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棺即死”——李静训墓发掘传奇
1957年,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安城西的梁家庄附近,意外发现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墓主人是9岁的小女孩,墓中葬具是一具石棺和一具石椁,石椁中有一座华美的宫殿(石棺),殿堂为“面阔三间”的九脊形式。

在陕西发掘古墓已经不再是件稀奇事。然而,这座华美的宫殿即为墓主人的棺材,宫殿上刻有4个大字:“开棺即死”,旁边还有一些红色的痕迹。考古人员看后,背后一阵凉意,皆吓了一跳,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考古专家也是出了一身虚汗。

经过短暂的商量,考古人员还是打开了石棺,人骨和随葬品便出现在了考古人员的眼中,数量繁多的陶俑、镶嵌玉石的项链、波斯的金银器皿等琳琅满目,同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9岁小女孩的墓志。

这个小女孩叫李静训,是上柱国李崇的孙女,李崇年轻时候就跟着周武帝平齐,后跟随隋文帝杨坚打天下,583年,李崇抗击突厥侵犯时以身殉国,隋文帝念及李崇立下过赫赫战功,让李崇的儿子李敏在皇宫成长。下面一起看看振奋人心的出土宝物:




李敏后来娶了北周宣帝宇文赟与皇后杨丽华的独女宇文娥英,封为上柱国,官至光禄大夫,杨丽华还是杨坚的长女,杨丽华十分溺爱外孙女李静训,李静训便从小被养育在宫中,性格乖巧,相貌甜美,“得神仙之妙”,享受着所有人的宠爱。

李静训是在9岁突然染病而死的,“悲泽兰之夭”。杨丽华十分悲痛,决定厚葬自己的小外孙女,历来都有盗墓事件发生,杨丽华不忍外孙女也遭受这样的事情,于是将李静训葬在了皇宫旁,当时皇帝都没有资格修陵墓在皇宫旁,但杨丽华就是做到了。

下面是出土的墓志铭,字迹宽绰、舒展、娟秀,游走在法度与灵韵之间。类似这些典型的隋代书法风貌,代表着唐楷的先驱。



女郎讳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族纂厉乡,得神仙之妙;家荣戚里,被日月之晖。况复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誉华髫发,芳流肇悦。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于是摄心八解,归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大业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终于汾源之宫,时年九岁。
皇情轸悼,撤县辍膳,频蒙诏旨,礼送还京,賵赙有加。以其年龙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瘗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之内。即于坟上构造重阁。遥追宝塔,欲髣髴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乃铭曰:
光分婺女,庆合天孙,荣苕比秀,采璧同温。先标令淑,早习工言,生长宫闱,恩勤抚育。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窥,银函霄读。往从舆跸,言届河汾,珠涓润岸,镜掩轻云。魂归秪阁,迹异吴坟,月殿回风,霜锺候晓。砌凝阴雪,檐悲春鸟,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万分心痛的杨丽华,想到自己死后,万一有人还是打扰到了宝贝的小外孙女该怎么办?于是她又在李静训的墓中留下“开棺即死”四字,旁边还刻意留下“斑斑血迹”,实在瘆人。当时民间还盛传隋炀帝让3000女子为李静训陪葬,若是靠近李静训墓,就会听到女子的哭声,正是因为这些刻意之举,吓跑了不少盗贼,毕竟古人是很迷信的。于是,李静训墓1400年来都没有被盗过。

江俊伟:殷墟甲骨文“婦某”角色析論
研究殷墟甲骨文“婦某”性質不宜以特例作為判斷標準,須全面分析個別事務或職責在“婦某”群體中占有的比例。經統計,“婦某”相關內容以“生育”、“進獻”類占比明顯較高,“祭祖”、“征伐”等在“婦某”群體中僅屬特殊現象。“婦某”在殷商王室中應扮演著生育子嗣、協助王室占卜活動的角色,且為殷商與外族建立關係的橋梁。關鍵詞:卜辭多婦殷商女性地位0001金沙江龙:中国大型植食性恐龙(长11-13米/1.75亿年前)
目前,在中国20个省市已出土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不少来自云南省,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金沙江龙,一起去了解看看。金沙江龙基本资料体型:金沙江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1-13米,与萨尔塔龙、南宁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19位,生活在距今2亿-1.75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03:49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黑城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31:4600009岁小女孩的棺材上写了四个字,千年后,考古专家不知如何是好
古代因为实行厚葬,所以就诞生了盗墓贼这个职业,而古代人为了防止死后被打扰,总会做一些防盗措施,比如,毒箭,水银等等,而在陕西西安的一座隋朝古墓里面,却用了另一种防盗措施,这种防盗措施实用效果非常强。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00:230000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上)?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14:1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