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考古挖掘现场,摆起香炉做“法事”?考古学家:这不是迷信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有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古人实行厚葬礼仪。这就表示了,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珍贵的文物,都被保存在这些古墓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会成立考古队,对历史进行探索,而每一次的考古工作,几乎都会有收获,尤其是我国的考古发现。虽说厚葬之风的兴起,也催生了盗墓这一行为,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还是隐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在一些关于盗墓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盗墓贼在盗墓之前,都会先拿出香火来拜一拜。盗墓贼烧香是有规则的,在家里的时候先拜一拜,拜的是祖师爷;下铲盗墓之前,盗墓现场再拜一拜,为了不玷污神灵。这样一说,就有些迷信的意味了,先不说迷信的问题,盗墓贼此举,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自己心里能够安宁,毕竟挖人家的坟墓不是什么道德的事情。但在现代一些科学的考古现场,专家在发掘古墓之前,竟然也会先做“法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山东西汉济北王陵考古
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山东西汉济北王陵考古现场,专家在正式的挖掘工作之前,先请来法师,做了一场法师。从现场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挖掘机已经在一旁待命了,但另一边,是一个供桌,桌上摆了香炉,食物、纸钱等等祭拜所用物品。供桌的后边是专门请来的吹鼓乐队,现场形成了一个怪异的局面,一边是现代的挖掘工具,另一边就好像迷信活动现场,同一个画面上的两者十分显得突兀。

祭祀活动开始的时候,当地的村民上香、烧纸,将自家杀好的鸡鸭摆在供桌上,摆不下的就陈列在地上。还有的村民口中念念有词,虔诚的跪下磕头,最后村民代表上前宣读祭词,鼓乐声,鞭炮声交杂在一起,场面十分的严肃。而祭拜完成了之后,才是正式的考古挖掘工作,有人不解,为什么在科学的考古挖掘现场,还会出现这样的“迷信”的场面?还摆起了香炉做法事,难不成专家也信这一套?之后考古学家也给出了解释,说“这并不是迷信”。
祭拜为传承民俗文化
考古现场做“法事”祭拜,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但要将这件事和“迷信”扯上关系,那可就过于片面了。我国有着一套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就祭拜一事来说,便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古人的尊重。在专家看待,考古现场进行祭拜,就和我们在清明节或是重阳节的时候,对先祖的墓进行祭拜一样。我们祭拜先祖,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我们对祖先的一种怀念,而非迷信思想的影响。而且挖掘古墓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太正确的行为,烧烧香,也图个心安。
尊重民俗
另一方面,做法事也是出于对当地民俗的尊重。一个地方发现了大型的古墓,就代表着这里是风水宝地,因为我国古人对于墓葬地理位置的选择,也是十分慎重的,地下可以有很多的古墓,但大型的陵墓,肯定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古墓就是当地风水的象征,当地人认为,挖掘古墓就会破坏风水,所以在挖掘之前,都会请求进行祭拜。专家若是不同意,那挖掘过程必定不会顺利进行,所以说,与其发生冲突,还不如顺着民风民俗。这只是考古学家的操守而已,没有必要上升到科学或是迷信的争论中。
林沄: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研究国家起源问题时,通常依据的资料有三大类:历史文献记载、人类学实例和考古学的发现。前两类资料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只有考古学正在不断地提供新的资料,从而推动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理论。一、五种国家起源的理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2:470000万历皇帝墓被打开 解密古代皇帝身高(皇帝身高)
万历皇帝的身高只有1.64米可以看出古代人的总体身高较矮。1957年,明朝万历皇帝考古挖掘现场。在整整挖了一年后,考古队终于在地下70米的地方找到了地宫的最后一道屏障金刚墙。带着种种的一律期待和希望,考古队连夜拆开金刚墙规字形开口内的一块块重达24公斤的风气城砖。随后,一名考古队员壮的胆子进入金刚墙后,发现里面并没有机关,此时摄影机紧跟其后,真实记录下金刚墙里的玉石。打开地宫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40:470000先秦时曾规定,收税须当众把钱放进罐中
古代有偷漏税现象吗?本文作者倪方六这两天,影视圈涉偷漏税话题备受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古代偷漏税,如何查处?古人称偷漏税为“匿税”,对匿税行为的惩处称作“罚课”或“罚赋”;官府鼓励社会举报偷漏税行为,一经查实,“于没物内一半付告人充赏”。本周四我《北京晚报》专栏“一方钩沉”,谈的就是这方面的话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4:150000生前再牛死后也干不过盗墓者 谁最早立墓前无字碑?不是武则天
原题:淝水之战主帅墓成他人“阴间别墅”作者倪方六古代墓葬到如今,已是十墓九空,几乎全被盗墓贼光顾了。卞壶墓被盗令人可惜,而死后未能安宁的东晋名臣,并非他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之役——“淝水之战”晋方主帅谢安,在下葬近二百年后,其墓也被盗了,而且连棺材都都抬出了墓穴,扔弃一边。原来,是因为谢安墓风水好,名叫陈叔陵南朝陈始兴王,要用它给生母当“别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53:14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河北山西东魏北齐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52: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