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西瓜的?要感谢一个江西人
西瓜在中国的传播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是酷暑天,街头最受欢迎的水果,应该是西瓜了。
但在早期,西瓜可不是街头能买到的,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吃到的,因为西瓜是“进口水果”,属贵族的夏季消费品。即便在西瓜已引进中国北方后,中原人和南方人想吃口西瓜仍是一种奢望。

那么,南方普通老百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西瓜的?这要感谢一位南宋官员,名叫洪皓的江西人。
洪皓(公元1088年-1155年),江西乐平人是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进士,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深受宋高宗赵构赏识和信任的洪皓临危受命,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希望求得宋金和平,迎回被掳的徽、钦二帝。但不想却被金人扣留长达15年之久,直到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才得以回到南宋。
回来时,洪皓带回了金人种植的西瓜种子,最早种植于皇家特供菜园中,从此江南有了西瓜。这事在洪皓撰写的遭扣期间见闻录《松漠纪闻》中有交代:“予携以归,今禁圃乡囿皆有”。

从洪皓的记述中还可知,当时的西瓜形状、皮色与今天差别不大:“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在此以后,有关西瓜的说法,开始频现于南宋文人的笔端,而在之前鲜见有文人写到过西瓜。

范成大《西瓜园》诗称——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汪元量有《通州道中》诗,写的则是西瓜——
一片秋云妒太虚,穷荒漠漠走群狐。
西瓜黄处藤如织,北枣红时树若屠。

董嗣杲《中伏》同样提到了大热天的西瓜——
淮童少解事,醉拾西瓜擘。
强笑领其真,寓吟自成癖。

方回《秋大热上七里滩》诗,写了吃西瓜的感受,其中两句——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
焉得大冰盘,沾丐及此徒。
……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一批写西瓜的诗歌。这些诗句中透露出一个事实,西瓜在南宋已不再是“贵族消费品”,当时普通老百姓也已吃上了西瓜。

在宋代文人中,最会吃瓜、并能吃出道理来的,不少人推荐苏东坡。据说苏东坡曾撰一副“西瓜联”——
上联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
下联是:“自上而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很显然,这是后代好事文人的附会。苏东坡即苏轼,是北宋文学家,西瓜是他死了四五十年后,才由洪皓带回南宋的,而苏东坡生前的北宋国境内并不见种植西瓜的记录。即便有西瓜,也是从辽金地区“进口”的,属名贵稀罕瓜果,并不是苏东坡之辈能随便吃到的,更别说经常吃了。实际上,“西瓜联”并非苏东坡的杰作,而应该是明代才智过人的大文人解缙所撰。

到洪皓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去世时,西瓜已在大江南北四处种植。在湖北省恩施市境内,曾发现一块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 年)刻立的“西瓜碑”。
从碑记来看,当时西瓜已有四个优良品种:“蒙头蝉儿瓜”、“团西瓜”、“细子瓜(御西瓜)”、“回回瓜”。前三种至刻碑时,已在当地种植了80多十多年;“回回瓜”是从北方引进的,也种植了30年。

官场无兄弟宫中没爱情,有迎合政治的生理欲望,这唐朝女人做到了
唐朝最有名女官的情感世界本文作者倪方六(上官婉儿影视形象)上官婉儿,唐朝的女官,又是诗人,还是皇妃,本来就是一个让现代网友产生丰富想像的充满魅力的女人,在她的墓被发现后,一段时间内成了“网上红人”,各种影视剧也陆续推出,影视形象的上官婉儿,长得漂亮,而又有智慧,时而强势逼人,时而又小鸟依人。总之,作为现代网上红人的上官婉儿很可人,很漂亮。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2:090000文物事业不可或缺的新闻纸——写在《中国文物报》创刊37周年之际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2020年游学:安吉古城与八亩墩越国贵族墓
在考察过苏州的木渎古城之后,参考:2020年游学——探访苏州春秋木渎古城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述(望京楼、木渎、大报恩寺)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4:280000御船龙:日本兽脚肉食恐龙(暂时疑名/出土于熊本县)
御船龙可能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坚尾龙类恐龙,诞生于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目前还处于疑名状态,并且没有进行正式的命名和描述,而这个非正式名称最早是由Hisa在1985年提出,第一批化石则出土于日本的熊本县。御船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53:260000日享一书BGz01《新郑望京楼》——三千多年前的新郑城
作为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郑望京楼遗址,也及早地将发掘报告出版,而且是八开三大本的大报告,令人称赞。望京楼遗址位于新郑市。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靠省会郑州,东邻中牟县、尉氏县,南连长葛市、禹州市,西与新密市接壤。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55: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