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中山王厝鼎壶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5:242阅
战国时代中山国王厝所作铜鼎与方壶。一般将其与同出的厝的嗣王(妾子)(次虫)所作圆壶合称“中山三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三器均有很长的铭文,记载中山国的历史,补充了文献中的缺佚。




鼎为铜身铁足,圆腹圜底,附耳,兽蹄足,覆钵形盖,顶有三环钮,通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自鼎盖环钮以下至鼎腹足部以上,刻铭文469字。方壶即通常所谓的钫,肩饰四条夔龙,腹两侧各有一铺首,通高63厘米,腹径35厘米,腹的四面刻铭文450字。(妾子)(次虫)圆壶为短颈鼓腹,两侧有二铺首,圈足,有盖,盖饰三钮,通高44.5 厘米,腹径32厘米,腹与圈足皆有铭文,腹部铭文59行、 182字。中山王厝鼎、壶的铭文内容相似,主要是赞颂相邦赒率师伐燕而建立的功勋,并谴责燕王哙让王位于燕相子之,因为“臣主易位,逆灭违人,故身死国亡”。文献记载,当时只是齐国乘机入侵,攻破燕都。今据鼎、壶铭文,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也率师参加了这次伐燕,并夺地数百里,城数十座。齐伐燕事发生在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鼎和壶的铸造时间当在此后不久。





关于中山国的历史,文献所载仅是片言只语,王室世系也不清楚。中山王厝鼎、壶铭文为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如“皇祖文武、桓祖成考",即记录了四位先王的庙号,连同作器者王厝,作圆壶者(妾子)(次虫),这就衔接起了前后共六代中山王的世系,对文献所载中山武公前后的历史作了重要补充。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人放假有多爽?唐朝清明节最少放4天,不需要调休,
古代怎么放假的?本文作者倪方六清明节,又到了。自2008年与五一、中秋一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加上调休的两天时间,清明节也成了“小长假”。都说古人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在古代中国,清明节是怎么放假的,何时成了法定假日。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事。(春游)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9:180000打捞一艘古沉船时 发现“致远”2字 随后所有人员集体敬礼
战舰“致远号”,是我国历史上一艘重要的海军巡洋舰,曾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奋勇抗敌,最终以沉没殉国。这艘战舰沉默了百年,直到最近在黄海海域被发现,勾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58:500000五阿哥永琪墓在水库发现 石棺打开后 百年传说被证实
我要新鲜事2023-08-15 20:16:100000讲座:张敏:鸟瞰太湖——太湖流域文明化进程的宏观研究
讲座伊始,张老师指出:太湖流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因此,对太湖流域文明化进程的发生历程、发展方向、发展规律、发展规模作全局性的宏观研究是必要的。根据太湖流域早期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张老师将讲座内容分为“太湖流域与太湖流域古文化、马家浜时期的太湖东西、崧泽时期的太湖流域、良渚时期的太湖南北、文明化进程中的太湖流域”五个部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10: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