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樊锦诗 为考古独守敦煌41年 新婚丈夫 我妥协了
敦煌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在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着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樊锦诗。她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整整41年,为了保护文物甚至与新婚的丈夫分居19年,这种甘愿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樊锦诗和她的丈夫彭金章是大学同学,他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当时大学还不能谈恋爱,但是彭金章一直默默地关心着樊锦诗,在她心里慢慢地也将自己的心给了这个默默对自己好的男人。
在大学毕业后,樊锦诗选择到敦煌研究所工作,而彭金章则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毕业之后两人结婚,但是不久之后樊锦诗又回到了敦煌开始了她的研究工作,这一去就是19年,而这19年中樊锦诗每年只有20天左右的假期,和她的丈夫彭金章分居两地。

在1986年,樊锦诗的丈夫实在难忍分居两地的痛苦,放弃了自己在武汉的事业,去往敦煌研究所工作,和樊锦诗一起工作和生活。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是非常感动,但是在她的心里,她一直觉得自己对家人和孩子有非常大的愧疚!
樊锦诗的工作不仅仅是考古和保护文物,她还致力于推广敦煌文化和保护当地环境。她发起了一系列活动,推广敦煌艺术和文化,同时还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敦煌的天空、土地和水资源。她也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敦煌文物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支持。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敦煌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莫高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樊锦诗也因此被称为“莫高女儿”,她的“莫高精神”也被广泛传颂。

如今,樊锦诗已经退休,但她依然不断为敦煌文化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她曾经说过:“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考古,一是文物保护。我为这个事业奉献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爱这个事业,也爱我的家人和孩子。”
樊锦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的力量和奉献精神。她的选择和坚持,为保护敦煌文化和历史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明白,只有热爱和奉献,才能成就一段辉煌的历史。
赵世瑜:论历史学家的直觉
历史研究成果是不是完全都是逻辑推理或经验观察之所得?其中有没有史学家直觉感悟的成份?历史学作为一门多年来一直强调从材料出发、“无一字无出处”的实证学科,能不能让直觉或灵感在里面保留一席之地?直觉引发的认识结果能否贴近历史真实、抑或导致历史认识的谬误?……这些问题应该作为历史认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西汉壁画墓
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两座西汉晚期壁画墓。一座1957年由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墓主不明;另一座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据出土印章,墓主为卜千秋。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两座早期壁画墓。此外,20世纪20年代在洛阳旧城西八里台曾发现一座类似的壁画墓,部分空心砖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43:430000村民挖到80斤乱世黄金,价值超2000万,专家:不属于你,上交吧
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10:190000