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陕北画像石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28:412阅

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分布在陕西省绥德、米脂、榆林等地。20世纪初发现,但墓中画像石大部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陕西省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发掘了和帝永元十二年(100)的王得元墓和安帝永初元年(107)的牛文明墓等多座画像石墓,并收集了零散画像石近300块。这一带东汉时属上郡。顺帝永和五年(140),因南匈奴侵扰,郡治南迁,此地战乱频繁,故画像石墓的下限不会晚于此年。目前发现的画像石,技法风格相近,题材内容雷同,说明时代接近,而纪年墓的材料则证明它们多是和帝、安帝时期的作品。墓主多是土著豪强。

陕北画像石墓均为砖石混合结构,一般是前室穹窿顶、后室券顶的双室墓,规模较大的往往还在前室附有一个到两个耳室,墓长6米左右。大多数墓被盗掘破坏,残存的随葬品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墓葬所出的近似。

画像石多用于墓门,少数墓也嵌于室壁,个别墓穹窿顶上也嵌有画像石。画像内容主要有6种:①反映陕北高原地带生产活动的牛耕、放牧、田猎和农田作物;②表现墓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宴饮、乐舞等;③东王公、西王母以及仙禽神兽等神话故事;④孔子见老子一类的历史故事;⑤日、月等天象内容;⑥由蔓草状卷云纹所组成的二方连续形式的装饰花纹。画像的雕刻技法主要采用减地平面阳刻,物像细部大多不再加刻阴线,而用墨线或朱彩绘出。画像质朴凝重、简洁有力,拓片的效果宛如剪纸。作为边框的装饰性极强的蔓草状卷云纹,在画面上占有很大面积,几乎喧宾夺主。这些都构成了陕北汉墓画像石的独特艺术风格。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岳健平等:中国东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生态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8:260001禄丰龙:亚洲出土的唯一板龙科恐龙化石(体长6米)
禄丰龙是一种原蜥脚类的板龙科恐龙,体长只有6-7米,诞生于1.9亿年前的侏罗纪初期,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县发现的,因此才以此得名。禄丰龙的化石中发现了一块罕见的保有蛋白质的恐龙化石,其中血管和神经都能够看到。禄丰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29:360001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什么时期的 距今多少年(新石器时代)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的陶器,距今的时间超过了6000年。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的时间是1955年,出土的地点是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31:560000荐书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2021)》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2021)》主编:国家文物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定价:180元ISBN:978-7-5010-7758-8目录序言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08:030000考古发现“大唐女婿”墓,妻子为李世民爱妃与前夫所生,受到尊敬
考古中发现的大唐女婿本文作者倪方六唐朝太平公主首任驸马薛绍墓,在西安被意外发现,因为他特殊的“大唐女婿”身份,又与有太平公主有一段恋爱情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其实,这些年来在考古中发现的“大唐女婿”墓,并不少见,有的甚至定居中原的是“外国女婿”。如1972年发掘的阿史那忠墓,墓主便是一位“外国人”,妻子是李唐宗室女定襄县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04: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