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襄阳市博物馆、枣阳市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方勤
郭家庙墓地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地处汉水支流滚河北岸、随枣走廊的入口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分布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北岗为郭家庙墓区,南岗为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郭家庙墓区于2002年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曾伯陭墓等墓葬20余座。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保中心等单位联合对曹门湾墓区进行了发掘。此次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共出土铜、漆木、玉石、金、银、锡、陶、骨、皮革等各类质地文物近1000件套,包括青铜器800余件套、玉器86件、漆木器40余件,其中鼎、盘等有“曾子”铭文。该墓区为一处曾国公墓地,以位于岗地最高处的国君墓M1和陪葬的大型车坑、马坑为中心,其余中、小型墓葬有序分布于M1的西侧、南侧。
M1为带斜坡单墓道岩坑墓,东向,一椁二棺。墓室长11米、宽8.5米、深8米。墓道与墓室同宽,长10米,自东向西逐渐倾斜,临近墓室处渐收为一平台,形制特别。该墓早期被盗扰,但椁室保存较好,未发现分室现象,但摆放有一定规律:椁室内西北部为车马器,北部为礼乐器,南部为兵器,东部仅存豆、盒等漆木器及金玉器,疑原有大型青铜礼器被盗,出土文物总数达700余件(套)。出土的音乐文物最具特色,主要有钟、磬、鼓、瑟及钟架、磬架、建鼓架。钟、磬架横梁(即簨)均为两端圆雕龙首,通体浮雕彩绘变形龙纹;钟、磬架立柱(即虡)均为圆、浮雕相结合的龙凤合体的羽人形象;钟、磬、建鼓架的底座(即跗)为通体彩绘垂鳞纹圆雕凤鸟造型。瑟尾彩绘浮雕龙纹,3个枘孔、17个弦孔清晰可见,为瑟的早期形态,并发现瑟柱6个。建鼓贯柱(即楹)高3.31米,彩绘蟠虺纹。瑟、建鼓以及钟、磬架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物。墓内出土弓、矰矢、缴线轴的组合,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成套弋射用具。还出有一枚墨色块状物,经检测含碳12%-15%,可书写,为迄今最早的人工书写颜料。发现的大量金属饰件,如金银合金虎形饰(含金量约87%)、铜虎形饰等,采用了锤锻、模锻、冲孔等工艺,为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其中铜虎形饰采用了鎏金工艺,是我国最早的鎏金实物;银鱼是中原及其周边地区发现最早的银制品。
M1陪葬的大型车坑,长32.7米、宽4米,葬车28辆。车辆呈东西纵列式摆放,车舆、毂、辐、轮、辕、衡等结构清楚,共出土軎、毂饰、辕首饰、辕末饰、銮铃等车器约122件(套)。首次在车坑内发现柱洞,其中北沿14个、南沿2个,推测车坑填埋前其上建有类似为车棚的建筑,起保护车的作用,可能与“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的礼制有关。马坑长9米、宽8米、深2米,葬马49匹以上,所有马头排列多见两个一组。
清理中型墓共22座,可分两类,一类稍大,如M5、M9、M30,墓口长约5-7米、宽约4-5米,葬具为一椁二棺,附葬有车马坑;一类长4-5米、宽约3米,形制为一椁一棺。其中M10、M13各出铜鼎1件,鼎内壁分别有“曾子□(泽)”“曾子寿”字样铭文,M22出土鼎1、盘1、匜1、簠2,鼎内壁有“□(尼)君鲜”字样铭文,盘内底均有“旁伯”字样铭文。小型墓6座,为一椁一棺或单棺,多带侧壁龛,龛中放置一组陶器,器类有鬲、豆、罐、壶等。
发掘期间,还调查了郭家庙墓地东南面的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发现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包含有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文化遗存,推测这两处遗址可能为这一时期的曾国都城。这一布局也比较符合古代国君墓多位于都城西北部的规律。
郭家庙墓地为春秋早期曾国国君墓地,与西周早期的叶家山曾侯墓地、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共同构建了曾国考古的年代序列的关键节点,为研究曾国历史与周代封国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荐书 | 中国传统家具的迤逦诗卷——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家具卷》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54:540000国家博物馆一镇馆之宝,被农民当废铜烂铁卖了,差点扔进炼铜炉里
召公儿子的饭碗——匽侯盂背后的故事文/张珍、倪方六(图为匽侯盂)【名称】匽(本读yǎn,古通“燕yān”,古国名)侯盂【年代】西周【出土地】1955年出土于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海岛营子村【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3:250000祁连山的千年古墓 专家不敢看墓志铭
2019年的时候,国土局工作人员正在甘肃省天柱县进行土地整改工作,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居然在祁连山地区无意发现了一座大型的砖石墓顶。当地的文物部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派出了一支专业的考古队来到现场进行挖掘工作。经过初步的调查,考古队员们发现这座古墓应该是唐朝时期的大型砖室墓,虽然历经千年,但是整体保存的却十分完好,上方并没有发现盗洞的存在。许多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8-18 20:33:540000沈建华:饶宗颐先生与他的甲骨书札
记得饶公曾对我说:“我不敢相信自己可以为一部书,给你们写了如此多的信,这是我一生未有过的奇迹。”今天这些信件揭开尘封的往事,既是对饶公声誉的澄清,也是还原三十年前编辑《甲骨文通检》的真相,给历史作一公正的注脚。对我而言,压在内心的歉责与不安,在此终于可以向学界和饶公作一交代,了却多年以来的一桩心愿。0000古代活人陪葬,人进去以后能在墓穴中活多久?真实情况让人唏嘘!
随着考古发现,殉葬制度于历朝屡见不鲜。无论是史前早期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人类文明,亦或是夏商周乃至汉唐及明清,挖掘出的墓葬群中,许多都出现陪葬者的骸骨。并且,经过专家鉴定,不仅有死殉,还有更为残酷的活人陪葬......那么这些鲜活的生命,被赶入墓中大约能活多久呢?通常认为,采用人殉是在墓主死后,跟其一块被掩埋在墓碑里。但除了这种较为常见的同时入葬方式以外,另有两种:早于墓主跟晚于墓主。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46: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