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刻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1:180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时所立的纪功刻石。内容是称颂秦始皇的丰功圣德。刻石的文辞为每句4字,韵文,前部分为始皇颂辞,后面附秦二世诏。刻石的内容,除《峄山刻石》外,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刻石字体为小篆。相传是丞相李斯写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区)立石,是为《峄山刻石》。同年,上泰山,封,祠祀,禅梁父,所刻立石,是为《泰山刻石》。又南登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作琅琊台,立石刻,是为《琅琊刻石》。二十九年,登之罘(今山东省福山县),刻石,是为《之罘刻石》;又刻于东观,是为《东观刻石》。三十二年,至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刻碣石门,是为《碣石刻石》。三十七年,上会稽(今浙江省绍兴),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是为《会稽刻石》。

宋代刘跂的《泰山秦篆谱》记载《泰山刻石》说,石高不过五尺,形制不方不圆,四面宽狭不等,每一面上都刻文字.清代阮元《山左金石志》中记载《琅琊刻石》说,用工部营造尺测量,石高一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宽三尺,顶宽二尺三寸,南北厚二尺五寸。据阮元所描述的形状,很类似传世的秦刻石鼓,应是《说文》所说的“碣”。

秦刻石仅存《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已裂残,据清初拓本,仅存二世诏书86字。残石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据明安国藏宋拓本存146字。清代以后,所能见到的泰山刻石“秦二世诏"残片,存约10字,现藏泰安岱庙中。
现在通行的之罘、碣石、会稽刻石拓本,都是后世仿写、仿刻的。《东观刻石》未见流传。现存《峄山刻石》,为北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据南唐徐铉的摹本“刊石于长安故都国子学”,是重新刊刻的。此石现藏西安碑林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庄蕙芷:理想与现实——唐代墓室壁画的天象图研究
由于期末考前,看到郭静云老师分享的这场演讲讯息,所以在考完期末考的那个星期六,就来听两位老师的报告,尽管我对他们报告的主题相当陌生,但也从中获得若干启发,笔者应郭老师之邀,试图将本次所学所闻记录下来,不足之处,尚祈见谅。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8:270000古代工匠艺人易绝种之谜,长期使用毒原料致精子质量下降?
原题:工艺失传是因匠人“绝种”么?本文作者倪方六有一种现象,大家可能都注明到了:古代留下了好多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但是其独门绝技却失传了,这就是俗话说的“绝种现象”。比如,商周青铜器制造技术,现代可以仿得很逼真,熔炉温度、模范都可以达到,都做得很好,就是铸不出原味儿。图:中国古代精美青铜器图:古代匠人工作场景(木匠)图:古代匠人工作场景(瓦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28:190000徐坚:山地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2016-08-29徐坚、张亚飞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上午,中山大学历史系徐坚教授为参加2016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风趣、幽默的讲座,讲座主题为:山地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主要是按照发现山地、进入山地、超越山地的顺序展开,讲座中徐坚教授巧妙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将晦涩难懂的考古知识精彩的呈现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9:5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罗布泊魏晋遗迹与文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32:190000刘兴林:牛耕起源和早期的牛耕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8: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