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古玩市场现稀世国宝,日本人高价欲抢,被国企老总花巨资赎回
“出匣吐寒芒”——越王者旨于睗剑
文/吴艳、倪方六

【名称】越王者旨于睗剑
【类别】青铜器
【年代】战国时期
【出土地】浙江省
【文物现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剑,不仅是步骑兵得心应手的武器,也是上层贵族显示身份的饰物。那时的帝王君主都希望拥有令人羡慕的名剑,有的甚至为自己铸造专剑。著名的越王剑,就是越国历代国王铸造的专剑,剑上铸有他们的名字。

1995年,浙江省博物馆就迎来了这样一把能跟越王勾践剑媲美的越王者旨于睗[shì]剑。
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盗掘古墓、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动猖獗,很多珍贵文物流失境外。而香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内地走私文物的集散地。
而这时,有一个人开始关注香港的文物市场,他就是马承源。
马承源自1954年便开始担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一职,是中国著名的青铜器专家,可以说,他是青铜器的伯乐,有一双专挑青铜器的慧眼。上世纪90年代,马承源就在香港古玩市场一共为国家抢救了3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竹简、青铜器、石刻、玉器、印章、陶瓷等等。其中著名的有晋侯编钟、吴王夫差盉和战国竹简,除此之外,还有这把越王者旨於睗剑。

图:马承源
1995年10月,马承源在香港一古玩店,奇迹般的发现了一把刻以虫书(亦称鸟虫书、鸟虫篆,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体。它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的一种特殊文字。)及精美图案的越王剑,而这把剑正是出自于浙江省。
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他确定,这是一件稀世宝物。
马承源立即打长途给浙江省博物馆馆长赵绵元,并上报省政府,要求赎回国宝。此剑当时开价为 100 万元港币,在筹款期限到来时,浙江省博物馆因无力斥巨资购买而一筹莫展。此时,国外多家买家表示希望购得此剑,有一日本藏家甚至愿意出 150 万元港币购买此剑,抢走国宝。

图:香港街头古玩店
但不能就这么放弃这件国宝啊!经过有关人员几经周折,四方求援,最终杭州钢铁厂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孙永森得知后,当即决定,以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出资136万元港币赎回此剑,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这件越王者旨於睗剑成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经历,被后世传为佳闻。然而据说,这把以136万元港币回乡的宝剑,当年曾是被一农民以2万元人民币的身价卖到香港,并曾换过几个主人。
这把越王者旨於睗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作宽从厚格式,中起脊,两从斜弧,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见下图二)。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

(上图来自于 梁晓艳《越王者旨於剑》 东方博物·第三十二辑)
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图三)。此剑茎绕丝质缠缑,已呈黑色,带宽约 2 毫米,松散地卷绕在整个剑柄之上(图四)。这是研究古代剑茎缠缑的珍贵资料,也代表了越国蚕桑丝织生产的技艺。
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然后在剑鞘处每距 0.21 厘米处用丝线缠缚一道,进行加固,最后髹[xiū ]以黑漆。鞘无璏[zhì],佩带方式应为插入腰带之内。

图:越王者旨於睗剑
剑主越王者旨於睗,即《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鼫与。经各家考证,已成定论。“者旨”读为“诸稽”,是越王的氏,为祝融八姓之一彭姓之后“,於睗”为名。《越绝书》作“与夷”,是“於睗”的通假字。《史记》作“鼫与”,是中原音记“诸稽於睗”的急读音。《竹书纪年》作“鹿郢”,“鹿”为“鼫”之讹,“郢”与“於”、“與”的古音相近。
在鼫与位的6年(前464——前459年)中,冶师为他精铸了一批兵器,仅青铜剑目前就有多把发现,而保存最为完好的就是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此剑完整无缺,亮泽如新,寒光凛凛,虽历二千四百多年的岁月,依然不锈不蚀,风采依旧;剑刃极薄,异常犀利,吹毛可断,加上剑鞘齐全,缠缑完整。

图:越王者旨於睗剑
集如此多的优点于一身,在出土或传世的吴、越剑中可谓绝无仅有。因此学术界对其评价极高,马承源认为“在已发现千件古剑中,难能有一件与之相匹,此乃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此者旨於睗与越王句践剑,可并列为越剑之双绝,为国家之重宝”。
越王者旨于睗剑是哪里出土的?怎么被盗出来的?又是怎么流落到香港 的?后面文章会继续聊。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朱元璋孙女的墓穴 专家挖开整座山(公主墓)
江苏发现的古墓是朱元璋孙女咸宁公主。上世纪70年代,位于江苏南京溧水县的一家医院正在扩建,就在这一过程中,工人们无意挖出了一座古墓。文物部门在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了考古学家前往现场进行调查。经过对于整个墓穴形势的分析,专家确认这座古墓修建在当地团山的山腰处,并且埋葬的非常深,虽然规模不大,但规格却十分高,看样子墓主人应该是古代的一位皇室贵族。公主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4-04 23:02:020001刹那即永恒——2022人大考古通州实习文物摄影实践课纪实
2022年7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通州考古实习系列讲座实践课——文物摄影,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通州临时工作站举行。讲座和实践课由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王宇新老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晓琨副教授、吴桐老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2019级全体考古学本科生现场参加。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53:590000李令福:论秦郑国渠灌区的发展与演变
在战国时代秦人兴修的两大水利工程中,位于南方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因其经济效益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提高而闻名,至今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方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声誉。我认为汉六辅渠、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与近现代的泾惠渠都是郑国渠持续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国渠也是几乎持续两千多年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其发展轨迹明确,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13:580000黎海超:谁铸造了神秘的三星堆铜器
#2021生机大会#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大家对这些青铜器的来源相当关心。如果感兴趣不妨听听目前国内最年轻有为的考古学教授黎海超的研究。视频讲座:最年轻考古教授为您讲授三星堆铜器来自何方?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9:500002山东水塘下发现墓葬 陪葬品都是牲畜(奇怪墓葬)
三官庙汉墓的陪葬品令专家十分奇怪。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三官庙村,一位村民正在给自家水塘清理淤泥,随着水位不断下降,淤泥中竟然出现了一些青砖,村民好奇的用手机拍下了水塘中的异样。很快视频被传到了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立马给出判断,水塘中的建筑实际上是一座古墓,专家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进入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6:27:1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