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西瓜的?要感谢一个江西人
西瓜在中国的传播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是酷暑天,街头最受欢迎的水果,应该是西瓜了。
但在早期,西瓜可不是街头能买到的,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吃到的,因为西瓜是“进口水果”,属贵族的夏季消费品。即便在西瓜已引进中国北方后,中原人和南方人想吃口西瓜仍是一种奢望。

那么,南方普通老百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西瓜的?这要感谢一位南宋官员,名叫洪皓的江西人。
洪皓(公元1088年-1155年),江西乐平人是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进士,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深受宋高宗赵构赏识和信任的洪皓临危受命,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希望求得宋金和平,迎回被掳的徽、钦二帝。但不想却被金人扣留长达15年之久,直到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才得以回到南宋。
回来时,洪皓带回了金人种植的西瓜种子,最早种植于皇家特供菜园中,从此江南有了西瓜。这事在洪皓撰写的遭扣期间见闻录《松漠纪闻》中有交代:“予携以归,今禁圃乡囿皆有”。

从洪皓的记述中还可知,当时的西瓜形状、皮色与今天差别不大:“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在此以后,有关西瓜的说法,开始频现于南宋文人的笔端,而在之前鲜见有文人写到过西瓜。

范成大《西瓜园》诗称——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汪元量有《通州道中》诗,写的则是西瓜——
一片秋云妒太虚,穷荒漠漠走群狐。
西瓜黄处藤如织,北枣红时树若屠。

董嗣杲《中伏》同样提到了大热天的西瓜——
淮童少解事,醉拾西瓜擘。
强笑领其真,寓吟自成癖。

方回《秋大热上七里滩》诗,写了吃西瓜的感受,其中两句——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
焉得大冰盘,沾丐及此徒。
……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一批写西瓜的诗歌。这些诗句中透露出一个事实,西瓜在南宋已不再是“贵族消费品”,当时普通老百姓也已吃上了西瓜。

在宋代文人中,最会吃瓜、并能吃出道理来的,不少人推荐苏东坡。据说苏东坡曾撰一副“西瓜联”——
上联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
下联是:“自上而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很显然,这是后代好事文人的附会。苏东坡即苏轼,是北宋文学家,西瓜是他死了四五十年后,才由洪皓带回南宋的,而苏东坡生前的北宋国境内并不见种植西瓜的记录。即便有西瓜,也是从辽金地区“进口”的,属名贵稀罕瓜果,并不是苏东坡之辈能随便吃到的,更别说经常吃了。实际上,“西瓜联”并非苏东坡的杰作,而应该是明代才智过人的大文人解缙所撰。

到洪皓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去世时,西瓜已在大江南北四处种植。在湖北省恩施市境内,曾发现一块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 年)刻立的“西瓜碑”。
从碑记来看,当时西瓜已有四个优良品种:“蒙头蝉儿瓜”、“团西瓜”、“细子瓜(御西瓜)”、“回回瓜”。前三种至刻碑时,已在当地种植了80多十多年;“回回瓜”是从北方引进的,也种植了30年。

觉得盗墓累人还要本钱,拉好友直接盗博物馆,惊动公安部
屈原纪念馆藏品被盗案破案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文物盗案没有破,被盗文物却在国际拍卖行拍卖了,这事说起来确实尴尬,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前文物走私活动有多么严重。屈原纪念馆珍贵藏品被盗案,事发1988年。那时候正是中国大陆文物走私兴起之际,改革开放好几个年头了,大家都向“钱”看,讲究跑步“钱”进,所以包括盗墓在内的文物犯罪现象多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2:560000造字的仓颉,为何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
相传,在距今大约4600年时,黄帝史官仓颉,受到鸟兽足迹启发,随后创造了文字,以至于“天雨粟,鬼夜啼”。然而,从黄帝到战国,史书上一直没有仓颉记载,直到战国晚期才突然出现“仓颉造字”之说,最早记载的是战国晚期荀子指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后来形成了“仓颉造字”传说,将造字功劳全部归于仓颉。我要新鲜事2023-09-29 19:59:070001我国深海考古开启新篇章,南海两处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启动
在沉船遗址布放的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近日启动,考古人员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了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我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9:53:290000文博忆往 | 张忠培先生与渭南考古
2022年6月底,经过一年多的筹办,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渭南市博物馆(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的《渭南文博》正式编印发行,首期首篇登载了张忠培先生的学生、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炜林教授(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所著《张忠培先生与华县队考古》一文。文章写的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一件大事,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59: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