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青龙寺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00:120阅

唐代长安名寺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铁炉庙村北高地,即唐时乐游原上,亦即唐长安城内新昌坊的东南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73至1980年多次进行勘查与发掘,基本上已将寺址范围查清。

青龙寺的前身是隋代的灵感寺,创建于开皇二年(582)。唐初武德四年(621)被废,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会昌五年(845)武宗毁佛时寺被废,收为“内园”,次年五月修复,改名护国寺,但人们仍习惯称作青龙寺。至北宋元祐元年(1086)寺仍存在,到明代万历时废毁无存。


青龙寺的面积占新昌坊的四分之一,东西长500余米,南北宽260米。现在寺址仅保存了北部南北宽120~170米、东西长500米的一段高地。经发掘得知,寺院的建筑大部分在西部,已发现两座并列的院落遗址,其中有塔、殿及回廊等建筑的基址。寺东部地势最高,未发现建筑遗迹,可能是文献所指的园林部分。寺周围尚残存部分围墙遗迹,北墙中部有山门基址一座。出土遗物除大量砖瓦等建筑材料外,还有石佛残块、鎏金小铜佛、银质小佛、三彩陶佛残片、小陶佛塔及大和五年(831)杜文秀立的石灯台经幢等。

盛唐以后,青龙寺成为密宗教派的主要道场,许多高僧在此讲学传教。日本、新罗等国到长安留学的僧人,多在此学习密教,对日本佛教的发展影响极大。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青龙寺起了很大作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西周三晋玉器之人龙合体巧玉雕
人与动物合成一体的玉雕,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之中,瑶山10号墓出土的神人兽面玉牌饰为其典型范例,但从史前到商代,这类人与动物合体的题材,一直是玉雕中极少有工匠涉及的禁区。迨至西周时期,人文昌盛,人与动物合体题材的玉雕,骤然增多,其中尤以人龙合雕玉器为数最多,造型也最为丰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8:380000斑嵴龙:中国小型恐龙(带有斑纹嵴冠饰/6600万年前)
斑嵴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偷蛋龙科恐龙,诞生于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很大可能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上颌骨和鼻骨上方长有冠饰,表面带有非常多的条状痕迹,有着非常原始的偷蛋龙科特征,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江西省赣州发现的。斑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57:320000考古发现王侯大墓封土正中有一罕见盗洞,但特殊葬式难为了盗墓者
安徽西汉六安王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现在,高速公路、高铁发展速度惊人,但大家想过没有,现代人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实是以遗址、古墓被考古为代价的,要征用土地,大量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在交通大跃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安徽六安双墩一号大墓,就是这样被挖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0:16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北辛遗址
中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县东南约25公里处。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1978~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县博物馆两次发掘。有人认为该遗址的主要遗存属于青莲岗文化,有人则提出了北辛文化的命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400~前4400年。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渊源和探索山东中部、江苏淮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具有突出的意义。▲陶钵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58:350000浙江老农翻新祖宅,不料挖出800年红棺,考古专家:赶快撤离
“告诉村民们赶快撤离!”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前礁村来了一批警察和几名考古专家。他们发现在这里有一口红色的棺木,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座古墓,便对其展开了挖掘。村民们得知村子里有座古墓,便都想来看看这个古墓中到底有什么宝贝。对于挖出来的这口红色棺木,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古代某个达官贵人的墓,也有人认为这棺木的颜色这么鲜艳,不像是古时候的墓,更像是最近才埋进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32: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