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宋瓷的发端
古代瓷器于东汉晚期成熟后,以青瓷为主要的品类,到了唐代白瓷逐渐成熟,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之外,还有黑釉、三彩、绞胎、加彩及釉下彩绘等陶瓷各擅胜场。宋代陶瓷奠基于过去的基础继续发展,窑场遍布各地,品质和数量大幅成长,开创中国陶瓷的黄金时代,而其成就可以从胎土质地、釉料呈色、烧窑工法、造型品类及装饰技法五方面进行讨论。
1.精选优良瓷土

此器的胎体洁白细腻,质感如冰似玉,是用景德镇的高岭土所烧制的白胎瓷器。图片来源:《平凡社版中国的陶瓷5白磁》,页64。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宋代窑场分布十分广泛,各窑场多以就地取材的方式挖掘当地优良的瓷土来制作胚胎。虽然土质成分各不相同,但是陶工已能掌握胎土中的铁质含量,故能烧制出白胎、灰胎及黑胎等不同的瓷器。白胎瓷器主要见于定窑白瓷和景德镇青白瓷。例如图中为宋代的青白瓷水禽形香炉,此器由水禽、莲花座及圆形承盘所组成,表面罩上一层青中带白、白中泛青的釉色,从露胎处观察它的胎体为白色,质感细腻致密,透光性佳,有如冰似玉之感,是用景德镇高岭土所烧制的白胎瓷器。定窑位于河北,胎土成分与邢窑接近,呈现洁白细腻的白胎。至于灰胎瓷器见于汝窑、官窑及哥窑,黑胎瓷器则见于官窑和建窑,相异的胎质颜色可以反映不同的窑口,是监定瓷器的标准之一。
2.掌握釉料呈色

此器的胎土灰白,釉色粉浊,颜色粉青,质感温润如玉,是龙泉青瓷的典型釉色。图片来源:《龙泉窑青瓷》,页147,图114。
釉料是罩在瓷胎表面上的玻璃质薄层,以特定比例的矿物原料研磨、熔融而成,随着窑内温度和气氛的变化呈现各种颜色。由于宋代陶工对釉料的色调和乳浊程度搭配得宜,因此烧制出不同的釉色。宋瓷的釉色可以分为青釉、白釉及黑釉三类。青釉以龙泉窑和官窑的粉青及梅子青为代表,例如图中为宋代的龙泉窑弦纹瓶,此器出土于辽宁市南强镇金鱼村窖藏遗址,造型呈盘口、长颈、扁圆腹之状,胎土灰白,釉质粉浊,颜色粉青,温润如玉,属于龙泉青瓷的特色。而宋代白釉包含定窑的牙白与景德镇青白瓷之影青,黑釉则以建窑产品最为知名,相异的釉色呈现各地窑场不同的风情,也是监别窑口的依据。
3. 烧窑工程改进

支钉垫可以减少窑具与器面的接触,让瓷器近乎满釉状态,增加整体的美观。图片来源:《杭州老虎洞窑址-磁器精选》,页177,图160。
宋代陶工在传统的窑工程基础上改良胎土和釉料,使胎釉品质产生由粗至细的提升,加上燃烧气氛之掌控纯熟,得以控制釉面色调之外,也会配合当时的器形需要,制作各种窑具来保护瓷器。例如图中之宋代支钉垫由杭州老虎洞窑址出土,属于官窑的垫具,主体部分呈圆饼状,上面突起五、六个圆锥状的泥钉,是放在瓷器和匣钵之间的垫具,可以平均分散瓷器的重量,隔离匣钵,避免流釉沾黏成为废品。而且因为泥钉与器物的接触面小,可以让瓷器近乎满釉状态,增加整体的美观。其他窑具还有匣钵、垫饼及垫圈,匣钵用来盛装瓷器,避免受到烟灰污染,窑烧时层叠放置,可以提高产量;垫饼和垫圈的功能与支钉垫一样,也是用来隔离匣钵,保护瓷器的窑具。
4.造型品类发展

