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河套人及其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05:211阅

▲ 河套人化石产地示意图
萨拉乌苏遗址是1922—1923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首先发现并进行发掘。其中采集品中的一颗八、九岁幼童的左上外侧门齿化石被加拿大解剖学家岁达生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将其译为“河套人”,该文化故名“河套文化”。萨拉乌苏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和研究的两个旧石器遗址中的一个。其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约5万年至3.5万年。

▲ 河套人头骨、胫骨与牙齿化石

▲ 新发现的河套人下颌骨化石
“河套人”化石共发现23件。出自原生地层的有额骨两件,枕骨、下额骨、肩甲骨、胫骨各1件。河套人体质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但头骨骨壁很厚,骨缝较简单,下颌体较粗壮,额孔位置偏低,股骨骨壁很厚,髓腔很小,说明仍保留着一些原始性状,属于晚期智人。“河套人”门齿内面呈铲形,枕鳞上方有顶间骨,说明“河套人”与现代蒙古人种接近。 与河套人共出的动物化石有诺氏古菱齿象、野驴、野马、披毛犀、普氏羚羊、河套大角鹿、原始牛、王氏水牛、诺氏驼等。另外,出土了许多大型食草动物和啮齿类、鸟类的碎骨,它们与石器、炭屑共生,是河套人的“庖厨垃圾”。

▲ 刮削器

▲ 尖状器

▲ 动物化石
河套人的石制品共 500多件。原料多为石英岩和岩,其中石器占大很大比例,并以细小为其特征,不见两极石核、两极石片。制法是锤击法。器形有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等。其中刮削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最狂“盗宝人”:让小姨子扮假夫妻,浙江买家2300万买“宝”
最狂的“盗宝人”本文作者倪方六这几天,陕西“1·16”盗塔案成了新闻,其实此案在3年前即已侦破,在圈内传讲多时。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这事。盗挖古塔,与盗挖古墓一样,这些年一直在隐秘流行着。据公开的资料,近几十年来有超过百座古塔或古塔遗址被盗宝人光顾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2:220001郭子林:古埃及:一个不重视历史的文明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古埃及语言文字的终结,传统宗教信仰的消失,阿拉伯人统治埃及的开始,到公元7世纪中期,古埃及文明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失落的文明。直到1822年,法国语言天才商博良释读象形文字成功,才揭开了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2:22:500000学习:中国古代青铜专题:斝中王者中国青铜文明之巅
青铜饕餮纹斝,商安阳时期(殷墟二期)公元前13至12世纪,通高:H:49.6cm,口径:D:22.5cm,重量:6.3kg。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51:290000栾丰实: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
太昊和少昊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代表着上古时代两个显赫的部族或部族集团。根据文献记载,他们居住在东方,属于夷人集团系统。关于太昊和少昊的时代、地望、社会发展阶段及相互关系等,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梳理关于太昊和少昊的文献记载入手,结合传说地望内的考古发现和考古学文化的变迁,进而对太昊和少昊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一、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35:550000讲座:李零:商周酒器略说——以“觚”“觯”“爵”“角”为例
本文为北大“文研六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年度荣誉讲座”第四场的讲座纪要。讲座伊始,李零教授即指出,青铜器的分类有功能分类和类型分类两种取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35: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