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草鞋山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09:362阅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遗址。位于江苏省吴县唯亭镇东北。面积约 4.4万平方米。1972~1973年南京博物院进行两次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1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还有少量大致属于春秋时期的遗存。这一地层关系,对于确定太湖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具有典型意义。

▲ 陶豆
马家浜文化层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4000年左右。发现墓葬100多座,以单人俯身葬为主,并有同性合葬墓。头向多朝北,有些头骨用陶器覆盖或置于陶器中。

▲ 墓葬及随葬品
随葬器物较少,大多数是1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1件,食器主要用豆或钵,炊器用釜或鼎。发现有炭化稻谷,经鉴定有粳稻和籼稻两种。出土炭化纺织品3块,经鉴定是以野生葛为原料,纬线起花的罗纹织品。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纺织品实物。

▲ 陶釜
在崧泽文化层内发现墓葬89座。盛行单人仰身直肢葬。还发现2座成年男(左)女(右)合葬墓,有的认为这是父系氏族社会的葬俗(见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头向大多数朝南。

▲ 陶鼎
大部分墓葬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品,多者25件,有的墓仅用象征性的陶片随葬。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一般由炊器、钦食器和盛器组成,常见的是鼎、豆、壶、罐、杯等,有生产工具和玉石装饰品,个别墓有猪下颌骨。

▲ 陶盉
在良渚文化层内发现1座大型墓葬,人骨已朽,可能是一个男性,并附葬两个二次葬的女性。墓外还殉葬一狗。

▲ 神人兽面纹琮
随葬大量精致的器物,有玉琮、玉璧、玉镯、玉串饰、石器工具和刻纹陶器等共60多件,显示了当时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和所处原始社会解体的迹象。

▲ 玉璧

▲ 石钺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山东沂水发现细石器遗存
2022年3月初至6月下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调查队,在沂水县西部展开为期4个月的旧石器时代专项调查工作,共发现旧石器、细石器遗存5处。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28:140000台北故宫藏品中有一件宝物,令大陆眼馋,比国博后母戊鼎还珍贵
毛公鼎:多次易主的传奇“人生”文/吴甜甜、倪方六名称:毛公鼎年代:西周晚期出土地: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价值: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之一,也是晚清时期出土的四大国宝之一,更是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台北故宫展厅)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0:5200008000年龙文化溯源:从史前到秦汉 龙经历了怎样的变身
在我国的古代传说中,龙一直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生物,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象征意义。从史前时代到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和象征发生了许多变化,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演进。1.史前时代的龙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45:27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49:040000赵志军:从进化论视角重新评估上山文化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地位
农业起源是人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co-evolution)。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界某些植物或动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加强,最终这些植物和动物被驯化成必须依靠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再繁殖的特殊物种,即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而人类社会也相应发展成为必须依靠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为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