年秦灭韩后,此城即大部废弃。城本名郑,后为区别陕西华县的郑而改称新郑。因该地长期为郑、韩之都,后代习称为郑韩故城。1964年以后,河南省博物馆进行勘查和试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2:58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鄂君启节

    战国时代楚王颁发给鄂君的免税凭证。鄂是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城县,启是鄂君之名。1957年4月于安徽省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共4件,其中车节3、舟节1,每节均有错金篆书,分载水陆两路由鄂至郢所经城邑,是珍贵的史料。现藏安徽博物院。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0:33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上村岭虢国墓地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于1956一1957年进行发掘。1959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上村岭虢国墓地》。其埋葬年代下限为公元前655年晋假道灭虢之时。这批墓葬的发现确定了北虢的地望,为了解西周春秋之际虢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0:16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金村古墓

    战国时期的东周王室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以东10公里汉魏洛阳城遗址的东北隅。1928年因雨后地陷暴露,墓内许多精美文物被盗掘,其中大部分流散海外。据记述,此地共发现8座有较长墓道的大墓,由北向南排成两列,第一列6座,第二列2座。其中5号墓的墓坑长宽各约12米,深约14米,墓道长70余米。木构椁室的周围积石积炭,有门与墓道相通。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56:18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固围村魏国墓地

    战国中期魏国王族墓地。位于河南省辉县城东3公里的固围村。1950年末-1951年初,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宝钧、苏秉琦等发掘。这是目前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组,对考察当时三晋地区高级贵族的葬制具有重要意义。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37:55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寿县蔡侯墓

    寿县蔡侯墓春秋晚期蔡昭侯之墓。位于安徽寿县西门内。1955年治淮工程中发现,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黴省博物馆筹备处清理发掘。墓中所出的大量青铜器是春秋晚期的标准器,可以作为铜器断代的标尺。铜器铭文记述了蔡与吴、楚的关系,是研究蔡国的历史和物质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22:01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程桥东周墓

    春秋晚期吴国贵族墓葬。位于江苏省六合县西南10公里的程桥镇东。1964和1972年,南京博物院先后清理两座墓葬。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49:04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平山中山王墓

    战国晚期中山国王陵。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北的灵山下。年代属公元前4世纪末。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此发现了中山国晚期都城灵寿故址﹐并发掘两座王陵﹐对于了解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墓地布局和墓上建筑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32:49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下寺楚墓

    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东南60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1978一1979年,河南省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丹江水库区文物发掘队发掘了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4:18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江陵楚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59:47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台关楚墓

    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位于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西北4公里处。1957一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2座大型木椁墓,出土很多完好的漆木器和带架编钟等重要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7:28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凤翔秦墓

    东周时期秦国墓葬。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南秦都雍城遗址的南面。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197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经勘查和发掘的有三畤原上的秦公陵园和三畤原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的中小型秦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9:17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周代至汉代采铜和冶铜遗址。铜绿山乃铜绿色山丘之意。位于湖北省大冶县西北3公里处。这里的主要遗存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年代为战国至汉代。遗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黄石市博物馆等进行发掘。这一发现初步揭示了古代采矿和冶铜的生产情况,填补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空白,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1:34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豐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王又大豐”字句而得名。又因作器者为武王祭祀祖考时的助祭王臣天亡,故又名天亡簋。这一铜器是传世的周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器。相传清道光末年与毛公鼎同出于陕西岐山。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簋四耳垂珥,方座,侈口。方座及器腹均饰以张口回身的龙纹。这种龙纹及四耳方座的器形,仅流行于西周初年武、成时期。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9:43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令彝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夨乍父丁彝。作器者为夨令,因又称夨令彝。相传1929年于河南洛阳马坡出土。著录者每误认此彝为二器,实仅一器。今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彝为长方体,通高34.1厘米,宽24.6厘米,器口长19.3厘米,宽17.7厘米。盖及器腹饰双夔纹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下饰双尾龙纹,方足座饰分尾小鸟纹。自盖钮至足座四边皆附钩形扉棱。器有铭文14行、187字,盖铭同而行款稍异。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48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克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又名善夫克鼎。相传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同出者尚有小鼎7件、盨2件、钟6件、镈1件,皆一人所作之器。因亦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大克鼎和1件小克鼎、2件克钟现藏上海博物馆。克鼎铭文记述周王赏赐给作器者克以大量土地及臣妾等史实,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7:36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散氏盘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亦名散盘。以铭文中有“散氏”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乃夨人,故又称为夨人盘。据传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原藏故宫博物院,今在台湾省台北市。盘铭中详细记载了核定土地径界及誓盟经过,为研究西周孝王、夷王以后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7:20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西团山文化

    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分布在吉林省东南部东辽河与松花江上游的长春、吉林地区。以最初发掘的吉林市郊的西团山遗址而得名。年代大约为公元前第1千年。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3:45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桃红巴拉墓地

