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北魏墓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墓葬。分布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至邙山一带。由于早年屡遭盗掘破坏,许多重要文物已流失至欧美、日本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洛阳北魏墓进行了调查清理,较重要的发现有孝昌二年(526)江阳王元乂墓墓和建义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


墓葬形制和壁画 洛阳北魏墓多是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墓。元乂墓、元邵等墓属较大型的墓葬。这类墓常有高大的封土。元乂墓封土残存高约20米,直径达35米。墓室皆砖筑,平面近方形,四壁多微向外弧凸,墓门前有砖筑券顶甬道。元邵墓在甬道与墓道间还有带一个天井的过道。元乂墓的墓室,南北长7.5米,东西宽7米,高约9.5米。穹窿顶。墓壁绘有壁画,四壁绘四神,下部有人物和马匹。墓顶绘出横贯南北的天河,天河东西布满星宿,有的用连线连成星座,总数约300颗左右。图中北斗柄直指北方,参宿位于正南,表现的季节为正月或七月。这是依据实际星图所绘制的天象壁画,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有参考价值。

随葬品 由于墓葬多遭盗掘,所以随葬品多已不存,但推测原来有青瓷和陶质器皿以及数量众多的陶俑群。以元邵墓例,收集到的陶俑达100余件。俑群主要由出行仪仗和家内仆侍两部分组成。前者以牛车和鞍马为中心,前有骑俑、鼓吹俑,旁有文武侍俑,后随驮物的驼、驴。一些文武待俑是半模制成,背面平直以贴粘于壁面上。后者包括持物操作的婢仆和演奏乐器的伎乐。有一些虬状须发或高鼻深目形象的陶俑,可能模拟当时南海和西北的一些民族的形象。此外,还有形体较高大的镇墓俑和镇墓兽。洛阳北魏墓中出土的陶俑,多面相清秀,塑工精细,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有的墓还出土有雕刻精美的石棺,棺上刻有孝子故事。1977年在上窑村出土的画像石棺,全长2.24米,棺身及底座四周刻有乘龙升仙、四神、神兽等画像和纹饰,是精美的艺术品。墓中多出土有墓志,1949年以前出土的墓志资料,多收录于《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一书中。
我们这些年吃的“中药”其实都不纯是中药,不少是国外来的药材
传统中药中哪些药材是外来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文章曾说了中医引入国外医学的事情,这篇继续来说说中药的问题。中医,是大家引以自豪的“国术”。(中医把脉)在丝绸之路开辟以后,这一“国术”因为国外药材药物的批量引入大大地丰富了中药服食配方;印度、阿拉伯医生来华则加快了外国医疗技术和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直接刺激了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影响深刻。中医一大特点,表现在药材选择的丰富性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24:080000一座古墓的棺椁上写着:开者即死,考古人员冒险打开,结果很意外
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46:410000CHINA叫法或源于“秦”,外国学者提出全新解释,中国学者称胡扯
CHINA来源于“秦”,还是“日南”、“滇国”?本文作者倪方六CHINA,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叫法(初学英语时,我曾用汉字注音“采衣娜”,估计不少网友当年学英语时都这么干过)。其实,在古代不同语言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叫法并不相同,且不同时期也有很大差异。(竞技场上的古罗马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3:550000牛河梁:探寻文明起源的中国道路
◇红山文化或许反映着中国在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自身发展道路和特点“红山先民的领导者踏勘了这处山岭,安排规划了在这里即将修建的建筑群,此后有专职人员根据山坡的地势情况,提出具体的建筑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最后有更多的负责人指派众多的红山先民运土、搬石,展开具体建设。”站在位于努鲁儿虎山脉绵绵群山间的牛河梁工作站,贾笑冰向记者描绘着眼前这片土地5000多年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59: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