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贵县汉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0:260阅



广西贵县在汉代郁林郡郡治布山县境内,汉墓很多。墓上多有坟丘。西汉时期流行土坑墓和木椁墓,东汉出现砖室墓。比较大的墓有墓道。个别大型木椁墓,在椁室下有殉葬坑,并在墓室外另设车马坑。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竹木器和漆器等。在东汉后期的墓中,还出土不少早期的青瓷器。



1976年广西壮族自洽区文物工作队发掘的罗泊湾1号墓,是一座有代表性的西汉前期木椁墓。该墓椁室前接斜坡墓道。椁室结构复杂,用木板分隔成前、中、后3室,前室和中室又各隔成3部分,后室隔成6部分。共有漆棺3具,尸骨已朽,可能是夫妇或亲子合葬。在椁室底板下,有7个殉葬坑和两个器物坑。殉葬坑中各置木棺 1具,骸骨保存完好,经鉴定,1具为男性,其余都是女性,年龄在13一26岁之间,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的乐舞伎或近身侍从。这种殉人现象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已不存在。椁室早年被盗,而器物坑保存完好。坑内埋藏铜器、铁器等物。另外在墓道东侧有一长方形车马坑,内有铜车马器30多件。



墓内共出随葬品1000余件。一部分器物如铜钫、铜壶、铜匜、II式铜鼎等,形制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相同,有的可能是从中原来的。另一部分如铜鼓、铜钟、铜桶、I式铜鼎等,造型富有地方特色,应是当地所造。陶器纹饰有拍印几何纹、刻划水波纹和锥刺篦纹等,地方色彩浓厚。许多漆耳杯底部烙印“布山”二字,也是当地产品。所出木牍《从器志》,是一份随葬品清单,对研究西汉时期南方的葬制有一定的价值。该墓有些随葬器物具有战国晚期和秦代的风格,有些陶器和广东地区西汉初期墓所出的同类器物相似,墓主可能是西汉初年岭南割据政权南越的高级官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陈正宏:司马迁是一个怎样的人,《史记》是一部怎样的书
距现在大约两千一百多年前,西汉武帝时期,一部汉语的文史巨著横空出世。它的书名,当时叫《太史公书》,后来也称为《太史公记》,再后来简写成《太史记》,最后大概在公元二世纪下半叶的东汉末期,缩减定名为《史记》。《史记》的编著者,不用说你也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迁。但司马迁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有的读者并不十分清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4:020001【预告】“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第十期丨林国聪《丝路帆影——话说宁波“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
中国考古大讲堂“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讲座第十期,将于2023年1月15日(星期日)19:30准时上线直播。本场讲座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副主任、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林国聪为大家带来《丝路帆影——话说宁波“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内容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51:110000男子捡到一个烂木匣子 居然价值上千万(捡到文物)
男子捡到烂木匣子,里面却有着上百件唐朝文物。古代文物一般来说都是被埋葬在某些皇城或者是墓葬里面,但是时间长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然的变化,确实会有一些文物逐渐出现在地面上,比如说在前些年陕西就有一个男子在自己家地里干农活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烂木匣子,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烂木匣子的价值超过了上千万。烂木匣子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50:510000虎尾龙:蒙古卵形恐龙(下颚骨厚实/以硬壳动物为食)
虎尾龙是一种准卵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外形酷似鸟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下颚骨明显比其他同类恐龙生长的更加厚实,所以科学家怀疑它很可能是以贝类等硬壳软体动物为食,第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蒙古境内。虎尾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45: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