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望都汉壁画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25:340阅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砖室壁画墓。位于河北省望都县所药村东。1952~1955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先后发掘。1955年出版了《望都汉墓壁画》,1959年出版了《望都二号汉墓》。1号墓的墓主,据壁画内容推测,曾由河南尹升任三公。2号墓的墓主,据所出朱书买地券和玉衣残片,为中山国蒲阴助所博成里人,姓刘,曾任太原太守,可能是皇族成员,卒于灵帝光和五年(182)。两墓东西并列,相距仅30米,墓主应为族亲。



两墓都有高大的坟丘。西侧的1号墓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4个耳室和后室后壁的1个小龛组成,全长20.35米。2号墓由墓道、甬道、2个前室、1个中室、 2个后室、8个耳室和后室后壁的1个小龛组成,全长 32.18米。两墓均早年被盗,除出土楼阁、灶、井、杯、盘等残破陶器外,1号墓尚存完整的石围棋局、石榻等,2号墓还出有石骑马俑、彩绘石枕和大量鎏金铜车马饰及货币等。

墓内均有精美壁画,并附墨书榜题。1号墓壁画保存较好,分布于前室四壁和前、中两室间的甬道中。画面分两层。上层为属吏图,绘人物肖像25个:墓门两侧为“门亭长”和“寺门卒”,其他有“仁恕椽”、“贼曹”、“追槌鼓椽”、“主记史”、“主簿”、“辟车伍佰八人”以及门下五吏等。下层绘祥瑞图,有“羊酒”、“芝草”、“白兔游东山”、“鸳鸯”、“凤凰”等9幅。在前、中两室间的甬道顶部,绘有用流动的云气和奔腾的仙禽异兽构成的精美图案。在前室和西耳室间的甬道上有“嗟彼浮阳,人道闲明”、“当轩汉室、天下柱梁”等8句32字的朱书铭赞。2号墓壁画大部分损坏,主要绘在两个前室,内容与1号墓的相近。两墓壁画以墨线勾勒、平涂施色的传统技法为主,兼用渲染法以表现明暗,洒脱传神,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四羊方尊为什么是国宝:象征意义极高(用于祭祀)
四羊方尊被称之为我国十大国宝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四羊方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四羊方尊是我国古代文化价值的最好象征,在我国战国时期每一个子女都必须要对父母尽孝,四羊方尊就是一款典型的用来祭祀的礼器,除此之外四羊方尊也是我国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凭借着当时战国时期人民的科学技术,能够制造出四羊方尊这样的封建礼器的确有一定的挑战。一、四羊方尊的发现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14:060000燕儿飞、红绣鞋、杏花雨,听起来浪漫吧,却是古代酷刑,受刑者痛苦异常,生不如死
古代如何控制超期羁押?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的文章说了古代如何防范刑讯逼供,这篇再来说说超期羁押现象,这也是古代司法中的常见现象。(监牢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9:460000福建明清古墓群重见天日 意外发现两男一女合葬古墓
福建漳州一个水库近日放水捕鱼,使一个明清古墓群重见天日。墓群位于漳州蓝田镇龙池村的长山水库,据承包水库的林先生称,“水库大概隔三四年就会放水一次捕鱼,但从来没有把水放得这么少”。当水慢慢泄去,大家惊讶发现,短短300多米范围内,竟分布了30多座墓穴,约有300多年历史。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330000郭静云教授答沈长云先生的信——并简要回复许宏先生的评论
【编者按】自郭静云教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出版一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现受郭静云教授之托,刊发郭静云教授回复沈长云教授信件全文。感谢光明日报转来沈长云教授的信函。更多谢沈长云教授用心讨论拙著,对此本人感觉到很荣幸。因为拙著篇幅确实很长,沈先生来不及在短期时间内看得仔细,所以本人针对沈先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0001早读·日课||NO.7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论语(钱穆新解)学而篇第一(一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无谄:谄者谄媚,卑屈于人。无骄:骄者矜肆,傲慢于人。贫多求,故易谄。富有恃,故易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