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16:593阅
战国时代中山国王厝的陵园总平面规划图铜版。1977年出于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因图面有“兆法”字样,又称“兆法图”。此铜版的出土,证明了周代帝王、诸侯有专职官员为之设计陵园,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铜版为长方形,其上用金、银镶错出陵园平面图,包括三座大墓、两座小墓的名称、尺寸和中山王的一段诏令。铜版制作有误差,墓被盗时经火焚,略有变形,现长约94厘米,宽约48厘米,厚薄不一,一般厚约1厘米。图面上有“中宫垣”和“内宫垣”,内宫垣里为一“凸”形土台,台上设5座享堂,“王堂”(王厝墓的享堂)居中,“方二百尺”,两侧为同样大的“哀后堂”及“王后堂”,再两侧为“方百五十尺”的“夫人堂”及某堂。


内宫垣的后部,开四门通向“(疒召)宗宫”、 “正奎宫”、“执旦宫”及“大将宫”。诏令铭文为:“王命赒为兆法阔狭大小之制,有事者官图之,进退(辶口)法者死无赦,不行王命者殃连子孙。其一从,其一藏府。”据此可知,除这幅随葬的铜版外,当另有一幅由府库收藏。此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建筑规划设计图,据图中所注尺寸,可推算出当时一步等于五尺,一尺为22厘米。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孙周勇: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5:17:320000这些人都曾是盗墓者,军区首长却给他们每人送好酒好烟,只因一事
土夫子与短柄锄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文章中,聊了盗墓工具之一——钎。钎很简单,但却相当实用,有时甚至相当神奇。图:钎(改造成现代探针型)使用钎来探墓寻宝,首先是北派中原盗墓贼的创造。因为易用、省时、省力,后来许多地方的盗墓贼都学着用上了。但钎也有明显的缺点,不能直接地看到土层的变化,对使用者要求高,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使用不好钎。除了盗墓,钎在现代考古中也被广泛使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6:110000《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
遗产编辑中心5月28日,历时八年而成的《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这部报告是第一部系统呈现石窟寺数字化考古成果,并探索数字化技术介入条件下石窟寺考古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写方法论的范例。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讲话,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卫忠共同揭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石窟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致辞。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17:580000考古发现公元前2世纪古纸,上绘有地图,改写了中国造纸术发明史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中国已有纸本文作者倪方六纸,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纸未发明之前,人类记事或传播文化,最初是结绳,后用甲骨、再后缣帛、简牍等。纸的发明,功劳应该记在中国女人身上。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成员分工模式,擅长纺织的妇女在漂洗布帛时发现了植物纤维可以制成絮纸的事情,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纸,絮,一苫也。”意思是,纸是漂洗后附着在竹簾上的纤维薄片,这就是纸的雏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