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邳县大墩子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2:52:456阅

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县城北40公里处。1963、1966年南京博物院两次进行发掘。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大汶口文化墓葬和一些灰坑、建筑残迹;下层属北辛文化,或称青莲岗文化。

上层墓葬共336座,分布密集,多有叠压,可分早、晚两期,分属于大汶口文化的早、中期。绝大多数无圹穴,死者头向东或稍偏北,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个别为屈肢、侧身或二次葬。还有8座两人合葬墓,分别为成年同性、成年男(左)女(右)、男性或女性成人与儿童的合葬。部分死者的枕骨或齿弓人工畸形,有些拔除上侧门齿。还有一男性死者的左股骨尚遗留有射入的骨镞。

▲ 石匕首
绝大多数墓有随葬品。其中生产工具不多,有穿孔石铲、石或骨制的环柄匕首、角锄、骨鱼镖及其他日用工具。有一定数量的饰物,其中一串骨珠较精致。陶器的种类主要为各式鼎、豆、壶等,还有一些多彩绚丽的盆、钵、罐,晚期墓中出现了背壶、鬶、盉。3座墓随葬有陶屋模型。一些墓用狗或陶狗,整猪或猪头、猪下颌骨随葬。还有一些墓随葬龟甲。在近80座墓中,死者手部放置獐牙或獐牙勾形器。随葬品一般在10件以下,也有的无物,多的则达60件。

▲ 八角星纹彩陶盆
有人认为大墩子墓地随葬品的多寡反映出贫富分化,随葬的猪、狗、陶屋是私有财产的象征,成年男女合葬是父权制下的夫妻合葬,因此它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另有人认为,随葬品的优劣多寡并不悬殊,男女合葬墓太少,其随葬品也不丰富,未必是父权制的产物,因此大墩子墓地的早期仍可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阶段。

▲ 彩陶钵
大墩子下层的陶器多为砂质红陶深腹圜底釜和泥质红陶钵,有的钵内壁或外沿绘有简单彩纹,还出土了近百件粗磨的大型石铲和石斧。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500年。
0006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千年古墓出土的“不老仙丹”是什么成分制成的?
在前面的一些节目之中,我们提到了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实际上还有一些博物馆从不对外人展示的神奇物品。在南京市博物馆的地下库房,有这样一个锦盒天天有人专门照看,并且定期进行巡逻,似乎里面装着的东西比金子还要珍贵。那么,锦盒里到底装着一些什么东西呢?这件东西又为什么不能公之于世呢?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19:090000法国印象派画家——Claude Monet(1840-1926)7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10:28:210000基础技术的差异与杂合:亚洲的冲突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05:240000从质量、效率到成果、人才——安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次到年终总结的时候,无论是个人的,一个部门的,还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大家也许都会想到同样一个问题:一年又一年,每一年我们都在总结过去的一年,谋划新的一年,这当然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但问题是,我们所谋划的重点工作,设定的年度目标,描绘的宏伟蓝图,实现了吗?都实现了还是部分实现了?亦或没有实现?实现了的效果怎样?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