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崖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3:560阅


汉代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的墓葬。墓的规模大小不等,墓道多为狭长的横穴,一般都附有排水设施。崖墓在东汉时流行于四川地区,并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中的随葬品与同时期的砖室墓基本相同。

四川地区的东汉崖墓,俗称蛮洞。往往是几十座聚集于一处,分布密集,错落有致,应是有计划开凿的。墓室有单室、前后室和多室的,一般规模不大。成都天回山3号墓,是一座大型崖墓,墓室长19.05米,宽1.75~2米, 高1.86米,有前、后室和6个侧室,墓室内放置瓦棺、石棺14副。有些墓的墓壁上刻有墓表,纪年多为东汉晚期的年号。有的墓在墓门、墓壁以及石棺上,雕刻画像和图案,题材与当地画像砖墓相类似。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崖墓,墓室一般较东汉时期狭小。

近年来在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发现一些西汉时期的大型洞室墓,墓室都开凿在山岩之中,也应属于崖墓。河北满城汉墓和山东曲阜九龙山汉墓,墓室结构复杂,一般有墓道、前后墓室、耳室和侧室等,并有较为完整的排水系统。江苏铜山龟山汉墓,有的墓道为竖井式,在墓道下部向东、南横凿出两墓室。这类崖墓规模宏大,为诸侯王及其亲属等高级贵族的墓葬。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鹦鹉嘴龙:亚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9750万年前)
目前为止,地球上已挖掘出超过700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在这其中,很多都来自蒙古国,比如前面介绍的后凹尾龙、白山龙等,还有今天要介绍的鹦鹉嘴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鹦鹉嘴龙基本资料1、体型:鹦鹉嘴龙是一种亚洲的小型食草恐龙,食物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它体长2米,与红山龙、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1.19亿年-975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59:390003文化遗产数字化考古 千年古墓发掘保护 墓室三维扫描 泰来三维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自然和人文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物经受着自然和人为的损坏,有些甚至已经消失。因此,文物保护成为了保留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0:12:590000学术实践 科技弘扬——云冈石窟第14窟的研究保护历程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06:260002中华盗龙:新疆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44亿年前)
在侏罗纪晚期,地球上曾出现过许多食肉恐龙,其中在中国比较出名的有四种:单棘龙、中华盗龙、永川龙和四川龙。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华盗龙,它体长可达8米,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是当时最顶级的掠食者,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中华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16:280002秦始皇陵中的跪射佣 各方面细节满满(兵马俑)
跪射佣使用的泥条盘筑的方式制作的活灵活现。下图中是一尊秦朝时期的跪射俑,他头上挽着发髻,身上披着铠甲,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着正前方。他曾在黄土下静静地沉睡了2000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陕西临潼的打井农民无意中发现。那么,这一尊跪射俑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神秘?人佣细节我要新鲜事2023-04-10 12:33:2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