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中山王厝鼎壶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5:242阅
战国时代中山国王厝所作铜鼎与方壶。一般将其与同出的厝的嗣王(妾子)(次虫)所作圆壶合称“中山三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三器均有很长的铭文,记载中山国的历史,补充了文献中的缺佚。




鼎为铜身铁足,圆腹圜底,附耳,兽蹄足,覆钵形盖,顶有三环钮,通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自鼎盖环钮以下至鼎腹足部以上,刻铭文469字。方壶即通常所谓的钫,肩饰四条夔龙,腹两侧各有一铺首,通高63厘米,腹径35厘米,腹的四面刻铭文450字。(妾子)(次虫)圆壶为短颈鼓腹,两侧有二铺首,圈足,有盖,盖饰三钮,通高44.5 厘米,腹径32厘米,腹与圈足皆有铭文,腹部铭文59行、 182字。中山王厝鼎、壶的铭文内容相似,主要是赞颂相邦赒率师伐燕而建立的功勋,并谴责燕王哙让王位于燕相子之,因为“臣主易位,逆灭违人,故身死国亡”。文献记载,当时只是齐国乘机入侵,攻破燕都。今据鼎、壶铭文,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也率师参加了这次伐燕,并夺地数百里,城数十座。齐伐燕事发生在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鼎和壶的铸造时间当在此后不久。





关于中山国的历史,文献所载仅是片言只语,王室世系也不清楚。中山王厝鼎、壶铭文为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如“皇祖文武、桓祖成考",即记录了四位先王的庙号,连同作器者王厝,作圆壶者(妾子)(次虫),这就衔接起了前后共六代中山王的世系,对文献所载中山武公前后的历史作了重要补充。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秦陵园内发现大量陪葬墓,或射死或勒死,疑是始皇被诛杀公子公主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了什么?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帝陵中,秦始皇陵无疑是一座最有话题的陵墓,至今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从1950年代起,考古界便着手秦陵的勘探,希望有所发现。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经过40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已经判明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址分布区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其中文物遗址密集区近20平方公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2:000000北京出现的罕见墓葬 难道说主人是韦小宝
北京的墓穴是清代一个四品官员。2006年5月,一座罕见的古墓在北京出土,墓主穿着清朝的龙袍,但戴着明朝的发髻。经过研究和分析,专家们怀疑这座古墓的主人是众所周知的韦小宝。清代官员墓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7:38:180000邵学成:阿富汗黄金之丘的考古往事
迎接逝去的灵光苏联考古学家萨利安尼迪(V.I.Sarianidi,1922-2013)在二○一三年十二月去世了,但他的故事还在学界流传着。有些时候感觉他还没有离开,对于一些中亚考古学问题的思考和争议,仍然在他生前的理论设想中继续着。在对中亚考古学的追求中,伴随着东西方冷战、苏联解体和阿富汗动荡,多少都会让人感觉得到与付出都充满矛盾,既有劳累的欣慰,也有痛苦的幸福。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09:140000考古茶托为什么从唐代说起,最早的茶托能追溯到什么朝代?
中国的茶文化不仅是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这篇短文,与各位分享一下学习心得,说说饮茶器皿中最早的茶托。茶托,从唐代开始说起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历史上的文献记载,茶托从唐代开始;其次是考古发现自铭的茶托也首先发现于唐代。1、经常被引用的文献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33:380000郭大顺:记与苏先生通信——《苏秉琦往来书信集》序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04: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