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 吴城遗址位置图
分期与年代 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分为3期:第一期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印纹硬陶、原始瓷器为数很少,纹饰多粗绳纹,次为弦纹、方格纹、圆圈纹、云雷纹、S形纹和附加堆纹。 第二、第三期仍以灰陶为主,但硬陶和原始瓷器所占比例增加,基本不见粗绳纹与圆圈纹,而以细绳纹和带有地区特点的圈点纹最为普遍,另有大方格纹、人字纹、 叶脉纹、水波纹、米字纹等。3期文化基本接续,一期年代与郑州二里冈上层(见郑州商代遗址)接近,二期与殷墟早期相当,三期的年代相当于殷墟晚期和西周初期。

▲ 吴城遗址发掘现场
遗迹与遗物 遗迹都属二期和三期。 只发现1座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长3.6米、宽2.1米,房基中部和周围保存7个柱洞,门向东南。另外还发现1座陶窑。窖穴和灰坑发现较多,有的坑壁经焙烧或粘附铜渣,坑内出石范,表明附近可能有铸铜遗址。发现墓葬13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小墓,随葬品有陶质的鬲、罐、豆等。

▲ 房址
遗物中陶器有鬲、甗、罐、豆、盆、碗、尊、大口尊等,另外还有陶刀和陶塑装饰品。石器有斧、锛、凿、刀、铲、镰、网坠以及戈、矛、镞等。青铜器的数量很少,只有刀、斧、戈各1件。石范发现较多,较大的有30余块,多是工具范和武器范,少量是容器范。在部分陶器和石范上发现有刻划的文字和符号,但大都不能识读,是早于殷墟的重要文字资料。

▲ 陶鬲

▲ 陶折肩罐

▲ 原始青瓷浅盘高足豆

▲ 青釉弦纹豆

▲ 龙虎耳扁足鼎

▲ 出土大量青铜器
文化特点和族属 遗址中出土的大部分陶器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在某些方面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如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广泛使用,圈点纹等的盛行。用石范铸造青铜容器等与中原也不一样。这一遗址所代表文化的族属,有人认为属越族;也有人认为属古代三苗;还有人认为吴城遗址与中原地区商文化有密切关系,又使用同一种文字,应属商代遗址。这个问题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清明祭墓风俗溯源:至2023年刚好1300年,清明为什么要上坟?
清明上坟与禁火本文作者倪方六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时间点在阳历每年4月4日-6日间。2023年的清明是4月5日。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古人称为“祭墓”。为什么要在清明节祭墓?这风俗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并不单一。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内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5:130000仙人台邿国贵族古墓 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位于五峰山以南的长清县北黄崖村,距离仙人台只有三四公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点。这座遗址位于南大沙河边的三级台地上,具有典型的河旁高台特点,这种位置有助于防止洪水的侵袭。这片土台子几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从未将它视为特别之处,甚至在上面开垦出农田种植庄稼。1975年的一个秋天,一个村民带着镰刀来到仙人台,准备砍树枝,他在用镰刀砍土地时,听到了金属相撞的声音。这个村民意识到土地下可能埋藏了东西。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18:17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长沙西晋墓
分布于湖南省长沙市近郊杨家湾、砚瓦池、子弹库、金盆岭、左家塘等地的西晋墓葬。1955~1960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湖南省博物馆发掘了7座。其中金盆岭9号墓出有“永宁二年五月十日作”篆体铭文砖,永宁二年(302)可能为建墓的年代。这批墓中出土有烧制精良的青瓷器和一批具有地区特点的青瓷俑,对研究当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44:39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磁州窑系的发展
#头条创作挑战赛#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间窑场,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和邯郸市彭城镇二地。磁县古属磁州,故称「磁州窑」,而彭城镇曾与景德镇并称于世(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可见磁州窑在陶瓷史的地位非同一般。此窑创烧于五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明代,长久的烧制时间发展出多样化的品类与艺术形式。本文择取五件代表性的器物,介绍宋金时期磁州窑的产品特色,与对其他窑口的影响。1.白釉珍珠地线刻梅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6: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