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楚帛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4:570阅
战国时楚人文字资料。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中盗掘出土。帛书又名缯书,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期,但实物则以子弹库出土的为最早。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发掘了这座墓葬,判明其年代在战国中晚期之间。帛书摹本最早见于1944年蔡季襄的《晚周缯书考证》。


帛书宽38.7厘米,长47厘米。文字为墨书,计900余字,字体是楚国文字;图像则为彩绘,先用细笔勾勒,再填以彩色,至今仍较鲜明。帛书中部有文字两大段,书写方向相反,一段8行,另一段13行。帛书四周有12个神的图形,其形状奇异,有三首、鸟身、珥蛇等,运笔细膩,各神像旁题记神名,并附文字一段。在帛书四角又有植物枝叶图像。


关于帛书的内容和性质,学者见解不一。有人指出8行一段中提到“天棓”(一种彗星)、“侧匿”(月初而月见东方)等天象灾异。13行一段中,已考出有伏羲、炎帝、祝融、共工等名,有学者认为其中还有女娲、帝侈、禹、契等名,并涉及四时、昼夜形成的神话。四周12神名,已考定与《尔雅·释天》12月名相合,所附文字系记12个月的宜忌。从这些方面看,帛书可能是战国时代数术性质的佚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白垩纪鸭嘴龙科:冠龙 头戴扇形头冠(脸颊能发出呱呱声)
冠龙是一种鸭嘴龙科的植食性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头顶处长有非常大且坚硬的头冠,就像是一个扇子长在头顶,而它的脑袋则是类似鸭子一样,因此它长有喙状的吻部,并且主要使用两足进行奔跑和行走。冠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38:340001中国考古百年 | 苦乐年华考古人 基层田野巾帼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回想
李慧萍“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作为考古一线的工作人员,听到这句话,倍感温暖和鼓舞。基层考古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艰辛令人感慨,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在默默奉献,用成绩彰显古代历史文明。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回想起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段考古发掘工作,记之,以此致敬考古百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53:540001瓜评十大考古:开封州桥遗址重现北宋东京梦华
#历史开讲#河南是目前我国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最多的省份,虽然上有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下有郑州、洛阳这样强地级考古机构,夹在中间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着实憋屈了些。但是从省院依然发掘出不少大发现,比如去年的南阳黄山遗址,再比如今年的开封州桥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5:0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沂南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1:020000掠食龙:非洲巨型恐龙(长15米/脸型似马/拥有长尾巴)
掠食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5米,属于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脑袋和马匹相似,脖子和尾巴都非常修长,第一批掠食龙化石是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的。掠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01:1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