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 吴城遗址位置图
分期与年代 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分为3期:第一期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印纹硬陶、原始瓷器为数很少,纹饰多粗绳纹,次为弦纹、方格纹、圆圈纹、云雷纹、S形纹和附加堆纹。 第二、第三期仍以灰陶为主,但硬陶和原始瓷器所占比例增加,基本不见粗绳纹与圆圈纹,而以细绳纹和带有地区特点的圈点纹最为普遍,另有大方格纹、人字纹、 叶脉纹、水波纹、米字纹等。3期文化基本接续,一期年代与郑州二里冈上层(见郑州商代遗址)接近,二期与殷墟早期相当,三期的年代相当于殷墟晚期和西周初期。

▲ 吴城遗址发掘现场
遗迹与遗物 遗迹都属二期和三期。 只发现1座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长3.6米、宽2.1米,房基中部和周围保存7个柱洞,门向东南。另外还发现1座陶窑。窖穴和灰坑发现较多,有的坑壁经焙烧或粘附铜渣,坑内出石范,表明附近可能有铸铜遗址。发现墓葬13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小墓,随葬品有陶质的鬲、罐、豆等。

▲ 房址
遗物中陶器有鬲、甗、罐、豆、盆、碗、尊、大口尊等,另外还有陶刀和陶塑装饰品。石器有斧、锛、凿、刀、铲、镰、网坠以及戈、矛、镞等。青铜器的数量很少,只有刀、斧、戈各1件。石范发现较多,较大的有30余块,多是工具范和武器范,少量是容器范。在部分陶器和石范上发现有刻划的文字和符号,但大都不能识读,是早于殷墟的重要文字资料。

▲ 陶鬲

▲ 陶折肩罐

▲ 原始青瓷浅盘高足豆

▲ 青釉弦纹豆

▲ 龙虎耳扁足鼎

▲ 出土大量青铜器
文化特点和族属 遗址中出土的大部分陶器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在某些方面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如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广泛使用,圈点纹等的盛行。用石范铸造青铜容器等与中原也不一样。这一遗址所代表文化的族属,有人认为属越族;也有人认为属古代三苗;还有人认为吴城遗址与中原地区商文化有密切关系,又使用同一种文字,应属商代遗址。这个问题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一起特别寻宝案:偷挖遭违法工程破坏的古墓被重判盗墓,冤不冤?
一起特别“寻宝案”的判罚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聊的一起盗墓案有点特殊,被判刑者心里颇不服气。辩护人的意见是,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证据不足,指控不能成立。为什么这样说呢?到底冤不冤?这是一起市政排污工程引发的案件,事发陕西宝鸡凤翔。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7:440000造字的仓颉,为何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
相传,在距今大约4600年时,黄帝史官仓颉,受到鸟兽足迹启发,随后创造了文字,以至于“天雨粟,鬼夜啼”。然而,从黄帝到战国,史书上一直没有仓颉记载,直到战国晚期才突然出现“仓颉造字”之说,最早记载的是战国晚期荀子指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后来形成了“仓颉造字”传说,将造字功劳全部归于仓颉。我要新鲜事2023-09-29 19:59:070001霍元甲怎么去世的 揭开墓穴后有所发现(霍元甲墓)
霍元甲的死亡可能是因为日本人下毒。霍元甲作为武术大师也想踢碎东亚病夫。可在壮年的时候就传出他在上海病逝的消息。这一年他才42岁,正值壮年,为何就突然去世了?民间一直流传霍元甲是被日本人毒死的。霍元甲之死我要新鲜事2023-02-24 15:20:430000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为什么先是作呕,后是沸腾呢?
1908年11月14日,慈禧在临死前将仅仅37岁的毒死,随后她交代完后事,终于可以安心死去。慈禧以为只要将光绪毒死了,她的种种恶行就不会记载青史之上,也不会像多尔衮一样,被光绪帝拖出来鞭尸。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墓会被沈殿英弄得底朝天,成了近代最骇人听闻的皇家墓葬被盗案。慈禧陪葬珠宝无数,那么光绪帝的陵墓里面是什么样的,他的陵墓是否保存完整呢?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17:500000劳尔哈龙:欧洲大型植食恐龙(长17米/生于1.4亿年前)
劳尔哈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中的圆顶龙科恐龙,诞生于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可达17米,主要以植物为食,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劳尔哈龙在颈椎骨的后半段带有明显的棱脊,前肢比圆顶龙更长一些。劳尔哈龙的第一批化石发现于葡萄牙。劳尔哈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46:4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