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东下冯遗址

▲ 东下冯遗址位置图
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东下冯村东北。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调查发现,1974年起进行发掘。遗址西部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东、南部发现有二里冈期(见郑州商代遗址)商代城墙和圆形建筑基址,北部有东周时期遗存。该遗址的二里头文化与豫西地区的同类遗存有一定差异,被称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其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晋南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以及探索夏文化(见夏文化问题)都有积极的意义。

▲ 东下冯遗址发掘照
遗迹 已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的遗迹,房屋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和地面建筑3种,共30余座,以窑洞式居址最多。窑洞就断崖、沟壁掏成,居室平面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3种,均为穹庐顶,面积在5平方米左右,内有壁龛和火膛,个别的还有烟道通向室外。门高0.8米,宽0.5米。灰坑有100多座,以袋形和圆形的最常见,也有个别作半月形的,很有特色。水井平面为长方形,两宽壁留有对称的脚窝。陶窑有 3座,皆在断崖边上掏掘而成,平面圆形,上为窑室,下为火膛,中间的窑箅厚约0.4米,有箅孔十余个。在遗址中发现内外两重壕沟,除北部因山洪破坏情况不明外,其他部分据钻探平面呈凹形。内壕东西相距130米,外壕东西相距150米。皆深约3米,底宽2~3米,口宽2.8~6米。已发掘部分,壕的两壁上有窑洞式居址十余座。墓葬共清理24座,其中长方形土坑竖穴墓17座,除 1座为双人合葬外,余皆单人葬。多随葬1~3件陶器,未见葬具痕迹。有7座利用废弃的窑洞式居址作墓穴,都未见葬具,仅1座随葬大口尊2件。在灰层和灰坑中还发现人骨架数具,均无随葬物品,有的尸骨不全,反映死者生前社会地位低下。

▲ 东下冯遗址F501平面图
遗物 二里头文化的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青铜镞、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用具仍以石质的铲、镰、刀、斧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骨制的工具如铲、镞、匕等。出土的石磬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磬之一,但仅打琢成型而未经磨制,仍带有较多的原始性。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鬲、斝、甗、 鼎、罐等炊器,尊、盆、簋、豆、罍等用器和爵、盉等酒器。此外还出有刻花骨器和不施钻凿的卜骨等。

▲ 陶盉

▲ 大口尊

▲ 陶豆

▲ 陶杯

▲ 石磬

▲ 骨锥

▲ 骨镞
分期 东下冯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陶器,与豫西地区发现的基本一致,但又有一定差异。这里鬲多鼎少,以蛋形三足瓮最具特色,不见三足盘、澄滤器和觚等。东下冯类型可分4期:一期陶器以褐色居多,灰陶较少,器形有罐形鼎、鬲、单耳罐等;二期以后则灰陶占绝大多数,二期器形为盆形鼎、鬲、大口尊、深腹罐等;三期深腹的罐、盆最多,盆多敞口、双鋬、凹底;四期深腹罐衰落,鬲裆较矮,新出现了与二里冈期商文化极为相似的实足尖薄胎鬲。陶器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时代越晚,绳纹所占比例越大。一至四期的陶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在各种器形的演变上表现得相当清楚。
参考书目
东下冯考古队: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东区、中区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2期。
街头发现秦代“奇书” 专家:记载了焚书前的历史 将重写历史
现代所学习的《尚书》与古文《尚书》有很大区别。香港古玩街成为我国历史文物流失的中转站,尤其是在九十年代。香港回归前,它处于一个微妙的地位,既不受国内管控,也不受国外太多干涉,这让它成为外国收藏家的天堂。不少文物专家和收藏家常常前往香港闲逛,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他们,不仅出于收藏需要,还希望收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其中马承源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收回了晋侯苏编钟等珍贵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1:00:340000把税加到盐价里,谁出的馊主意?原来竟是古代青楼业的妓宗大师
古代的盐政改革本文作者倪方六日前,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决定从2017年起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产销区域限制。在古代,政府也十分重视“盐改”,先秦时齐国率先推出以“官山海”为核心的盐改政方案,原来提出这个盐改方案的是,竟是古代中国青楼业的妓宗大师。图:古代海盐生产场景“布灰种盐”(图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59:180005安第斯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40米/距今9100万年前)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因为气候适宜,植物茂盛,这里生活着许多大型、超巨型恐龙,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安第斯龙等,一起去认识看看。安第斯龙基本资料安第斯龙是一种南美洲的超巨型恐龙,它体长18-40米,仅比阿根廷龙、超龙小一点,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位,生活在距今1.13亿-9100万年前的中白垩世。安第斯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45:010000皇帝陵墓中有一最神秘的地方,不能见光,非常隐秘,一般动不得
神秘的金井本文作者倪方六光绪皇帝陵墓被盗一事,发生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虽然是一伙不明身份的人,但从盗掘手段上分析,他们并非生手,盗墓经验丰富。但蹊跷的是,盗墓者将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的棺椁翻了个遍,甚至将光绪皇帝的棺材头凿了一个大洞,连尸体都拖了出来,但棺材下面的金井却没有动,这对经验丰富的盗墓者来说,太低级了!为什么,因为帝王陵金井内必有镇穴之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130000东厂刑罚红绣鞋 为啥女人听到就怕(东厂刑罚)
红绣鞋是用火烤红给犯人穿上的铁鞋。或许大家对于东厂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可是东厂的情报网络在当时绝对称得上一绝。其实早在东厂建立以前,朝堂之上唯有东林党权倾朝野,一家独大。明朝末年,魏忠贤得到了重用,进而控制了东厂,之后对朝臣进行了整肃。东厂势力我要新鲜事2023-03-26 19:37: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