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刻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1:180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时所立的纪功刻石。内容是称颂秦始皇的丰功圣德。刻石的文辞为每句4字,韵文,前部分为始皇颂辞,后面附秦二世诏。刻石的内容,除《峄山刻石》外,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刻石字体为小篆。相传是丞相李斯写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区)立石,是为《峄山刻石》。同年,上泰山,封,祠祀,禅梁父,所刻立石,是为《泰山刻石》。又南登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作琅琊台,立石刻,是为《琅琊刻石》。二十九年,登之罘(今山东省福山县),刻石,是为《之罘刻石》;又刻于东观,是为《东观刻石》。三十二年,至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刻碣石门,是为《碣石刻石》。三十七年,上会稽(今浙江省绍兴),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是为《会稽刻石》。

宋代刘跂的《泰山秦篆谱》记载《泰山刻石》说,石高不过五尺,形制不方不圆,四面宽狭不等,每一面上都刻文字.清代阮元《山左金石志》中记载《琅琊刻石》说,用工部营造尺测量,石高一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宽三尺,顶宽二尺三寸,南北厚二尺五寸。据阮元所描述的形状,很类似传世的秦刻石鼓,应是《说文》所说的“碣”。

秦刻石仅存《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已裂残,据清初拓本,仅存二世诏书86字。残石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据明安国藏宋拓本存146字。清代以后,所能见到的泰山刻石“秦二世诏"残片,存约10字,现藏泰安岱庙中。
现在通行的之罘、碣石、会稽刻石拓本,都是后世仿写、仿刻的。《东观刻石》未见流传。现存《峄山刻石》,为北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据南唐徐铉的摹本“刊石于长安故都国子学”,是重新刊刻的。此石现藏西安碑林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瓜评十大考古:生土之下的万年遗存——赵家徐姚
#历史开讲#今天全国十大考古前22强终于出炉,这些项目基本相当于进入了世界杯的决赛圈,是要进京赶考,在全国一众大佬面前汇报的项目。作为文化大省的山东,从原来的四个变成了现在的两个,一个是前几天说过的瓜评十大考古:济南王张荣的地下王国,另一个就是今天要讲的齐国故都临淄地区,挖战国秦汉墓意外发现的赵家徐姚旧石器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9:570000郑和发现了美洲?玛雅出土“甲骨文”后,专家:商朝人到了美洲
提到世界上最知名的预言,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玛雅预言吗?好像世界上确实没有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论更让人痴迷的了。当年,因为2012世界末日论,有些忠实的信徒甚至变卖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只为了等待着这最后一刻。后来事实证明,那一天并不是世界末日,而如今距离那一天也过去了将近8年时间。一、美洲到底是谁发现的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06:040000五千年华夏文明发源于淮河中下游?看看这里有多少史前文化遗址
泗县历史悠久,自原始社会起,先辈们筚路蓝缕,虽经战火天灾而代代耕耘,不绝如线。终于成就了今日泗县的涅槃辉煌!今结合泗县博物馆史前人类展厅展览介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泗县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遗址调查报告》和安徽省宿州市文物局《安徽泗县程台新石器遗址调查简报》等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泗县境内史前人类的分布情况、文明程度。与各位历史爱好者一起参加泗县史前人类科普活动。我要新鲜事2023-10-04 19:54:080000后凹尾龙:蒙古国大型恐龙(长10.5米/距今6500万年前)
在亚洲,蒙古国是除中国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几千万年前有丛林与湿地,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恐龙。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巨型食草恐龙,它就是后凹尾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后凹尾龙基本资料1、体型:后凹尾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大型食草恐龙,主要吃植物和树上的叶子,它体长10.5米,与斯基玛萨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57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4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