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税加到盐价里,谁出的馊主意?原来竟是古代青楼业的妓宗大师
古代的盐政改革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日前,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决定从2017年起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产销区域限制。在古代,政府也十分重视“盐改”,先秦时齐国率先推出以“官山海”为核心的盐改政方案,原来提出这个盐改方案的是,竟是古代中国青楼业的妓宗大师。

图:古代海盐生产场景“布灰种盐”(图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盐粒虽小,却是生活必需。由于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财税直接持钩,古代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是高度重视盐政,且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不停调整过程中。
在商周时,盐政相对简单,产销放开,也不征税,以“贡”代税,盐仅作为贡品缴纳商王朝、周王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盐政改革,出现于先秦时的齐国。齐国相国、著名经济学家管仲,向时国君齐桓公提出了一揽子“改革计划”,其中就有盐政改革。
对于这次盐改,《管子·海王》中较有详细的说明。管子首先向齐桓公抛出了“官山海”的盐改主张,所谓“官山海”,就是政府专营包括食盐在的所有山海资源。齐国是近海诸侯大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管子认为,如果完全控制和利用了矿产、海洋资源,就能成为雄霸一方的强国。

图:古代海盐生产场景“场灶煮盐”(图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管仲盐改的核心内容只有八个字——“海王之国,谨正盐筴。”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概意思是,如果靠海洋资源成为强国,就要善于利用盐业政策。齐桓公不明所以,问管仲:“何谓官山海?”管仲便详细阐述了自己的食盐官营主张,称人总要吃盐的,将税收加到盐价里,财政收入便很稳定,比明的征收人头收税获利更多。更重要的是,如果国君发号施令,全民征税,全国人都会高声反对。加在盐价里,每人都逃不了,这才是管理国家财政的方法。
具体内容见于《管子·海王》——
桓公曰:“何谓官山海?”
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桓公曰:“何谓正盐策?”
管子对曰:“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盐百升而釜。令盐之重升加分强,釜五十也;升加一强,釜百也;升加二强,釜二百也。钟二千,十钟二万,百钟二十万,千钟二百万。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禺策之,商日二百万,十日二千万,一月六千万。万乘之国,正九百万也。月人三十钱之籍,为钱三千万。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而有二国之籍者六千万。使君施令曰:吾将籍于诸君吾子,则必嚣号。今夫给之盐策,则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者,数也。”

图:古代海盐生产场景“海卤煎炼”(图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这段话今天读起来费劲,老师帮学生翻译一下——
桓公说:“什么叫作专营山海资源?”
管仲回答说:“靠大海资源成王业的国家,要注意征税于盐的政策。”
桓公说:“什么叫作征税于盐的政策?”
管仲回答说:“十口之家就是十人吃盐,百口之家就是百人吃盐。一个月,成年男子吃盐近五升半,成年女子近三升半,小男小女近二升半。这是大概数字。盐一百升为一釜。使盐的价格每升增加半钱,一釜可收入五十钱。每升增加一钱,一釜可收入百钱。每升增加二钱,一釜可收入二百钱。一钟就是二千,十钟就是二万,百钟二十万,千钟就是二百万钱。一个万乘的大国,人口总数千万人。合而算之。约计每日可行二百万,十日二千万,一月可行六千万钱。一个万乘的大国,征人口税的当征为数为一百万人,每月每人征税三十钱,总数才不过三千万。现在我们没有向任何大人小孩直接征税,就有相当于两个大国的六千万钱的税收。假设君上发令说:我就要对全国大人小孩直接征税了,那就一定会引起全国大喊大叫地反对。现在取给于盐的政策,即使百倍归于君主,人们也是无法规避的,这就是理财之法。”

图:古代海盐生产场景“淋水入坑”(图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国无海不王”,就管仲提出的观点,时齐桓公还有意思反问他:“然则国无山海不王乎?”管仲说,可以利用别国的山海资源,“名有海之国雠盐于吾国,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以百。”意思是,让有海的国家,把盐卖给本国,政策以每釜15钱的价格买进,而官方专营可按100钱往卖出。
管仲的这种食盐低价收,高价出转手贸易方式,其实就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官倒”,这是后来历朝食盐专营的由来。
管仲的“海王”说和“官倒”贸易,是中国最早的盐政理论,主体是食盐统购、统运、统销,民可生产不可买卖。管仲的盐政思想,影响了古代中国各朝的盐业政策。没有哪一朝食盐不专营的,即便开国之初放开食盐匀产销,让利百姓,等国家稳定,或是财政紧张时,又要收回专营,名曰“盐改”,加在盐里的财税收入,古时能占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多的时候占一半,甚至有时就是靠盐的转销,维系政策和军队的正常运转。

图:古代食盐运销场景(图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事实也是正是这样,中华民族或者说中国,就是从对盐的控制开始的。如上古时奠定中华民族走向的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都是因盐而起,为了争夺山西解州境内的“河东盐池”,乃“夺盐之战”!
管仲的盐改,实际就是利用生活必须品,垄断经营,操纵盐价,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人们吃盐就是给统治者送钱,每一粒盐里都包含相当比例的税。在老百姓看来,管仲这招十分歹毒,是十足的馊主意。
这种忽悠、欺瞒天下人的隐性收税手段,一直影响到现代盐政,管仲因此被后世奉为“盐宗”。
管仲的生财之道,确实厉害,称其为古代中国第一经济学家、财富大师一点不过为。值得一提的,作为齐国的财政大臣,在“开源”方面他把政策用到了极致,不仅首提食盐专营,还首开妓院。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妓院——“女闾”,就是管仲搞的。从此卖淫业在古代中国发达起来,虽然现代不说妓院了,但休闲中心、洗脚店什么的,里面少不了这种龌龊。管仲又因此成为中国青楼业的祖师爷——“妓宗”,老鸨和妓女都要焚香敬拜的。

图:妓院里供奉的那个老头,就是“妓宗”管仲。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毕经纬:“中期质变”视野下的夏代考古学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00:280000翟少东、傅罗文:北美中国考古学的后张光直时代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6:450000村民挖出2“大缸” 里面全是黄金文物 考古家:赶紧无偿上交
杨贵妃、一个古代美女的名字,传颂千年。她的美艳动人、倾国倾城的容貌使得她被誉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并成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最后被迫自杀。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深思念,让他派人搜寻杨贵妃的遗体。然而,当人们带回的只有一个香囊时,考古学家们对其保存完好感到困惑。毕竟,丝织品本应迅速腐朽,香囊的保存实属罕见。我要新鲜事2023-08-05 20:32:160000专家1800块买“越王剑” 称博物馆里的是假的 结果被质疑水平
“越王勾践剑”是一把著名的宝剑,地下埋藏了两千年仍然闪烁着寒光,毫无腐锈。这把宝剑的出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大博物馆争相对其进行展览。越王勾践剑不仅剑刃锋利,能轻松划破26层纸,其造型也十分秀气精致。然而,这把宝剑在展览过程中遭遇意外,永久性的划痕使其无法修复。我要新鲜事2023-08-05 20:41:200000马王堆三个墓分别属于谁?(一号辛追二号利苍三号利豨)
马王堆汉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它里边发现的墓葬品数量巨大,为历史学家研究汉初历史和当时的文化特征提供了资料,不仅如此,由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文物种类巨多,因此也给科学家们的研究带来便利,那么马王堆的三个墓室到底分别是谁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马王堆三个墓分别属于哪个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47:3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