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徐州画像石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0:370阅
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分布于江苏省徐州市及其周围地区。清代以来不断有零散发现,但画像石大半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先后发掘了徐州、铜山、睢宁、邳县、东海、新沂等地的20余座墓,并收集了包括墓前祠堂构石在内的零散画像着300余块。1959年出版了《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徐州画像石墓可分为前后两期。东汉早、中期多为石结构的前后两室墓,规模较小,墓室一般长5-6米左右。从画像石的风格看,这期墓与本地区西汉晚期刻简单图像的小型石椁墓有一定渊源关系。东汉晚期的墓构造比较复杂,多为石结构或砖石混合结构的多室墓,一般由前、中、后3室和1-2个耳室组成,个别的墓由前、后两室和回廊组成,如邳县燕子埠元嘉元年(151)的缪宇墓。其中灵帝熹平四年(175)的茅村墓是较晚的一座。徐州画像石墓多早年被盗,随葬与本地区同时期一般墓葬所出的相近。墓主大多为豪族显贵,如睢宁九女墩墓出土玉衣残片,说明墓主可能有列侯封爵。


画像的内容可分4类:①表现生产活动的纺织、牛耕等画像,如铜山洪楼所出的纺织图,双沟所出的耕耘图,把当时的纺车、织机和二牛抬杠的犁耕状况描绘得非常细致。②反映墓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庖厨、饮宴等。③东王公、西王母、仙禽神兽等神话故事。 ④“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一类的历史故事。早期墓的画像内容一般比较简单,晚期墓的画像则大量增加神话故事等内容。徐州画像石墓的雕刻技法与山东画像石相近。前期多阴线刻、凹面刻,构图简单,线条粗犷。后期发展起浅浮雕、减地平面线刻等多种技法,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许多飞腾嬉戏的仙禽神兽和惊险壮观的百戏场面,充满活力和生活情趣,反映了石刻艺术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Ⅱ
二、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地区的演变历史时期之初,黄土高原分布着广大的森林,森林之间,间杂着草原,应该说是属于森林草原地带。如果说有草原地带的话,这就可能限于子午岭北段以西以及六盘山的东西两侧,也就是由甘肃庆阳、环县向西至于靖远的黄河岸上。这一点是和现在不完全相同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15:340000苹果地里出现大馒头 专家却说这是宝贝(宝贝馒头)
山东的一家农民阴差阳错培养出了价值很高的宝物。山东的吴大妈一辈子都在和平过打交道他家里也承包了一大片的苹果地,可是在前些年吴大妈却发现自己家的苹果园里出现了一个又白又大的奇怪物体,看起来很像是山东的大馒头,但他们可以确认的是,这根本不可能是馒头,这件事情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甚至还影响到了吴大妈家里的苹果销路,吴大妈也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不祥征兆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9:27:590000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 6座祭祀坑出土文物近13000件 祭祀坑埋藏年代确定
背形网格状器、铜顶璋龙形饰、三孔玉璧形器、金面罩铜头像、顶尊蛇身铜人像、铜神坛、铜巨型神兽、铜龙……6月13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上,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执行领队冉宏林介绍,正在进行埋藏物提取阶段的7、8号祭祀坑又有新发现。6座祭祀坑出土文物近13000件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54:5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令彝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夨乍父丁彝。作器者为夨令,因又称夨令彝。相传1929年于河南洛阳马坡出土。著录者每误认此彝为二器,实仅一器。今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彝为长方体,通高34.1厘米,宽24.6厘米,器口长19.3厘米,宽17.7厘米。盖及器腹饰双夔纹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下饰双尾龙纹,方足座饰分尾小鸟纹。自盖钮至足座四边皆附钩形扉棱。器有铭文14行、187字,盖铭同而行款稍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480000美国工人修路时,意外掘出古墓,却发现:墓中所葬不是人类
《前汉书》记载:“方今之世,奢侈罔极,靡有厌足。车服、嫁娶、葬埋过制,吏民慕效,寝以成俗。”自秦始皇开启厚葬之风以来,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两汉。无论是婚嫁还是葬埋,官吏民众都追求奢侈,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59: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