    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桃红巴拉东南3公里处。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6座墓葬,另在相邻的伊金霍洛旗公苏㘪发掘1座同类墓葬。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615±105和2540±105年,相当于战国早期。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17:25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波那墓葬

    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位于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村。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当公元前4世纪前后。1961年发现,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清理。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4:26
    0000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万家坝墓葬

    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位于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清龙河西岸的台地上。年代约当公元前5世纪前后。1975年5月云南省博物馆发掘。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地区青铜时代的物质文化有重要价值。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9:06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阿旁宫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4:02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长乐宫遗址

    长乐宫,西汉皇家宫殿群,位于古长安城内东南隅,与未央宫、建章宫同为汉代三宫,意为“长久快乐”。因其位于未央宫西,又称东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1:09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洛阳灵台遗址

    灵台遗址,汉魏时期的礼制建筑。在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故城南郊,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曾建有一座天文观测台——灵台,现仅存遗址。面积达44000平方米。其中心为一方形夯土高台,其基址南北长约41米,东西宽约31米,高约8米。夯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筑有回廊,廊外有用河卵石铺砌的“散水。”其北面正中有坡道上通二层平台。上层平台四方,原各有五间建筑,每间面阔5.5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4:20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太学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等朝代国立大学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岗上村东北与太学村西北一带。1974年~1975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0:30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徐州画像石墓

    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分布于江苏省徐州市及其周围地区。清代以来不断有零散发现,但画像石大半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先后发掘了徐州、铜山、睢宁、邳县、东海、新沂等地的20余座墓,并收集了包括墓前祠堂构石在内的零散画像着300余块。1959年出版了《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0:37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安丘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安丘县董家村北。1959年发现,1960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墓中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技法多样,集汉画像石艺术之大成。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画像石墓之一。墓主姓名无考,应为当时的高官显贵。墓室全部用预制石材构筑,由甬道和前、中、后三室以及一耳室、一侧室组成,长14米,宽7.91米。共用石料207块,其中103块刻有画像。墓中随葬品已被盗一空。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7:35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南阳画像石墓

    西汉晚期至东汉的画像石墓。分布于河南省南阳地区。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南阳博物馆等先后发掘了南阳杨官寺墓、襄城茨沟永建七年(132)墓、天凤五年(公元18)冯孺人墓等近20座。此外,南阳汉画馆还收集了零散画像着1000余块。汉代南阳是当时最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墓主多为当地豪族显贵,冯孺人就是曾任郁平大尹的高级官吏。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53:17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沂南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1:02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潼关吊桥杨氏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22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碑刻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47:27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河西魏晋墓

    魏晋时期酒泉、敦煌二郡境内的墓葬。酒泉附近的墓群,主要在甘肃省酒泉市西北、嘉峪关市东北的戈壁上。敦煌附近的墓群,以县城东南戈壁上的佛爷庙—新店台墓群最大。墓葬的特点是聚族而葬,排列有序,并在外面围筑平面方形的石围墙,均为凿建于戈壁砾岩上的有斜坡墓道的洞室墓,有的墓在洞室中再加砌砖室,地面有砾石起筑的截尖方锥形封土。规模较大的墓有前、后室和耳室,室壁嵌砌题材多样的画砖或绘有壁画。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32:18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晋宁石寨山滇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2:26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贵州西部汉墓

    贵州省西部在汉代属牂柯(牁)郡和犍为郡或犍为属国,是当时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清镇、平坝、安顺、兴义、兴仁、黔西、赫章、毕节、威宁、金沙等县分布有许多汉墓。贵州省博物馆等单位在上述地区进行了大量发掘。多数墓葬有坟丘。较大的墓有墓道。墓室以长方形单室为主,亦有双室或多室的。按结构可分土坑、砖室、石室3种。土坑墓的时代较早,约为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砖、石墓的时代较晚。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8:57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崖墓

    汉代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的墓葬。墓的规模大小不等,墓道多为狭长的横穴,一般都附有排水设施。崖墓在东汉时流行于四川地区,并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中的随葬品与同时期的砖室墓基本相同。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3:56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漆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3:39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大司农平斛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大司农颁发的容一斛的标准铜量。1953年在甘肃省古浪县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东汉时大司农掌管各郡国的钱谷金帛,所以中央官府制定的标准量器与衡器,往往由大司农颁发。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2:14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马王堆帛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1:15
    0000
  •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武昌鄂城东吴墓

    三国时代东吴墓葬。分布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鄂州市鄂城区。其年代范围自吴孙权黄武年间迄吴末(222~280)。武昌吴墓多分布于任家湾、钵于山、河坡山、莲溪寺等处,鄂城吴墓分布在西山的南麓和东北麓以至樊口一带。鄂城是孙权称吴王时的都城,于221年改名武昌。其后东吴定都建业(现南京),仍以武昌为西都,后主孙皓曾一度迁都武昌。武昌吴墓和鄂城吴墓的发掘分别始于1953年和1956年,迄今已清理了百余座。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36:20
    0000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