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喜欢叫小孩为“毛子”、“丫头”,还当小名用,知道为什么吗?原来老话有讲究,过去老人都懂的
过去取小名的讲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如今是身份鉴别和社交的需要,在早期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释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许慎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从实际使用来看,确是这样,夜晚看不清对方——“你是谁”——“我是大毛子”,这么一问一答一下子就清楚了,不会被当贼当坏人。
这篇头条号就来说说“大毛子”——古人起小名字的讲究。

(村里的“毛孩子”们)
过去人给孩子起小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的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读好书,小名就起“大学”、“二学”;希望孩子将来发财的,就喊“大发”、“二发”、“大富”;希望当大官的,就叫“大升”、“二升”,或是“大贵”、“二贵”。
比较常见的,直接根据小孩出生时的情况来起名。流行的是生肖起名法,牛年生的叫“小牛”,马年生的是“小马”,龙年生的喊“小龙”,虎年生的称“小虎”,羊年、狗年生的自然叫“小羊”、“小狗”。

但是,如果是鼠年、猴年、兔年、猪年、蛇年出生的孩子,父母是肯定不给孩子起名“小鼠”、“小猴”、“小兔”、“小猪”、“小蛇”的,为什么?原来起名忌讳这五种生肖入名,民间说法是:“猴不正派”、“鼠没出息”、“兔子会跑”、“猪最蠢”、“蛇心最毒”。
有趣的是,生肖外的“猫”却很受宠,叫“大毛”、“毛毛”的孩子特别多,这里“毛”谐音“猫”。不过,取名“大毛子”、“二毛子”还有另外的说法,说是孩子出生时浑身多毛,是毛孩子,所以小名多带“毛”,“大毛”、“二毛”、“毛头”、“毛毛”什么的。

(金文“夏”字)
有的人家根据小孩出生的时节来起小名,春天生的叫“小春”,冬天生的叫“小冬”,但大家又发现没有,夏、秋生的却不喊“小夏”、“小秋”。这又是为什么,原来“夏”与“秋”在过去有不雅意思。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上有这样的记载,古时夏至节气时,有煮龟之俗,“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菹’。”龟,龙物也——过去人代指男性生殖器。这是文人的说法,而民间的想法十分朴素,因为“夏”谐音“下”,而民间嘴里的“下”,多指动物产崽,显然这样是不雅义,故小名回避“夏(下)”。

(夏之荷)
而“秋”字与“龟”也有联系。古秋写有两种写法,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写作“秌”、一写法“穐(龝,籀文写法)”,这“龝”字正象煮禾及煮龟;而从读音上两字也有联系,“龟”古音近“秋”,如西域的龟兹国,念qiū‘cí不念guīcí。
而在五行上,“夏”属“阳”,“秋”为“阴”,民间俗称女性生殖器为“qiū”,与“秋”的读音又一样,所以为避免不雅,小名忌用“秋”字,特别是女孩子,更不宜用“秋”字。

(籀文“秋”字)
虽然小名忌用“夏”与“秋”,但学名(正式名字)却不限用这两字,只是不要用单字,而多与其它字组合入名。
在男孩子中,“大毛子”、“二毛子”很流行,女孩小名最流行的则是“大丫头”、“二丫头“,这又是为什么?过去女孩梳的都是丫形发髻,俗称“丫头”,渐渐地这成了奴婢的代称,又称“丫鬟”。

(过去的婢女,现代影视形象)
老话说丫鬟命苦啊,即使长得好看,因为衣装都是粗衣做的,也不化妆,看起来都是“丑丫头”。而在过去,这种女孩子不值钱,但命大,有“丑孩鬼不要”的说法,所以,在成活率很低的古代,大人们乐意为新生儿取贱名“丫头”,祈望孩子能活下来。
“丫头”一般都用来做小名,不宜作大名,显得轻视女孩,长大再叫“丫头”也不好听。不过偶尔用来作大名,反而让人过目难忘,大俗中见大雅,如央视一著名女主持名叫“王小丫”。

为什么过去家长喜欢给小孩起名“小癞子”、“大秃子”、“小黑子”、“小丑子”,也是这个的“丑孩鬼不要”风俗原理。特别是男孩子,名字越难听越好,这叫“宁叫讨人嫌,不叫人可怜”。
有意思的是,有的男孩子小名也起“丫头”,我的一位已过世叔叔小名就叫“小丫头”,这又是什么风俗?是希望孩子像丫头一样命大,让阎王把男孩误当女孩,因为“以假乱真,阎王没门”。一般情况下,如果之前几胎男孩未能活下来,父母才会给孩子取女名,辟邪的需要。
看到这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过去满大街上的孩子都是“毛子”、“丫头”了吧!

(小丫头,很可爱的)
(注,部分图源网络)
实证千年商港 再现海上繁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专家发言摘编
朔门古港遗址朔门古港遗址元王振鹏《江山胜揽图》描绘的朔门港口场景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通过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掘,可以重新认识温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定位。第一,过去提到海丝,从我国西南角的合浦,到广州,到泉州,到宁波,很少提及温州。结合这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以后要把温州加进去。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41:580004史前文明真的存在?海底发现远古“金字塔”,日本专家:超6000年
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29:250000盗墓者用特制工具探墓,放卫生纸标记,自以为聪明,警察找上门了
盗墓中的小动作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盗墓这行也这样。盗墓的第一步得找墓,这就是圈内所说的“踩点”。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起盗墓踩点的故事。这起盗墓是名叫白克军的人领头的,他家住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是一个盗墓老手,早在2007年就因为此事被判决入狱8个月。出来后也想走明道、正道,但不太好走,挣钱难,还是邪道来钱快,于是又当上了摸金校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3:250002暑校报名FAQ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暑校报名Q&A问:报名表格可以在哪里下载?答:报名需要填写两个表格,可以在豆丁网下载:2019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报名表https://www.docin.com/p1-2215902330.html2019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个资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10: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