此器模仿良渚文化多节玉琮,器型内圆外方有底,釉色天蓝开片,是官窑的仿古产品。图片来源:《中国陶瓷精选-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页74,图16。
宋代学术思想蓬勃,兴起以金石研究为专门学科的金石学,带动手工业方面的仿古潮流,除了仿古铜器、玉器之外,也生产许多仿古陶瓷,为古代陶瓷增添新的品类。宋代的仿古陶瓷以古代青铜器、陶器、玉器为仿制的对象,其中以宋代官窑瓷器最常见。例如图四之宋代青釉琮式瓶,为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品,全器施天蓝色釉,釉色开片,属于官窑的典型特徵,造型模仿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多节玉琮,呈内圆外方之状,但是此器有底可以盛装,兼具复古造型与实际的使用功能。其他仿古瓷器还有宋代官窑贯耳壶与龙泉窑鬲式炉,分别是模仿商周青铜壶及陶鬲的产物,具有古朴典雅的风尚。
5.装饰技法创新

此器釉厚乳浊,因着色剂运用得当而产生天蓝、天青、青中夹杂紫红斑之变化。图片来源:《故宫宋瓷图录-汝窑.官窑.钧窑》,页78。
宋代瓷器的装饰技法很多,可以概分为釉面变化、胎体工艺及笔绘纹饰三类。在釉的变化方面有多彩、开片及窑变等现象。例如图五为宋代钧窑盘,此器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口沿外翻为折沿状,盘内浅平,表面釉层厚而乳浊,因为釉料之内含有不同的着色剂,经窑火烧造后产生天蓝、天青、青中夹杂紫红斑等色彩,是钧窑器的特色。其他还有官窑产品利用胎土、釉料在受热过程中,因为膨胀系数不同,冷却后釉面产生裂纹之「开片」,以及黑釉器皿因窑变而发生的曜变、油滴、兔毫、金彩等瑰丽之装饰。至于剔花、印花、刻花及绘画等,也是宋代瓷器常见的工艺技法,丰富的花鸟题材呈现栩栩如生的美感。
宋代瓷器在制作工艺上有所改进与提升,注重造型变化和装饰技法的拓展,表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
挖水库时发现古墓,连棺材钉子都是纯金的,墓主身份是谁?
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件很受人重视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皇亲国戚、高官权贵。这些古代统治阶级的葬礼往往是十分隆重和繁琐的,不仅有很多风俗习惯,而且会在下葬物中下功夫,以显示死者的地位。遍观中华千百年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在我国的大地上有着无数尚待发现的墓葬,而本文所要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个在偶然之下发现的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5 21:48:180000清道光年间,一邻居闻喊“捉贼”打死强奸犯,初判无罪,再判死缓
清代邻居“捉奸”案本文作者倪方六河南开封市总商会副会长赵志勇,于2019年6月4日被执行死刑。赵奸淫25名女学生,其中幼女14名,行为太坏,影响恶劣,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被处死,罪有应得。性犯罪,古今都是要严惩的。在特讲究人伦和贞操的古代,这种奸事更是重点要打击的,民间见到这种事也不会袖手不管,强奸犯人人喊打,往往会“见义勇为”,强奸犯被打死的事情时有发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4:320000“洛阳铲”出现前已有一种类似盗墓利器,只是盗墓者秘不外传
“洛阳铲”发明前还有一种盗墓利器本文作者倪方六图:洛阳发现的一处北宋砖雕壁画墓(从墓顶缺口看墓室)实际上,对没有洛阳铲的古代盗墓者来说,盗墓并不是难事,因为不需要太多的地下探测,那时也没有平坟的说法,荒野田头到处高坟大冢,挖就是了。但对想挖秦汉及春秋大墓、寻找青铜宝物的专业盗墓者来说,“挖坟头”他们没有兴趣,一定要寻找真正的随葬品丰厚的“肥墓”,那样挖起来才带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0:18000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杨及耘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村东,北依太行牛心山,南距黄河10公里,东去30公里至王屋山,东南距洛阳70余公里,西北距垣曲县城直线30余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北面较宽,南面狭长,不规则分布,边缘沟叉纵横。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57:4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武氏石祠
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3座地面石结构祠堂。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习惯上分别称之为“武梁祠”、武氏“前石室"和武氏“左石室"。原祠宋以后倾圮,祠石现与武氏阙一起保存在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汉代祠堂画像石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5:4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