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咸阳秦宫殿遗址
秦都咸阳的皇宫及其他宫殿建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秦咸阳城的地势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渐低下,城市最北部是作阶梯状陡起的形势。宫殿建筑群遗址,就分布在北部阶地即所谓“北陵”或“北坂”的上下一带。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后,商鞅首先于此营筑了冀阙(宫外的门阙),以后历代秦王在咸阳又建筑了许多宫殿。秦始皇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在咸阳塬上仿建了关东六国宫殿的六国宫室,又扩建了皇宫咸阳宫。秦宋,项羽入关中,火烧秦宫室,咸阳秦宫殿被夷为废墟。1959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管会等单位对咸阳秦宫殿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

咸阳宫遗址 在秦咸阳城址北部阶地上,至今遗存有许多突出于地面的战国时期列国盛行的高台宫观遗址。其间多有狭长的夯土基址连接,并有许多是与跨越上原的谷道相接的。


在北部阶地上,约当秦咸阳城中轴线附近的一组高台宫观遗址,应是战国时期秦咸阳宫旧有的建筑遗存。它座落在秦时就存在的一条上原谷道(今名“牛羊沟")的东西两侧,分为跨沟对峙的两部分,西侧为第1号遗址,东侧为第2号遗址。西侧遗址保存较好1974~1975年进行了发掘。根据遗址复原,这是一组东西对称的高台宫观,由跨越谷道的飞阁连成一体,是富有艺术魅力的台榭复合体。第1号遗址东西60米,南北45米,一层台高6米,平面略呈L形,南北内含若干室。南部西段一列 5室,西边4室为卧室,出土有壁画残片,伴出陶纺轮,当年可能是宫嫔居住的地方;最东1室,内有取暖的壁炉及大型陶制地漏及排水管,可知是浴室。浴室的一角有贮存食物的窖穴。大台周围有回廊环绕,它既是联系各房间的通道,又起到保护土台的作用。大台的中央有版筑厚墙围护的主体宫室,东西13.4米,南北12米。南北墙各开二门,东墙居中一门(门道有壁画痕迹)。中央有直径 60厘米的都柱遗迹,地表为朱红色,即当时的“丹地” 。它表明这里是最高统治者所使用的厅堂。厅堂东侧接连卧室,内有设壁炉备。厅堂西侧,有慢道通至厅的楼层。大台的西侧还有大卧室、大浴室和贮藏室,也应是妃嫔、宫女居住使用的。朝北有宽敞的厅堂,朝南有宽阔的大露台,由此可以俯瞰全城,并可远眺渭河与南山风景。


第3号宫殿遗址,在第1号遗址的西南方,其间有夯土互相连接。已发掘的西阁道长32.4米,宽5米,左右两残壁满饰壁画,题材为秦王出行车马仪仗之属,其中有车马、人物、花木、建筑等形象。这些秦代宫室壁画,在中国建筑史及美术史上,都有重要价值。

“六国宫殿”遗址 秦陆续灭六国而统一天下,据记载每灭一国,即在首都咸阳北坂上仿建一座该国宫殿。经勘察,在城北阶地上宫殿群遗址的西端,毛王沟附近的宫殿遗址曾出土楚国形制的瓦当,东端柏家嘴发现了燕国形制的瓦当。这说明咸阳宫东西两端为战国末期统一过程中所扩展的部分,恰与史书中关于仿建六国宫殿的记载相符。

阿房宫遗址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在周都丰、镐之地,亦即秦的上林苑内,建新宫城——阿房宫。阿房前殿至今尚有高大的夯土台遗存,东西1200米,南北450 米。现存台面南部略低,北部略高,最高处约7~8米。阿房宫范围内还有其他遗址。


遗物 以建筑材料为主,其中以砖瓦最具特色。砖有铺地砖和空心砖,有的素面,有的有方格纹、几何纹等。瓦有板瓦、筒瓦和瓦当。砖瓦上多印有陶文。其他建筑材料还有陶管、陶弯头、陶圈等。宫殿遗址内还出土磨石、铁刀等工具以及铜器、陶器等生活用具和战国货币。
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年轻考古人成主力
三星堆遗址的新一轮科学考古发掘任务交给了年轻的一代。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以35岁以下的年轻队员构成了87.5%的队伍,他们承载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队长黎海超只有35岁,就是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在5、6、7号祭祀坑的发掘中,这个年轻团队不仅有幸见证了金面具和“月光宝盒”等国宝出土,发表论文百余篇,还向全国青少年举办了50多场三星堆科普讲座。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11:4600011986年甘肃老汉解手 随手捡了张烂纸片 给我国加了两项世界第一
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28:250000古墓里发现千年长明灯 专家也无解(人鱼烛)
人鱼烛可以燃烧千年以上。那要说我国最神秘的皇陵,秦始皇陵绝对能够排第一。自从兵马俑问世以来,秦始皇陵的神秘色彩就愈发的浓厚,司马迁的史记曾经记载,秦始皇陵中的水银被充当江河湖海,而最神奇的是里面还有一盏千年不灭的人鱼烛。开始世人只认为那是古人夸张的修饰,直到证实黄陵中确实含有大量的水银,人们才意识到人鱼烛可能真的存在。长明灯我要新鲜事2023-03-20 15:12:180000严文明: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
0004汉代古墓玉器制作之谜:探索艺术与文化的交汇
汉代古墓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文化和审美的精华。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将深入分析汉代古墓玉器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汉代古墓玉器的主要材料是软玉,这种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玉石非常适合塑造各种器物的形态。制作工匠会在制作前精选适宜的玉石,并进行切割和打磨,使其呈现出所需的轮廓和形态。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5:28: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