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高句丽遗迹

中国辽宁省、吉林省的高句丽族城址、墓葬等遗迹。高句丽族很早就生活在东北浑江、富尔江、鸭绿江一带。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置玄菟郡,以高句骊地为县。前1世纪朱蒙在辽宁省桓仁县一带建立了高句丽政权。公元3年琉璃明王移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魏晋时期高句丽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联系。427年迁都平壤。清朝末年,集安的好太王碑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人曾对集安地区的城址和墓葬进行调查和挖掘。1949年以后,吉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曾对各地的遗迹进行了调查和发掘。


城址 有平原城和山城之分,早期多山城,其后常是下面有平原城,旁侧山上设山城,例如集安县平原的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山城中以五女山城年代较早,可能是早期都城——纥升骨城。遗址位于桓仁县东北7公里的五女山上,下临浑江。山城西凭峭壁,南、北、东依山势于凹伏处以板状石块垒筑城墙,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300米,南有城门,城内有建筑台基址和水泉。平原城以国内城为代表。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用石砌筑,设有瓮城、角楼和垛台。西有洞沟河,另外三面设有壕沟。城内外都有建筑基址。为了防御,在国内城西北 2.5公里处筑丸都山城,并在通往国内城的南道筑霸王朝山城和望坡岭关隘;在北道筑关马墙山城,以拱卫都城。4世纪以后,高句丽的力量日益扩大,相继在形势险要的水陆通衢处构筑大量山城。现存城址有金县大和尚山山城、盖县高丽城山城(建安城)、辽阳燕州城山城(白岩城)、抚顺高尔山山城(新城)、西丰城子山山城、凤城凤凰山山城(乌骨城)、柳河罗通山城、吉林市龙潭山山城等,都是因山势叠石成墙,或设有角楼、垛台、女墙,有的还筑有外城,城内有池塘、水泉和建筑。5世纪时高句丽占有辽东郡治襄平(辽阳),改称辽东城。形成了高句丽由都城、平原城、山城组成的城郭体系。


墓葬 有石墓和土墓两类,多分布在富尔江、浑江、鸭绿江一带,以桓仁集安最集中。积石墓流行于3~5世纪,桓仁墓群时代较早,均为积石墓。集安墓群时代较晚,先为积石墓,后为封土墓。积石墓以碎石、砾石、石条为封,大体发展序列和形制为:积石墓→方坛积石墓→方坛阶梯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室墓→封石洞室墓。大体是顺山谷或河流走向排列成行。封土墓与积石墓并行交叉出现,盛行于6世纪。大体的发展序列和形制为:有坛封土石室墓→阶坛封土石室墓→封土洞室墓→封土石室墓。王室、贵族的封土墓构制宏敞,坟垄高大,其中有不少精美的壁画。集安的壁画墓中,除一座为积石墓外,均为封土墓,时间从4世纪中期至7世纪初,可分为3期:①前期为4世纪中期迄5世纪上半叶,壁画以墓主人生活画为主,绘于白垩土石壁上,如角抵墓;②中期为5世纪上半叶迄6世纪上半叶,除墓主人生活画外,出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及反映佛教内容的莲花、佛像、飞天、菩萨,如三室墓、长川 1号墓;③后期为6世纪中叶迄7世纪初,壁画直接绘于石壁上,以四神为主。从壁画可以了解高句丽历史文化,又能看到中原文化对高句丽的影响。


积石墓中出土有战国西汉时期的铜钱,有鼎、釜、甑、鐎斗等铜器,钁、臿、铧、镰、斧等铁器,均与汉魏时中原地区的形制相同。出土的鎏金器制作精巧、纹饰华美;金银器朴拙中见纤巧;黄釉陶器造型浑厚大方。
在集安墓群中,矗立着著名的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于414年为其父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树立的墓碑。
中国哪里羊肉最好吃?古人说在陕西,甘肃宁夏可能不同意
隋唐人吃羊肉本文作者倪方六吃羊肉、喝羊肉汤,是人们冬日最佳选择。如果说狗肉是秦汉人喜欢的肉品,那羊肉就是隋唐人的菜。进入南北朝时期,中国人的食肉之风有所减弱,这一方面与连年战争,畜牧业生产受到破坏,肉食品供应紧张有关,更与这一时期佛教“戒杀生”、素食风尚兴起有关。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人吃肉之风再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0:520000中国长城屹立不倒 考古专家发现秘密(长城秘密)
万里长城屹立的秘密是城墙内填充的百吨碎石。长城的山海关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秘密,其实原因就藏在墙体的内部。它的地基部分每块都是重达三吨的花岗岩,并且在石块与石块之间用蝴蝶形的铁索固定,这样能有效的预防石块在潮汐长将时四处移动。不仅如此,上下九层高达14米,严丝合缝的花岗岩巨石,让敌人想轻易凿开城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万里长城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34:440001三星堆属于哪个文明(古蜀文明)
三星堆属于我国的古蜀文明,在古代的文化进程当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目前已经挖掘的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镇。根据目前专家推测,三星堆遗址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的1600年到公元前的1000年,距离今天大约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4-03-31 17:41:280004四川有一地方叫“棺材铺”,山洞发现29具古棺,出土一物至今难解
中国悬棺葬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人们都把坟墓称为“阴宅”。在中国南方有一种葬法,根本就没有坟穴,不建阴宅,棺材置于峭壁悬崖边上。现存最早楷书字典《玉篇》编纂者、南朝人顾野王,当年在今福建武夷山看到这样的景观时,惊呼:“地仙之宅,美哉山河,真人世希觏也。”这种奇怪而又神秘的葬法,棺材不沾泥,现代学者称“悬棺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9: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